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41.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震后,浙江省地震局利用大数据采集了1031.99万条手机位置记录和4.46万个空间格网位置。本文结合24hr连续定位的手机数据,使用手机位置数据分别对九寨沟灾区人口从时间和地理维度上进行了量化分析,估计了多维人口分布的偏差,同时,探讨了剔除微观误差数据用户来估算灾区通讯基站退服分布的方法。该项工作为震后快速获取灾区人口实时动态分布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地震灾害评估提供了较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42.
43.
李鸿吉  唐天明 《地震》1992,(4):73-76
1988年11月6日在我国云南省的澜沧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我国地震台网公布的主震体波震级为m_B6.7和面波震级为M_s7.5,美国EDR公布的体波震级为m_b6.1和面波震级M_s7.3。这种震级的差异会影响到对地震活动性的估计,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 为了对澜沧地震的震级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波形记录重新计算  相似文献   
44.
商洛市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姗姗  刘康  包玉斌  陈海 《地理科学》2016,36(10):1546-1554
以商洛市为例,利用InVEST产水量模型和多年平均涵养水量模型,以参数本地化、实地率定和结果验证,对该区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格局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商洛市水源涵养总量为27.48×108m3/a,水源涵养能力为324.85 mm。五大流域水源涵养功能依次为旬河>乾佑河>金钱河>丹江>洛河。 气候因素对产水能力空间格局影响最大,10 a土地利用变化和下垫面植被、土壤因素则对水源涵养空间异质性影响显著。 子流域单元产水能力相关性强的因子为多年平均降水、实际蒸散发和植物可利用水,水源涵养功能关键驱动因子是潜在蒸散量、土壤饱和导水率与森林覆盖率。  相似文献   
45.
5月6日下午5时,汝阳县国土资源保卫警察大队与公安局巡警大队联合行动,经过周密部署,精心布控,成功将非法盗采铝矿石的在逃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  相似文献   
46.
10月1日,国庆节,放弃节假151休息的汝阳县付店镇政府和付店国土资源所执法人员联合行动,对付店镇东沟村禳桃村民组一个比较隐蔽的非法采矿点进行了严厉打击,没收空压机1台、风钻1台、钼矿石500余吨,并动用大型机械设备对该矿点进行了填充并挖断了进出道路,打击了非法采矿者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47.
基于桩海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储层的孔隙特征,分析了研究区不同潜山区块有效孔隙的空间组合特征,探讨了影响研究区下古生界孔隙类型及储层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的主控因素。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以裂缝-扩溶缝-溶蚀孔洞为主,原生孔隙基本消失,具有储集意义的主要为次生孔隙。储层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主要包括非常发育的潜山内幕储层,且与风化壳储层不具有统一油水界面,深部溶蚀特征明显;太古界变质岩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之间往往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许多下古生界古潜山带具有"上缝下洞"的储集空间特征等。孔隙的次生性及多样化的空间组合形式导致不同潜山区块储集能力的明显差异。多级不整合面古岩溶作用形成相时早期的溶蚀孔隙和潜山内幕储层;深埋藏溶蚀作用对碳酸盐岩先成孔隙的溶蚀改造和太古界与下古生界之间统一油水界面的形成具重要影响;新构造运动和埋藏期溶蚀作用相结合可合理解释研究区下古生界古潜山带"上缝下洞"的储集空间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48.
基于地貌分区的陕西省区域生态风险时空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采用“概率—损失”二维风险模型解构陕西省区域生态风险,基于地貌分区视角识别多源风险类型的同时以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关联要素合成潜在生态损失,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2000—2015年单一风险要素及区域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并基于地貌分区视角结合重心模型探讨了生态风险的时空迁移。结果如下:① 2000、2015年陕西省多源危险度分别为0.3837、0.4558,上升18.79%,大致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沿南北轴线呈现“W型”展布;潜在生态损失分别为0.5537、0.6270,上升13.24%,除高原南部与秦岭东部山区外,生态损失均呈现高值;区域生态风险分别为0.2429、0.2865,上升17.95%,空间上呈现“三高夹两低”的分布格局。② 从时序变化来看,秦巴山地保持较低风险且风险变化率较小;黄土高原与风沙过渡区变化率处于中等,后者面临较高风险;汉江盆地风险最高,该区域与关中平原分别为风险变化率的首位与次位。从生态风险重心变化趋势看,黄土高原与风沙过渡区重心均向西南移动,关中平原与秦岭山地重心东移趋势明显,汉江盆地与大巴山地重心跃向东南。  相似文献   
49.
50.
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利用生态环境发展蚕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阳城县气候历史资料的调查分析和对蚕桑生产情况的调研,分析了生态环境对蚕桑发展的重要性。认为阳城蚕桑生产需适应气候变化,及时抓住冬春变暖,夏季变凉,无霜期变长,冬夏降水增加的生态环境,调整生产布局,改进管理技术。气候变暖不仅有利于桑树生长和安全越冬,同时也增加了桑树、桑蚕相应病虫害的越冬能力和危害行为的超常性,如低温冻害、高温干旱、低温连阴雨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桑树、蚕作的突发性灾难和病虫害的暴发。本文在桑管技术、养蚕布局、防虫防病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