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地质学   3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环境演变与荒漠化的成因   总被引:47,自引:12,他引:47  
林年丰  汤洁 《地理科学》2001,21(1):24-29
近40年来,中国北方荒漠化的发展速率为0.81%-1.64%/a,以往人们多侧重于对当代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研究,而忽视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了20000年来气候,风沙,黄土和第四纪环境的演变过程,采用GIS对干冷-温湿-干冷三个气候时段的荒漠化进行了定量的对比研究,并指出10000年来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促使北方干旱和荒漠化的重要原因,自然因素导致荒漠化的时间尺度为万年或千年,人为因素导致荒漠化的尺度为百年或10年,第四纪环境是形成荒漠化的基础,植被,土被被破坏是当代荒漠化发展的直接原因,近50年来,中国北方的气候有向干,热方向演变的趋势,因此,荒漠化的防治将是21世纪中国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32.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干旱半干旱区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可是,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并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利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从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容量的角度出发,对该区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和演化模式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模式。在调控社会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水、土、生物资源,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提高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抑制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力,使该区农业生态环  相似文献   
33.
土地荒漠化的生态环境地质研究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年丰  汤洁 《第四纪研究》1999,19(2):191-191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的一个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在60年代每年为1600km2,到90年代中期达2460km2。吉林省西部平原的面积为47000km2,半个世f己以来已有1/4的草地和耕地荒漠化,土地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粗略估计,近30年吉林西部耕地碱化速率为2.64%/a,沙化速率为066%/a;草地碱化速率为2.47%/a,沙化速率为0.83%/a。若任其发展,50年后将有二分之一的土地沦为荒漠,百年之后大部分土地将变为荒漠。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与古气候、古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受到当代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土地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加速了土  相似文献   
34.
地质环境与大骨节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地方性的畸型骨关节病。苏联称为“乌洛夫”(Ypob)病,日本称为Kaschin—Beck(卡辛——贝克)病。大骨节病多分布于偏僻的山区、林牧区和农业区。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西藏和台湾等十四省区都有分布。此外,在苏联、瑞典、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亦有本病流行。 由于大骨节病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因此,人们一开始研究就把它与病区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环境特征相联系。例如,沼泽,火山,矿床,地貌,岩石,土  相似文献   
35.
因子分析法在洪水引起水环境突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汤洁  林年丰  黄奕龙 《地理科学》2002,22(3):375-378
在分析1998年霍林河流域特大洪水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下垫面控制因子和复合控制因子两组变量进行了因子分析,求解出每组变量的数学表达式,继而进行了尖点突变模拟和洪水后水环境突变态的分区,划分为稳定区、潜在突变区和突变区,这对合理开发该区的水、土、生物资源,预防洪水灾害有重要意义,并为研究洪水对环境的突变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36.
第四纪环境演变与中国北方的荒漠化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从第四纪环境演变的观点出发,研究中国北方荒漠化的正逆演变过程。在末次冰期板盛期(18—15kaB.P.),气候恶劣、干冷,沙漠、黄土面积扩大。全新世(11kaB.P.)以来气候开始转暖,9—5kaB.P.为全新世的高温、高湿期,温带森林植被几乎取代了北方地区的干旱荒漠和干旱半干旱草原,在沙层和黄土地层中发育了多层古土壤。中全新世(5—2.5kaB.P.)以来气候向干冷方向转变,但仍有古土壤发育,自然和人文因素促使荒漠化的正逆演化。晚全新世(2.5kaB.P.-)气候向干冷方向转变,直到20世纪下半叶全球变暖,加速了全球性荒漠化的发展。指出荒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对荒漠化的概念进行了讨论,并将我国主要的荒漠化分为4大类型,即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碱荒漠化与石漠化,还划分了10个亚类。提出了有关的结论和研究荒漠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以松嫩平原西部土地退化典型地区-吉林省通榆县为例,在RS和GIS集成技术支持下,利用不同时相的TM数据,采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方法,选用植被、盐碱地、裸沙地、沼泽地、苇地作为最终光谱单元进行线性光谱分解,依据盐碱地和裸沙地加权和分量,将试点区的土地退化划分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四个等级进行动态监测,并分析土地退化的数量、空间分布与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38.
土地退化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土地退化十分严重的国家,松嫩平原的盐碱荒漠化严重制约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和管理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文章提出农业生态环境的新概念,建立了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模型,进行模拟研究。由于该方法在信息存储、管理和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笔者继而建立了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系统模型,扩大对空间信息的应用。但该信息系统缺乏信息共享的功能,而且不能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空间化、数字化和一体化的管理。笔者以多学科的理论和多种技术方法为基础,借鉴数字地球的研究成果,研制了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存储、管理海量空间数据的功能和信息共享功能,可在统一的用户界面下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评价、预测、仿真和规划等方面的系列、连续研究,并可实现模拟结果的可视化。该系统具有扩充性、移植性等优点,因此,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9.
在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多目标、多变量、非线性、多回路的反馈系统,目前,对这一巨大复杂系统的修复或重建还没有较好的研究方法.以吉林西部平原的长岭县为例,应用生态经济学、反馈控制理论和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对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中的变量进行调控,进行建设方案优化,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0.
吉林西部向海湿地环境退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向海湿地位于半干旱的吉林西部平原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决定了湿地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自然和人为驱动影响下,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明显的退化趋势,湿地面积缩小、调节功能削弱,区域荒漠化发展迅速.通过对湿地发育的环境背景条件分析,剖析了湿地退化的现状及驱动机制,水陆界面的脆弱性是湿地退化的环境背景条件,而气候干旱化、上游水的大量截流、水利工程设施及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自然、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加速了湿地的退化过程.基于湿地退化的现状和驱动机制,河流湿地退化的恢复必须从湿地的水文功能出发,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和转化,制定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及生态技术和生态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