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118篇
地质学   235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6 毫秒
41.
This paper offers an approach to the relative confidence level of medium- and long-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methods by use of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We construct the criterion judgment matric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n expert questionnaire known as the Delphi scheme. From the matrices we can obtain a scale for the relative preference or priority weight of each factor. The quantitative weights might be applied to make synthetic prediction of earthquake risk area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seismic region.  相似文献   
42.
Bayes判别分析法与地震短临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青  石绍先  丁香 《地震》1999,19(1):33-40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Bayes判别分析方法,并提出了明确的衡量综合预测结果所冒风险大小的风险代价比Kdn该方法可用于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综合预测。选取云南地区1994~1996年的水氡观测资料,采用X2统计检验法识别前兆异常,利用Bayes判别分析方法对云南地区的强震活动性进行了内符检验和外推预测。在风险代价比Kdn取4的情况下,内符检验的R值可达0.54,外推时空占有率0.07,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本文利用ERA5 1979-2019年逐月大气再分析资料计算南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指数,并和IBTrACS观测数据进行比较,探讨用热带气旋生成指数研究南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变化特征的适用性.研究发现热带气旋生成指数能较好地刻画南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的空间分布特征、北印度洋热带气旋个数月变化的双峰结构,以及南印度洋比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发生概率高等特征.最新的IBTrACS v4.0观测资料显示,40年来北印度洋热带气旋每年总生成个数平均每10年增加1.3个,频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热带低压和热带风暴,而南印度洋热带气旋每年总生成个数每10年减少2.8个.热带气旋生成指数能很好地描述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个数的上升趋势,但对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个数趋势的刻画与观测不一致,可能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4.
Phosphatase activity was measured in sediments from tidal freshwater habitats adjacent to the Cooper River in South Carolina representing different stages of ecological succession. It was found that sediment (0–5 cm)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nd phosphodiesterase activ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uccessional stage and phytomass.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creased from 7.5±1.2 (±1 SD) in subtidal sediment from a shallow open water habitat without vegetation to 61.2±4.9 μmol g−1 hr−1 (μmol of p-nitrophenol released per gram of dry sediment per hour) in intertidal sediments colonized by emergent macrophytes, while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increased from 2.1±0.1 to 19.01±1.5 μmol g−1 hr−1. Phosphodiesterase activity increased from 1.8±0.1 to 20.2±2.0 μmol g−1 hr−1 along the same gradient.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was highly correlated (R2=0.92, P<0.001) with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of the sediment. A study of phosphatase kinetics showed that Vmax of all phosphatases also increased along the successional gradient. Trends in phosphatase activity and Vmax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plant biomass and negatively with concentrations of 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 in porewater, sediment extractable phosphorus, and total phosphourus. The porewater N∶P atom ratio decreased along the succession gradient from 25.3 in an early stage, open water community to 13.0 in a community dominated by emergent vegetation. The data also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orms of phosphorus changed with successional stage. The change in distribution and the increased biological demand for phosphorus that paralleled succession were mediated by the activity of phosphatase enzymes.  相似文献   
45.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侧重研究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的地质背景,建立了该类型金矿的成矿模式。进而开展三轴温压条件下的成岩成矿实验,构造形变特征及其与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该区岩石、矿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褶皱)和脆性变形(破裂);(2)在变形过程中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和富集,形成顺层及穿层的含金石英脉,并在多期多次变形过程中使成矿物质叠加富集;(3)在褶皱(背斜)轴部形成富矿体。模拟实验结果与所建立的该类型金矿构造控矿和成矿模式非常相似。实验资料的力学分析表明,由轴压所产生的构造附加压力大大地提高了实际围压,从而促进了岩石流变、变形和物质的迁移,由此促进含矿流体向构造附加压力小的部位定向迁移、充填和成矿。构造附加压力是促进该区金成矿的重要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46.
本文详细介绍了“2006~2020年中国地震危险区与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47.
饱和砂性土流变模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确合理的土体本构模型确定是地面沉降模拟的关键之一。上海和江苏地区多年来野外分层标的实际观测资料表明该区含水层系统砂层变形具有流变特征,表现出变形滞后于含水层水位变化的现象。本文基于粘弹性理论,选取了常州含水层系统原状砂性土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砂性土流变荷载曲线,并选择现有的相关本构模型进行识别,从而确定能更好反映研究区土体变形规律的流变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砂性土可采用Burgers模型进行描述,反演获得的4个流变参数随荷载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8.
由于GPS-RTK测量缺少必要的检核条件,作业时如果操作失误或者处理不当,会给测量成果带来严重影响,在此本文对在湖面,高层建筑物,高压线周围布置一些点,用已知点位法,用全站仪测量出来的坐标和GPS-RTK观测的点坐标进行对比,分析对比RTK显示精度和真实精度的关系,从而来讨论GPS-RTK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49.
50.
阐述了采用一定时间域前兆观测值的样本分布与其背景分布形式显著性的2 统计检验法识别前兆异常的思路 ,利用云南地区 1 994~ 1 996年的部分台站的水氡观测资料 ,采用上述方法提取了前兆异常 ,并与地震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了对比 ,表明强震前震源区附近水氡具有明显的前兆异常。由于分布形式的显著性检验法对异常反映较一般方法敏感 ,并且可以不受具体的分布形式的限制 ,因此本方法在地震前兆异常识别中将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