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生态系统地表通量测量——多通道波文比观测仪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表通量是影响生态系统的非常重要的因子,然而,地表通量测量项目多,时间长,测量误差大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介绍一种新近研制的测量地表通量的仪器——多通道波文比观测仪。该观测仪能够实现地表通量要素的同步多通道观测,减少测量过程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而且可以应用于电源供应困难的偏僻地区。同时,还对多通道波文比仪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温度传感器电阻值和环境温度之间的线形多项式关系。  相似文献   
322.
2008年9月~2009年10月,对刺参肠道与养殖环境中异养细菌和弧菌周年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刺参肠道与养殖环境中(水体、底泥、附着基)异养细菌数(HPC)、弧菌数(VBC)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肠道中HPC、VBC分别为1.85×105~2.17×109CFU/g、4.1×104~2.2×108CFU/g,水体中HPC、VBC分别为90~4.67×105CFU/mL、0~5.3×103CFU/mL,底泥中HPC、VBC分别为9.80×104~6.72×106CFU/g、1.01×104~5.75×105CFU/g,附着基中HPC、VBC分别为2.78×105~2.57×107CFU/g、4.6×104~1.31×107CFU/g,夏、秋两季细菌总数较高,冬、春低温季节细菌数量显著下降。通过VBC与HPC的比值可以看出,在冬、春季细菌总数较低的季节,弧菌与异养细菌数量比例较高,最高值达到:43.8%、43.2%,通过对优势菌的分离鉴定,冬、春两季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均占优势,这可能是造成冬、春两季刺参发病的诱因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刺参肠道与养殖环境中异养细菌和弧菌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刺参的健康养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23.
本文在阐释沙漠编目的意义与目的的基础上,从沙漠编目的目标、关键概念、资料来源、编码规范和编目内容等方面对沙漠编目规范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并尝试性地按照沙漠(沙地、戈壁)大类、所处自然地带、所在行政区域和编号这4部分的组成原则,用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首次提出了中国主要沙漠、沙地和戈壁编码一览表,以期为中国沙漠、沙地、和戈壁编目工作的开展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24.
目的: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腹外疝合并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证实腹外疝合并肠梗阻患者的MSCT资料。全部病例行全腹部MSCT检查,其中19例平扫,2例增强扫描。薄层横断面图像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成像(MPR)和曲面重组成像(CPR)等图像后处理。结果:2l例腹外疝合并肠梗阻患者经MSCT检查诊断明确,MSCT薄层横断面图像结合后处理技术显示腹外疝2l例,其中腹股沟斜疝8例,腹股沟直疝5例,切口疝4例,股疝2例,闭孔疝2例;其中13例为不完全性肠梗阻,8例为完全性肠梗阻。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腹外疝合并肠梗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325.
输沙势计算中的“时距”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力作用是干旱区风蚀过程和风沙地貌形成发展过程的动力基础,我们在探讨区域的风力作用时,通常是利用风速资料。风速是评价区域风沙活动的基础,但不同方法采集的风速资料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并不一样。利用野外实测的风速资料进行不同时距处理,旨在说明时距在评价区域风沙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数据中值计算的结果要比平均值大11.31%,这说明以往研究中对输沙势的评价有偏大的现象。但是,由于以往所用数据的时距比较长,又造成计算的输沙势减小的趋势,随着时距增加,数据最大值/峰值降低,数据偏离中值的程度越明显,不论是利用中值还是平均值来计算输沙势,随着时距的增加,计算的DP值逐渐越小。对于用风速平均值计算的DP,1 min的计算结果要比5 min的计算大4.94%,比10 min的计算结果大16.90%,比15 min的计算结果大17.78%;而对于用中值计算的DP,1 min的计算结果要比5 min的计算大4.84%,比10 min的计算结果大16.70%,比15 min的计算结果大17.38%。  相似文献   
326.
东南亚大多数矿床构成五个成矿带.这些矿带中的矿床、矿种类型可用各种地质力学条件的反复出现及其相互影响来解释.从晚三迭世以来,东南亚地区被认为是和亚洲板块相连的一个不可分的大陆块,其三面与倾伏于这个地块之下的贝尼奥夫带毗邻.含有大量矿床及陆缘钙碱性岩浆岩带的岛弧产于贝尼奥夫带之上.斑岩铜、夕卡岩铜、铁和铅、火山岩型和热液型铅、锌、银、金、锡、钨和钼矿床与这些岩浆岩带有关.裂谷是地块中部占优势的走向断层作用造成的.一些锡矿床与同时形成的次碱性的非造山期花岗岩伴生.在古生代和三迭纪,东南亚地区至少属于三个不同的大陆块.这些地块为活动的大洋型盆地所分开.在贝尼奥夫带之上的地块边缘形成了铁、铜、铅、锑和锡矿床.以后这些矿床由于地块碰撞而占据大陆的最内部.一些岩浆铜镍硫化物及钛磁铁矿矿床与晚古生代大陆裂谷构造有关.这些古陆块的位置及成矿带形成的顺序可通过横向相分析及古地磁资料的研究来复原.东南亚显生宙的演变表明,这个地区的成矿性首先取决于地壳的类型.  相似文献   
327.
水文缆道是一种常规的水文测验设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前水文缆道设计建设技术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现研究的自重式水文缆道设计,填补了过去水文缆道支柱设计的空白,使水文站的建设设计更加美观现代,品位更高,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28.
新疆东部地区夏季暴雨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1-2000年共40年新疆东部地区6站夏季降雨量资料、NCEP1°×1°的6小时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探测等资料,对我国新疆东部地区夏季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环流形势、影响天气系统及其暴雨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典型个例清晰的物理概念模型,提供了有参考意义的前兆依据。  相似文献   
329.
1978年日本宫城县近海发生7.4级强震前约1个月,东北大学女川地磁观测所观测到地磁明显的短周期变化。 1.序言 在地面观测点观测到的地磁短周期变化(如湾扰、地磁脉动等周期小于1小时的变化),是地球外部原因产生的变化和它在地球内部感应电流所引起的变化的总和,因此地磁短周期  相似文献   
330.
库姆塔格沙漠北部三垄沙地区风沙运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风沙地貌发育受控于近地表风沙运动,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多关注短时期内(几分钟至几小时)、单一方向(正对主风向)的风沙流结构特征,结果难以与长期的地貌过程联系起来。为此,我们采用八方位四层梯度集沙仪,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库姆塔格沙漠北部三垄沙地区进行了一个完整年度的风沙运动观测。经过6个时段的连续观测,获取了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192个运动沙粒样品。结果表明:(1)近地表1 m高度内,收集的样品总质量为405.2 kg,其中约75.3%集中在近地表0~0.2 m,反映了近地表输沙特征。(2)平均输沙率为55.2 kg·m-1·d-1,风沙运动的风向以北风、东北风和西北风为主;不同季节差异明显,春季输沙率最大,是年均输沙率的2.5倍,夏季次之,冬季最小。(3)年度平均输沙通量廓线(风沙流结构)呈指数函数递减趋势,部分通量廓线出现了戈壁风沙流的"象鼻效应"。(4)平均净输沙率1.159 kg·m-1·d-1,随高度增加呈递减趋势,合成输沙方向为193.2°;不同时段净输沙率随高度的变化基本与全年一致,合成输沙方向随高度增加有从东北向北偏的趋势。综上所述,该区域输沙强度以春季最为强烈,输沙方向以N、NE和NW方向为主,且春、夏两季节分别有一个次输沙方向,为S方向。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三垄沙地区风沙运动特征和揭示库姆塔格沙漠沙物质来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