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51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41.
陈博  朱永峰 《岩石学报》2010,26(8):2287-2298
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带百口泉剖面由尖晶石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岩相学研究表明,百口泉辉长岩分为堆晶岩(具堆晶结构)和辉长岩(具辉长结构)两类,且均经历了低-中级变质改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显示其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强烈的Sr异常和Eu异常表明强烈的斜长石堆晶过程。根据其稀土配分模式推测其源区为尖晶石相的地幔橄榄岩。结合野外地质关系和地球化学特征,白碱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能够代表其源区成分,利用微量元素模拟其岩浆演化过程显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发生2.5%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熔体,通过10%~20%分离结晶可以形成堆晶辉长岩,经过80%~90%分离结晶则可以形成具辉长结构的辉长岩。因此,蛇绿混杂岩中零星分布的堆晶岩和辉长岩团块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对分离结晶过程中Nb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表明,岩浆的结晶分异能够导致辉长岩明显亏损Nb。  相似文献   
42.
为了对洞错混杂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将其分为玄武岩岩片带、蛇绿混杂岩带和蛇绿岩带3个次级构造带,这3个次级构造带在平面上近平行延伸,向东、西方向收敛,在剖面上呈叠瓦式向南逆冲.实地检查证明,遥感解译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各带内岩块的物质组成、几何结构大不相同,中部的蛇绿混杂岩带是洞错混杂带的主带.  相似文献   
43.
中国西北部涉及古亚洲和特提斯两大构造域,造山带结构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推进地质找矿突破行动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各成矿(造山)带部署了一批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与基础地质综合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新发现、新进展,有效提升了对各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的认知程度,尤其是在阿尔泰南缘、南天山、南昆仑等地识别并确认出规模可观的、成矿作用优越的板块俯冲增生楔,是造山带中的增生造山亚带,是寻找斑岩型铜、构造蚀变岩型金及多金属矿的最有利区带。“增生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活动及空间展布等的确认,为地质找矿突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4.
阿拉善地块北缘的蛇绿混杂岩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吴泰然  何国琦 《现代地质》1992,6(3):286-296
阿拉善地块北缘新近发现两条蛇绿混杂岩带,即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岩带和查干础鲁蛇绿混杂岩带。这两条蛇绿混杂岩带在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特征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前者规模巨大,表现为洋壳的性质,是华北地台和中亚陆块的最终缝台线;后者表现为弧后小洋盆的性质,是华北地台北缘的一条岛弧和地台的缝合线。这两条蛇绿混杂岩带的发现,以及对它们性质的研究。对该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和大地构造演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为邻区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西藏1∶5万班戈县西南地区四幅区调成果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1∶5万班戈县西南地区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为青藏专项地质调查项目。该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为:1发现了区内寒武系火山岩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念青唐古拉群之上,其内部划分为3个岩性段;新建了上寒武统他多雄组。2对下奥陶统扎扛组进行了解体;新建了芙蓉统龙郊组。3通过详细的地质填图,在永珠蛇绿混杂岩带中新发现一套沉积混杂岩,认为该混杂岩区域延伸稳定;新建了晚侏罗世索尔岩组。4对蛇绿岩填图单元进行了解体,由超镁铁质岩、辉长岩、席状岩墙群、枕状玄武岩岩片、放射虫硅质岩组成,新建了晚侏罗世永珠蛇绿岩群。5确定了念青唐古拉群,新识别出的变质花岗岩形成时代为中新元古代,为研究古印度地盾北缘罗迪尼亚大陆形成期和裂解期的构造热事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46.
大洋或弧后洋盆俯冲增生是大陆地壳增长的主导地质作用.重建大陆中消亡的洋地层岩石组合序列是当代大陆动力学和地学研究的重大前沿.洋壳消减杂岩带的厘定是洋板块地质构造重建乃至全球大地构造研究之纲,是理解区域大地构造形成演化及动力学的核心.俯冲增生杂岩带的基本特征:(1)俯冲增生杂岩带物质组成的共性是:以强烈构造变形洋底沉积的硅质岩-硅泥质岩-粉砂岩、凝灰岩;弧-沟浊积岩等为基质;以洋岛-海山灰岩-玄武岩及塌积砾岩,洋内弧残留岩块,超镁铁质蛇绿岩、绿片岩、蓝片岩等为岩块.(2)变形样式:同斜倒转冲断叠瓦构造、增生柱前缘重力滑动构造以及泥质岩的底辟构造;增生楔前缘变形和增生形式受控于大洋或弧后洋盆的规模和洋壳的俯冲速度,也取决于陆缘碎屑供给量及洋底沉积厚度和岩性.(3)宽度和厚度:厚常达几千米,宽达几十公里至数百公里,延长上千公里,是洋壳俯冲消亡过程洋盆地层系统及陆缘沉积物加积的结果.(4)形成机制:是大陆碰撞前大洋(或弧后洋盆)岩石圈俯冲消减的产物.结合带中的早期俯冲增生杂岩带往往卷入晚期的构造混杂作用.  相似文献   
47.
