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关于给水度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给水度的几种不同定义,提出了地下水存在形式除已有类型外还应该有弹性水,并从理论和实质上分析了给水度的释水机理及其隐含意义,论述了毛管水、弹性水和重力水的变化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参数容水度、贮水率和给水度,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地明确了给水度的定义。  相似文献   
32.
本文使用了汾河渭河地震带近一千五百年破坏性地震资料构成历史地震时间序列,用周期图方法对历史地震序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强震活动高潮出现的时段。共作了12次预测检验,讨论了预测检验中地震资料的长短对周期图的影响。最后预测公元2043年前后该地震带将有一次地震活动高潮出现。  相似文献   
33.
基于大涡模拟评估GRAPES模式对对流边界层的模拟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川  沈学顺 《气象学报》2013,71(5):879-890
为检验GRAPES半拉格朗日动力框架在大涡尺度上的模拟性能,为未来发展千米及其以下高分辨尺度的数值模式奠定基础,并构造GRAPES大涡模式以检验和发展边界层湍流参数化提供科学工具。通过在GRAPES模式中加入Smagorinsky-Lilly小尺度湍涡参数化,并将模式分辨率提高至50 m,构建GRAPES大涡模式(GRAPES_LES),以便分析GRAPES模式在大涡尺度上的适用性。同时利用广泛应用的已有大涡模式UCLA_LES作为参考,通过对干对流边界层湍流的模拟分析及与UCLA_LES模拟结果的对比,得出如下主要结论:GRAPES半拉格朗日动力框架能够模拟出与已有的大涡模式相似的边界层湍流特征;同时,通过分析也证明GRAPES存在由于采用半拉格朗日平流计算而带来过度耗散的问题:当使用相同的滤波尺度(Smagorinsky 常数)时,GRAPES_LES模拟出的速度场更为平滑,小尺度湍流结构过于光滑,通过对湍流能量的能谱分析更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进一步,对不同的Smagorinsky常数(对应不同的滤波尺度)进行了敏感性试验,表明可以通过改变滤波尺度,有效地缓解半拉格朗日框架隐含的耗散问题,得到更接近UCLA_LES所模拟的湍流特征。  相似文献   
34.
区域滑坡是自然灾害的重要类型,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充分挖掘资源环境数据库的信息,进而对滑坡的空间易发区域作出科学的评估和预测,对区域滑坡的预防和治理提前进行部署,可以大大减小区域滑坡带来的危害。为此,以区域空间环境数据库为基础,选取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在滑坡灾害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地形地貌、土壤及植被覆盖等环境变量数据,采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滑坡空间预测模型的构建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分析训练出一个置信度较高的神经网络模型。最终采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山西平陆县的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对平陆县研究区网格进行分类,得出研究区基于神经网络的滑坡易发性分区图,为平陆县区域滑坡的预防和治理作业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5.
分析和预报局地对流时常用到对流温度,对流凝结高度常被用于估计局地对流云的云底高度。对流温度和对流凝结高度用于局地对流分析时存在一定的前提,且其蕴含的物理意义非常丰富。论文剖析了几本较为经典的气象专业书籍中对流温度概念图示,指出其中隐含的悖论,包括与大气稳定度基本常识相悖、违反大气能量学理论、以及与物理量本身含义明显抵触。进一步阐释构图不够严谨、对对流温度含义理解不完全到位是出现这种悖论的根本原因。并构造了物理意义清晰、气象基本理论更为合理的对流温度示意图。利用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夏季对流云的发生频数和生成时间,尝试用对流温度预报局地对流云的生成,用对流凝结高度预报局地对流云云底高度。结果表明,对流温度在局地对流云的预报中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对流凝结高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局地对流云的云底高度。如果将最高温度不低于对流温度1℃作为判定能否产生对流云的一个标准,临界成功指数达到45%。  相似文献   
36.
