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519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1202篇
海洋学   329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重液材料多钨酸钠在青海湖沉积物重力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钨酸钠是一种无毒、易配制、可循环使用、密度高的新型无机重液.本文利用多钨酸钠重液,用离心机重力分离的方法将青海湖沉积物分成低(≤1.9g/cm3)、中(1.2-2.8g/cm3)、高(≥2.8g/cm3)三个密度组分,平均回收率为96.5%.重力分离后的沉积物测试分析发现,有机质主要分布在富粘土矿物的中密度组,揭示了粘土矿物的表面吸附是青海湖底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赋存形式.  相似文献   
32.
郭固良  曾凡河  周晓卫 《现代测绘》2008,31(1):11-12,22
从基于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的Vondrak滤波方法(简称HVF法)的基本假设入手,介绍了HVF方法,该方法能够在未知拟合函数的情况下,通过自动选择合理的平滑因子控制数据平滑的程度,对时序数据序列进行合理平滑,最大限度的削弱数据序列中的随机误差,将信号与噪声合理分离.  相似文献   
33.
马雪盈  刘庆  闫方超  何苗  张宏远 《岩石学报》2021,37(8):2562-2578
强亲铁元素与亲石元素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因此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造山带中超镁铁岩的成因及演化提供重要信息。位于苏鲁造山带东北端的胶东海阳所超镁铁岩主要由橄榄岩和辉石岩组成,它们常以团块状赋存于花岗质片麻岩中。虽然前人对这些超镁铁岩已经开展大量岩石学研究,但关于其成因及构造属性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开展了海阳所超镁铁岩的全岩主微量元素、强亲铁元素及Re-Os同位素的分析工作,结果显示蛇纹石化橄榄岩具有较高的MgO和Fe2O3T含量,较低的Al2O3、TiO2和CaO含量,明显富集流体迁移元素(U、Pb),亏损高场强元素(Zr、Hf),强亲铁元素没有发生明显分异,但Ru显示正异常,表明海阳所蛇纹石化橄榄岩是经历了低-中等程度部分熔融及熔/流体交代作用影响的残余地幔橄榄岩。海阳所辉石岩的主量元素表现出明显的结晶分异特征,稀土元素较原始地幔富集,铂族元素(PGEs)含量较低且发生了明显的分异,表明辉石岩的地幔源区经历过高程度的部分熔融和硫化物的分离。海阳所蛇纹石化橄榄岩的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大洋亲和性,与辉石岩不具有熔体-残留体的关系。由于该地区发育较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蛇纹石化橄榄岩中的橄榄石与辉石表现出韧性变形的特征,同时有辉石岩侵入到橄榄岩的现象,表明该地区的蛇纹石化地幔橄榄岩与辉石岩既不同时,也不同源,因此,暗示了该套岩石组合可能形成于大洋核杂岩(OCC)与洋脊型蛇绿岩(MOR)堆晶岩交互发育环境。  相似文献   
34.
沂沭大陆裂谷的生成与演化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沂沭断裂带的大地构造背景、边界断裂、地貌、沉积岩相、火山和地震活动、地壳深部结构、重力、地热等的分析,说明沂沭断裂是一条中生代的裂谷,并给出了裂谷的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5.
赣中变质岩带地质地球化学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中变质岩带由结晶基底和褶皱基底组成。从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变质泥质岩类SI O2含量降低,AL2O3含量增加;变粒岩、石英片岩、硅质岩SI O2含量显著升高,AL2O3含量显著降低;NA2O含量显著降低,K2O的含量有明显的升高,NA2O/K2O值呈显著的降低趋势;FEO、MGO、TI O2及全铁含量(FE2O3 FEO)呈降低的趋势,但FE2O3升高,FE2O3/FEO值显著增高。铁族元素TI、V、CR升高,MN、CO、NI降低;亲铜元素ZN显著升高;大离子亲石元素LI、RB、SR显著降低,U、TH、BA显著升高,SR/BA值急剧降低;LA、CE、YB、NB、Y元素升高;稀土总量、轻稀土含量、轻重稀土比值、轻重稀土相互分离程度、EU亏损程度增加,说明它们原岩沉积环境的差异性,但它们的重稀土含量、LA/CE值、SM/ND值变化很小,稀土配分曲线相互平行反映它们源区岩石的一致性及继承性。从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岩石的ΕND(0)、(~(206)PB/~(204)PB)I、(~(207)PB/~(204)PB)I、(~(208)PB/~(204)PB)I值由低→高;地壳趋于成熟,结晶基底形成于岛弧环境,褶皱基底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36.