勉县--略阳带大地构造属性之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剖析勉略带南北两侧泥盆纪-石炭纪沉积入手,指出南北两侧同属于华南古生物地理区,在沉积相、沉积建造和沉积充填序列方面基本相同,都是以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建造和海进型充填序列为特征.其次,对所谓的"勉略蛇绿岩带"提出质疑;岩石组合和时代配置都不支持该蛇绿岩带作为分割性大洋盆地的残余,何况它有限的空间展布同样不支持上述观点.第三,将勉略带同典型的缝合带进行比较,认为勉略带缺乏典型缝合带内部及其两侧地质体的空间配置关系,诸如沟弧盆体系,俯冲杂岩及前陆盆地等.况且,根据相关的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资料,勉略带在泥盆纪-三叠纪期间不存在分割性大洋盆地,在印支运动中也没有形成缝合带.因此,提出勉略带在泥盆纪-石炭纪曾经是一个裂谷,印支运动以来历经多期构造作用形成一条构造混杂带,在陆内造山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大规模的大陆地壳消减.  相似文献   
48.
大陆造山带构造混杂岩的地质特征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混杂岩是探索大陆造山带地壳演化的重要窗口。本文从物质组成、沉积相、生物组合、变形变质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构造混杂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并从区调工作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49.
摘要:在格尔木以南小南川地区测制了一条近s—N向的剖面。通过详细的野外接触关系、露头地质体组成、变形一变质特征观察,结合室内显微结构研究,在小南川昆南构造混杂岩带识别出6种不同的构造岩片.自北往南依次为含斜长角闪岩透镜体绿片岩岩片、块状大理岩岩片、粉砂质板岩岩片、片理化火山碎屑岩岩片、板理化沉凝灰岩岩片和片岩岩片,岩片之间主要以不同性质的脆性或韧性断层接触。对构造混杂岩中的斜长角闪岩和片理化英安岩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U—Pb同位素测定.获得的年龄分别为1123Ma±1lOMa和499Ma±11Ma。对比分析认为,舍斜长角闪岩透镜体绿片岩岩片与块状大理岩岩片应属于中元古代万保沟群,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粉砂质板岩岩片、片理化火山碎屑岩岩片、板理化沉凝灰岩岩片分别为火山弧及与弧相关的弧前一弧后盆地建造;片岩岩片为增生楔内部的物质。昆南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和年代学研究为细化昆南增生杂岩带的增生一就位过程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时代限定,进而为昆仑造山带乃至青藏高原北缘的构造过程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0.
The Franciscan Complex of California is better understood now than in 1972, when Berkland et al. defined it as a complex and divided it into three geographic belts. A re-evaluation is needed. Belts first served as major architectural units, but they have been abandoned by some and renamed as and subdivided into tectonostratigraphic terranes by others. The Franciscan Complex – considered to be the archetypical accretionary complex by many – is the folded, faulted, and stratally disrupted rock mass comprising the supramantle basement of the California-Southern Oregon Coast Ranges exposed east of the Salinian Block and west of and structurally below principal exposures of the Coast Range Fault, Coast Range Ophiolite, Great Valley Group, and Klamath Mountains. The Complex is dominated by sandstones and mudrocks, but contains mafic oceanic crustal fragments with chert, limestone, and other rock types, and zeolite, prehnite-pumpellyite, blueschist, and rare amphibolite and eclogite facies metamorphic rocks. Review of historical precedence, new data, available large-scale maps, and fundamental definitions suggest now (1) that the Belt terminology as applied to the entire Franciscan Complex conflicts with current knowledge of Franciscan rocks and architecture; and (2) that most named Franciscan terranes and nappes are inconsistent with basic definitions of those unit types. The major architectural units into which the Franciscan Complex can be divided are accretionary units – mélanges and underthrust sheets. Underthrust sheets can be subdivided into smaller units, e.g. broken formations and olistostromal mélanges, mappable using traditional lithostratigraphic and structural mapping techniques. Unresolved controversies in reconstruction of the nature and history of the accretionary complex relate to specific mélange origins; megathrust versus subduction channel mélange models; chert conundrums; delineation of the ages, subdivisions, and regional architecture of Franciscan units; palinspast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pre-Late Cenozoic architectur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mplete histories of accretionary un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