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以及2000年京津地区的沙尘暴,使得中国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更加重视。为了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需要恢复植被,一些耕地就需要退耕还林还草。哪些耕地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这些耕地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如何?为此,探讨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耕地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包括4个步骤。首先,建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数字高程、坡度、坡向、植被指数、降雨和温度等数据库,并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得到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库;其次,从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提取旱地的数据,并与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植被指数数据和生态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再次,确定退耕还林还草的原则,并在GIS的支持下,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最后,利用降雨数据进一步分别确定退耕还林或还草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空间数据库平台的支持下,对成都市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在1995-2000年间,耕地与建设居民用地、耕地与林地、林地与草地以及水体与耕地等之间的转换强度较高.耕地减少10972hm2,林地减少2220hm2,草地增加8042hm2,建设居民用地增加4830hm2,水体增加323hm2.减少耕地的主要去向是建设居民用地、草地和林地;减少林地的主要去向是草地.人口总数,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工业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建设居民用地同步增加;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与耕地同步减少.  相似文献   
33.
地物光谱特征的测定和分析对遥感理论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SE590地物光谱仪在野外对腾冲县的不同盖度的小麦、不同条件下同种土壤以及不同覆盖物的光谱进行了测定,并制作了光谱曲线图,对其光谱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波长400~700 nm的范围内,小麦的盖度越高,其反射率越低.在800~1 000 nm的范围内,小麦的盖度越高其反射率越高.在368~696 nm的范围内,干燥土壤的反射率比潮湿土壤的低,在726~1 100 nm的范围内,干燥土壤的反射率比潮湿土壤的高.就水面、石棉瓦、水泥地面、板岩镶嵌的公路路面而言,在400~1 000 nm的范围内,水泥地面和石棉瓦的反射率最高,板岩镶嵌的公路路面次之,水面最低.在波长373~632 nm的范围内,水泥地面光谱曲线的坡度比石棉瓦和板岩镶嵌的公路路面都高.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介绍了利用卫星遥感编制西双版纳州热带森林植被图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以森林生态规律为导向,以多种传感器遥感信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森林植被分类判读,编制了热带森林植被图的技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种传感器卫星遥感数据SPOT XS和TM,结合部份航空像片编制热带森林植被图是可行的。该图件的编制为西双版纳珍贵的热带森林植被的保护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35.
提出了一种地形图上等高线分离方法,方法建立在基于方向检测的线宽识别算法基础上,使等高线分离具有很强的宽度敏感性,同时由于在线宽识别过程中考虑了等高线的空间连续性,方法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实践证明,算法可以为等高线进一步矢量化提供高质量的底图,减少等高线自动矢量化的后续编辑工作量,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6.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云南省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以云南省为例,探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其中包括4个步骤,首行,建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坡度,植被指数,水体,降雨和温度等数据库,其次,从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提取旱地的数据,并与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植被指数数据进行叠架分析,对水体建立缓冲区,并与耕地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再次,退耕还林还草的原则,并在GIS的支持下,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空间分布及其面积,最后,利用降雨和温度数据进一步确定分别退耕还林和还草的空间分布及其面积,研究结果可以为云南省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7.
GIS辅助下的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信息量大、细节多、纹理变化复杂等原因,其解译工作面临新的更加复杂的难题。本文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QuickBird卫星遥感影像的各种地物影像特征信息,对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军屯乡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综合解译,建立了相应的军屯乡1:1000~1:5万的空间数据库。其成果将为该区的土地利用土地动态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并为其他平原地区提供一点经验。  相似文献   
38.
基于遥感的成都市及其周边城镇的扩展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利用1987年和2000年的两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进行了成都市及其周边城镇的扩展研究。首先,将两期卫星影像与GIS数据配准。然后,在对遥感影像信息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并定义了反映建筑物覆盖的差值建筑物覆盖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建立了成都市及其周边城镇空间信息提取模型,并利用该指数和模型提取了两期成都市及其周边城镇空间分布数据。将两期数据进行叠加,从而得到成都市及其周边城镇的扩展数据。再次,利用行政界线、三环和绕城高速等界线与扩展数据进行叠加和掩模,从而得到各分析单元的扩展动态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利用差值建筑物覆盖指数和阈值法能有效地提取两期的成都市及其周边城镇的空间信息。利用GIS技术能有效地对各单元的扩展情况进行分析。就成都市的扩展而言,三环内的扩展倍数为0.9。其市区的扩展倍数低于周边城镇的扩展倍数。  相似文献   
39.
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遥感地学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以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为例,对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遥感地学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林业固定样地数据计算出各样地的森林植被生物量,并建立其GIS数据库。然后,对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并对遥感图像进行主成分变换、缨帽变换以及植被指数的计算来产生其派生数据。其次,将样地数据、遥感数据及其派生数据,地形和气象数据转换到统一的坐标系和投影下,并将其内插为30米分辨率的格网数据。最后,进行样地森林植被生物量与其遥感地学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该分析表明,森林植被的生物量与年降雨量和第二主成分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显著,而与中红外植被指数、LANDSATTM5、缨帽变换的亮度、湿度以及第一主成分在0·05的水平上相关显著。其中,与年降雨量的相关性最高,达到0·308;其次是与第二主成分,达到-0·231;再次是与中红外植被指数和LANDSATTM5,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203和-0·201。  相似文献   
40.
罗鸿  廖雨  杨存建 《测绘通报》2022,(6):62-65+92
为探究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策略并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以德阳市罗江区为例,基于2018年高分一号(GF-1)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取聚落斑块信息,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构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对现有乡村聚落进行评价,最终提出差异化重构策略。结果表明:(1)罗江区乡村聚落分布呈现“一心多极圈层扩散”的特征。(2)聚落布局适宜性总体偏高,不同乡镇适宜性差异显著。(3)现有乡村聚落布局倾向于较高级别适宜区,适宜性较好的乡镇布局合理性越高。(4)根据不同的集聚和适宜性特征,将罗江区乡村聚落划分为集聚发展型、提升建设型、限制协调型、生态转化型4种类型,并探讨其差异化重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