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80-2009年西藏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嘎  罗布  周长艳 《冰川冻土》2012,34(4):783-794
利用1980-2009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格点资料, 分析了近30 a来西藏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结果表明: 1)西边界和南边界为水汽流入边界, 北边界和东边界为水汽流出边界; 夏季水汽总输入量最大, 冬季最小且季节差异显著; 春季水汽总输出量最大, 冬季最小且季节差异不明显; 春、 冬季为净水汽支出, 夏、 秋季为净水汽收入; 2)无论是年还是不同季节平均, 近30 a来西边界水汽输入量、 北边界水汽输出量基本呈现增加趋势或弱的减少趋势, 东边界水汽输出量、 南边界水汽输入量基本呈现减少趋势; 总水汽输入、 输出量均呈现减少趋势; 年、 夏季、 秋季净收入量呈现减少趋势, 春季、 冬季净支出量呈现增加趋势; 3)西藏地区冬、 春、 秋季的水汽主要来自中纬度西风带水汽输送, 夏季水汽主要来自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 夏季南边界的水汽输送状况对西藏地区降水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2.
从地貌地质环境、地面气象要素、大气环流背景、T213数值预报产品和卫星资料等方面,并着重从气象条件,对2007-09-04西藏波密县古乡天摩沟发生的一次特大泥石流灾害事件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前期气温持续偏高,加剧冰川融水,加上9月4日凌晨出现强降水,天摩沟地形高度落差大、松散固体物质丰富,水源、能量转化和物源三者同时满足,是造成这次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3.
西藏改则地区在东亚季风前期大气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JICA项目改则站第二阶段加密探空观测资料,着重揭示了该地区大气层结构的观测事实,尤其是边界层风、温、湿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该地区不论是对流层还是边界层,温度递减率都较大,白天可以接近或超过干绝热直减率,在清晨出现逆温的频率较多。(2)该地区白天近地层存在逆湿现象,近地层上部是否存在逆湿现象与天气和下垫面背景有关。(3)该地区近地层风速极值也出现在早晚时刻,白天风速较小。边界层风则随高度呈多峰值变化。   相似文献   
44.
The estimation of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ET) with satellite dataset is one of the main subject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disaster monitoring and the circulation of water vapor and energy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TAR).This research selects satellite images on January 11,April 6,July 31 and October 19 in 2010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winter,spring,summer and autumn respectively,estimates the distribution of daily surface ET based on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 system(SEBS) along with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PET) and ET derived from Penman-Monteith(P-M) method.The results are obtained as follows.(1)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ET and PET basically decreases from the southeast part to the northwest part of TAR.Although ET and PET have similar spatial distributions,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erences to estimate the extreme values especially the maximum value in the middle and southeastern parts of TAR.No matter what kind of methods we adopted,the maximum value of ET and PET always appears in summer,followed by autumn or spring while that in winter is the smallest.(2)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accuracy of SEBS model in the estimation of ET,we compared the ET from SEBS and the ET obtained from P-M method.Results show that the ET from SEBS could estimates the variation trend of actual ET,but it slightly underestimates or overestimates the value of ET as a whole,especially for those areas with thick forest.(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exhibits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southeast part to the northwest part of TAR which displays remarkable consistency of distributions between ET and vegetation index.ET is well positively related to NDVI,minimum,mean,maximum air temperature and sunshine duration in different seasons while negatively related to precipitation,relative humidity and wind speed in summer.  相似文献   
45.
珠峰地区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秀海  卓嘎  罗布  王伟 《冰川冻土》2012,34(2):336-347
利用珠穆朗玛峰地区北部定日站和西部聂拉木站1971-2009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月降水量、月蒸发量资料,对珠峰地区1971-2009年近39a来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该区域5个自动气象观测站2009年的资料进行了温、压、湿、风等分析.结果表明:1971-2009年珠峰地区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增温更为显著,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幅度;定日站增幅较聂拉木站明显,且以冬、春两季的气温增长幅度大.位于珠峰的西边略偏北的聂拉木站,迎向暖湿气流,降水丰富,但季节差异很小;定日站的年降水量不到聂拉木站的一半,且夏季降水占到了全年的85%;定日站的年降水量略微呈上升状态,蒸发量下降,两者的变化趋势都不是太明显;聂拉木站的降水量下降趋势比定日站明显,蒸发量略显上升.2009年资料显示,珠峰地区5个站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各异,温度、气压与各站的海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台风活动对青藏高原东北侧干旱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1,他引:13  
谢金南  卓嘎 《高原气象》2000,19(2):244-252
应用1959 ̄1996的青藏高原东北侧58个站历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历年(1950 ̄1996年)逐月西太平洋台风资料及500hPa高度格点资料,分析了台风活动对高原东北侧干旱的影响。结果指出:少台风活动年与干旱环流流型及高原东北侧干旱之间,多台风活动年与多雨环流流型及高原东北侧多雨之间,均存在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7.
沙尘天气是雅鲁藏布江中游最主要的灾害,然而对该地区沙尘物质的传输过程及影响范围并不明确。利用2017-2020年冬春季(10月—次年4月)雅鲁藏布江中游的15个气象站逐小时最低能见度数据,采用转移熵方法构建区域沙尘传输矩阵,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沙尘天气的空间传输及交互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雅鲁藏布江中游沙尘天气系统是一个稳健性网络,站点之间的沙尘天气互相影响,说明沙尘可以跨区域输送。2)申扎、南木林和尼木处于沙尘天气空间关联网络的核心,说明这三个地区是研究区的主要沙尘分布区;拉萨和墨竹工卡沙尘天气受其他站点影响程度最小。3)研究区沙尘天气影响时间短。沙尘持续时间以1小时为主,说明以局地起沙为主;3小时持续时间次之,说明个站点之间相互传输;6小时持续时间最少,说明沙尘不能长时间输送。综上所述,雅鲁藏布江中游沙尘天气即有局地供应,又有区域传输,各站点之间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空间交互网络。因此,为了减少研究区沙尘灾害的影响,应该立足于全面协调协作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48.
本研究依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高原文化特色,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适用于高原的气象公园评价体系。结果表明: 在准则层中, 天气景观>人文气象景观>环境保护>科学性, 权重值分别为45.94%、32.48%、14.91%、6.67%, 在因子层中, 稀有度>人文价值>气候特征>科学性, 权重值依次为25.80%、17.20%、9.70%、5.00%。在此基础上, 对纳木措、羊卓雍措、玛旁雍措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表明, 纳木措各因素综合评价为优, 羊卓雍措各因素综合评价为良, 玛旁雍措各因素综合评价为良。因此,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基础上, 认为纳木措建设成为国家气象公园是最优选择。本研究结果可为环境规划等相关部门和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9.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水汽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上夏季降水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高原上夏季降水与邻近地区水汽输送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高原夏季降水与春季的水汽分布关系比降水与同期的关系更为密切,最明显的相关区位于南海-云贵高原-孟加拉湾一带以及帕米尔高原地区。青藏高原降水典型旱、涝年的水汽分布具有相反的特征。追踪最主要的水汽中心发现,水汽是从阿拉伯海一带逐渐向东移,然后再从高原的东南部进入高原。这种现象可能与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