云南三江口地区超基性岩岩石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口地区超基性岩按岩石类型可分六种,岩石的m/f值小于6 5,属铁质超基性岩,呈包体状产于下二叠统木星土岩组(P1mx.)及上二叠统洛吉组(P2lj)中,与其为同源异相产物,形成于板块裂陷环境。岩浆活动时期大致为晚古生代 早三叠世早期,可能代表古特提斯形成的早期阶段。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和恢复该区古构造格局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7.
冲绳海槽玄武岩中中酸性残余熔体研究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洋壳有关的酸性岩由于对了解幔源岩浆的演化以及判别古老蛇绿岩套及其构造位置的重要意义而倍受岩石学家和构造地质学家的关注。本对发现于冲绳海槽玄武岩基质中的中酸性到酸性残余熔体进行了详细研究,它们提供了幔源玄武岩浆结晶分异形成酸性岩浆的直接证据。在细小的基质矿物间分布有一种玻璃质的残余熔体,其成分随距冷凝边距离(L)的增加而越来越酸性。在SiO2对Na2O K2O图解上,残余熔体的投影点从玄武岩到英安岩均有分布,反映了一个连续的演化系列。在AFM图解上,残余熔体表现出与Thingmuli火山岩系列类似的拉斑玄武岩系列的演化趋势。我们的研究表明:残余熔体的演化受结晶分异作用控制。在早期结晶阶段,辉石的结晶起主导作用,结果造成残余熔体中SiO2、Al2O3,Na2O的迅速增加,FeO、MgO、CaO迅速降低。在晚期结晶阶段,斜长石成为主导结晶相,导致残余熔体中Al2O3,Na2O的迅速消减。Al2O3、Na2O从增加到降低的转变出现在SiO2=62%左右。在L=27.5mm处,85~90%的基质岩浆已发生了结晶作用,导致残余熔体中SiO2含量达到69~70%,而且此处还新出现了一种富FeTi的氧化物。该玄武岩中残余熔体和基质矿物的成分及演化特征分别与Thingmuli火山岩系列中酸性端元的组成相似,在也佐证了Thingmuli火山岩系列是幔源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  相似文献   
38.
大别山东部花岗岩类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大别山东部主要花岗岩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的基础上 ,探讨了花岗岩体的物质来源、成岩模式及其构造意义。研究表明 :(1)大别山东部出露的主要花岗岩类岩体的物质来源基本相同 ,且源区具有古岛弧的特征 ;(2 )各岩体的成岩模式呈现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的特征 ;(3)花岗质岩浆上侵的构造环境与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转折的大背景有关。伸展拉张过程造成的地幔上涌不但是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条件 ,也对超高压变质岩的快速折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9.
水晶中的包裹体是在水晶生长过程中被包裹在晶体内的由一相或多相物质组成的封闭系统。水晶中包裹体的形成与生长时的物化条件密切相关 ,而生长过程中的物化环境又直接影响了水晶的结晶习性。  相似文献   
40.
含油玄武岩中绿泥石的形成温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闵桥地区含油玄武岩中的绿泥石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成因和形成温度,认为玄武岩中绿泥石有两种形成方式、五条形成途径:其一为蚀变演化,包括:火山玻璃、斜长石、辉石的蚀变,交代橄榄石斑晶,以及皂石的进一步演化;其二为沉淀结晶,包括从热液中直接沉淀生长和胶体溶液充填后的结晶。计算结果显示,蚀变演化形成的绿泥石,其形成温度为128-271℃;沉淀结晶形成的绿泥石,其形成温度为31-63℃。玄武岩中绿泥石形成温度与埋藏深度间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本区玄武岩作为储油层,其进油时的温度为62-118℃,不超出48-1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