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矿体的形成,尤其是矿体的赋存和保存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目标勘查矿点构造控矿特征明显,为摸清勘查区内构造特征,圈定不同地质体及可能矿化体,我们使用DDS-3型甚低频电磁仪,结合高精度GPS开展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圈定出一明显甚低频低阻异常,异常宽30-50m,断续分布,控制长200m.实践表明,使用甚低频磁倾角(D)测量法可以有效地揭示出勘查区内矿体及断裂构造的分布特征,为下一步研究及探矿工作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42.
东营港内航道淤积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在对该港内航道淤积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基础上 ,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出了一些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3.
针对常规SAR影像匹配方法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无法获取理想的SAR立体影像匹配结果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纠正影像的SAR立体影像匹配方法。利用观测区域粗分辨率DEM进行SAR影像模拟,进而获取几何纠正SAR影像,在几何纠正SAR影像上实现影像匹配,等效于常规基于灰度影像匹配中进行的影像粗配准工作,并且相比于常规粗配准,该等效粗配准过程能够均衡地顾及到整幅影像的像元,最终实现了地形起伏较大区域的高精度SAR立体影像匹配。采用COSMO-Skyped影像数据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匹配精度达到了3个像素左右,比常规的基于灰度影像匹配方法有较大提高,能够有效解决地形起伏较大区域SAR立体影像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44.
中国海草的“藻”名更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草(Seagrasses)是地球上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被子植物,是由陆地植物演化到适应海洋环境的高等植物。然而,高等植物海草在中国经常被冠以低等植物"藻"的名称。中国海草现有22种,隶属于4科10属,其中科名、属名和种名分别有3科、7属和16种是以"藻"命名的,易让人们把海草误以为是海藻(Seaweed),造成混乱,同时给中国海草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带来不利影响。值此"第十一次国际海草生物学研讨会"(The 11th International Seagrass Biology Workshop)首次在中国举行之际,国内众多的海草研究专家得以共聚,有机会共同探讨中国海草的"藻"名更改。经过研讨,专家们形成一致意见,建议将这些被命名为"藻"的海草统一命名为"草",以期促进我国海草研究与保护的全面推进。随着未来中国海草种类与分布的深入调查,以后新发现的海草种类名称建议也统一命名为"草"名。  相似文献   
45.
S油田主要含油层为铜钵庙组上部砂砾岩,为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沉积。研究区纵向发育三套砂砾岩,是主要目的层,但砂体厚度薄,薄互层频率调谐严重,影响砂体分辨和储层预测。为实现三套砂砾岩的有效区分,采用井震结合的地震资料谱蓝化处理,将频带由10 Hz~60 Hz拓宽至10 Hz~90 Hz,极大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薄储层预测精度。在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基础上,采用波形指示反演,更高精度地描述了砂体纵向分布、平面展布及储层发育状况。实钻表明,基于地震拓频处理的砂体预测精度更高,在勘探开发及有利区评价和井位部署中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临清拗陷东部自中生代以来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特征极为复杂,整体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在对研究区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临清拗陷东部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发育特征及形成原因,探讨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临清拗陷东部的横向变换构造带划分为三级,主要发育在边界断层的上盘,是造成研究区南北分块的原因;盆地基底结构先存构造、不均匀的伸展作用,以及主要断层沿走向的分段活动,控制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形成;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发育影响和控制油气聚集,这些区带具备良好的油气聚集条件,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47.
Sea cucumber A postichopus japonicus stock enhancement by releasing hatchery-produced seeds is a management tool used to recover its population under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o assess the suitability of releasing sites, we examined the microbiota of the gut contents of A. japonicus from two populations(one in sandy-muddy seagrass beds and one in rocky intertidal reefs) and the microbiota in their surrounding sediments. The activities of digestive and immune-related enzymes in the A. japonicus were also exa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igher bacterial richness and Shannon diversity index were observed in all the seagrass-bed sampl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estinal and sediment microorganisms between the two habitats, with a 2.87 times higher abundance of Firmicutes in the seagrass bed sediments than that in the reefs. Meanwhile, Bacteroidetes and Actinobacteri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bundant in the gut content of A. japonicus from seagrass bed than those from the reefs. In addition, the seagrass-bed samples exhibited a relatively higher abundance of potential probiotics. 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 and heatmap showed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classifi ed into two groups corresponding to the two habitat types. Moreover, compared to A. japonicus obtained from rocky intertidal habitat,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seagrass bed showed higher lysozyme,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protease activiti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bacterial communities present in seagrass beds might enhance the digestive function and immunity of A. japonicus.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the rocky intertidal reef, seagrass bed seems to be more beneficial for the survival of A. japonicus.  相似文献   
48.
山东半岛东端以岩基海岸为主,而浅海多为岩礁底质,适宜大型藻类生长。为探究该海域的大型藻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8年11月(秋)、2019年2月(冬)、5月(春)和8月(夏)对山东荣成马山里海域的三个典型生境(草床区、天然礁区和泥沙区)中的大型藻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三种生境共鉴定出大型藻类23种,其中红藻门15属15种,褐藻门3属4种,绿藻门3属4种。物种数最高值出现在天然礁区(22种),最低值出现在泥沙区(12种)。生物量最高值为春季草床区(1567.44±21.29)g.m-2、最低值为秋季的泥沙区(594.45±107.06)g.m-2。大型藻类优势种在不同生境、不同季节不同:草床生境为小珊瑚藻,在四个季节中均占绝对优势;礁区为绿藻向红藻、褐藻变化;泥沙区为从红藻到褐藻变化。Pielow均匀度指数的最高值在三个生境中相近且均出现在冬季;多样性指数最高值、最低值分别出现在礁区与泥沙区;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最高值出现在秋季的礁区,而最低值出现在夏季的泥沙区;聚类与排序结果表明,大型藻类群落结构在不同生境不同季节差异都显著。结果表明,生境特征和季节性变化是影响底栖大型海藻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李丽华  黄畅  李文涛  李孜健  叶治 《岩土力学》2023,(10):2821-2832+2842
膨胀土具有强胀缩性,吸水极易膨胀软化,失水急剧收缩硬裂,这种胀缩性给工程结构造成很大危害。采用稻壳灰(rice husk ash,RHA)和高炉矿渣(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GGBS)作为固化剂对膨胀土进行稳定化,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直剪试验、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 bearing ratio,CBR)试验、膨胀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试验,研究了固化后膨胀土的力学强度、膨胀特性变化规律及微观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比和掺量的固化土中,稻壳灰-矿渣为6:4配比和10%掺量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稻壳灰-矿渣(RHA-GGBS,RG)可降低膨胀土轴向变形,提高抗剪强度,随着固化剂掺量增加,固化土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内摩擦角逐渐增大;与未处理的膨胀土相比,掺稻壳灰-矿渣固化土CBR值最高可提高至7.9倍,路基土的力学强度得到了显著改善。稻壳灰-矿渣可明显改善膨胀土的膨胀率,减小膨胀力,无荷膨胀率最多可从11.4%下降到0.5%,有荷膨胀率最多可从1.1%趋于0...  相似文献   
50.
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分层和地震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前人研究成果对临清坳陷东部地区地震资料进行了详细解释,以此为基础对临清坳陷东部边界—兰聊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形成演化及其形成的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兰聊断层为—上陡下缓的铲式正断层,在基底发生滑脱;兰聊断层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不同构造阶段断层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