洪思扬  王红瑞  程涛  梁俊芬  方伟 《地理科学》2022,42(10):1735-1746
核算了世界各国(地区)与中国,以及中国省际间的资源流通量,量化了贸易视角下水资源与能源的相互消耗量,从“源”与“汇”的视角描绘了各类资源从自然界进入经济系统到最终使用的整个过程。结果表明:① 中国虚拟水呈净流出状态,国际虚拟水贸易加重了中国的水资源压力;国际隐含能源贸易抵消了虚拟水净出口量的三分之一,缓解了中国的水资源压力。② 中国隐含能源呈净进口状态,国际隐含能源贸易缓解了中国的能源使用压力;国际虚拟水贸易加重了中国的能源使用压力,但影响程度较弱。③ 虚拟水主要通过农业和制造业进入社会经济系统,隐含能源主要通过矿业和制造业进入社会经济系统;固定资本形成和城镇生活消费是虚拟水和隐含能源的主要最终使用方式,数值分别为1735.42亿m3和2117.24亿m3,6.25×107 TJ和2.73×107 TJ。④ 中国各省份最终使用的水耗能源总量为8.73×106 TJ,占隐含能源总量的3.27%,低于能源耗水在虚拟水中的比重(9.63%)。能源省际贸易相比于水资源而言更为活跃,能源耗水在水?能纽带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7.
中国与全球能源网络的互动逻辑与格局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 《地理学报》2022,77(2):295-314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油气时代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能源需求结构和能源利用形式的变化决定了中国与全球能源的互动逻辑发生了深刻转变。为更好理解中国与全球的能源互动过程,本文探讨了全球能源互动的基本理论认知,并借助复杂网络、投入产出分析等技术方法分析了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格局及其变化。研究发现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从油气贸易到可再生能源贸易,从油气为主的投资到多元化能源品种的投资,从传统能源贸易到隐含能源贸易等方面,中国逐渐塑造了多元化的全球能源格局。主要结论为:① “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生产结构和巨大的油气需求,决定了保障海外油气供应是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最直接的逻辑,互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油气富集的国家和地区。②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逻辑从单纯的油气贸易转变为涉及可再生能源相关产品的贸易,凭借制造业优势,互动范围从油气富集的国家和地区拓展到全球拥有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装机需求的国家,形成了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贸易新格局。③ 中国的海外能源投资目标从有限数量的东道国扩展到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投资业务不仅局限在油气领域,也扩大到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及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④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在全球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部分能源隐含于全球生产网络和贸易网络中进行二次分配,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与中国具有一般商品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全球“能源中枢”的功能。本文可为深刻认识中国与全球的能源互动关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参与全球能源经济治理提供理论视角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东海区域灾害性海浪长期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浪预报具有复杂性、非线性和高维性等特点,而BP人工神经网络是处理非线性关系,进行科学预测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中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以1985—2005年影响东海区的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冷空气等相关要素为样本,建立东海区域灾害性海浪BP神经网络长期预测数值模型。通过模拟预测效果检验:该模型预测准确率超过85%,平均误差约为8%,满足实际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39.
投资与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点。投资者往往会选择低风险且具有高收益潜力的国家或地区进行高投资,然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却存在高风险与高投资并存的投资悖论现象。本文遴选2013—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吸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较高且存在较高投资风险的国家,解析这些国家的时空特点,探究投资悖论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从空间视角看,投资悖论国家大多数为中国的周边邻国。从“一带一路”的空间走向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分布较多;从分布密度看,东南亚地区是投资悖论国家分布的集中区。(2)从时间视角看,高风险高投资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6年间有13个国家出现两次以上的投资悖论现象。按投资悖论出现的频次,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为高频国家、中频国家和低频国家。(3)从形成机理看,地缘区位、能源资源、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人文社会这五个因素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用于投资悖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悖论性命题的仔细分析,发现这些命题的真值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因此,将振荡周期函数纳入语形学,以便从形式上揭示悖论性命题真假周期性过渡这种对立统一结构,再纳入动态蒙太格赋予振荡函数里的变元以意义,这样就从语形、语义、语用的角度构建了一种动态语义模型,从而达到消解语义悖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