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3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08篇
综合类   1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7 毫秒
41.
珠江口伶仃洋海区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配分模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珠江口伶仃洋海区表层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的含量变化范围较大(170.34~344.60μg/g),平均含量为272.02μg/g,远高于陆壳平均含量(200μg/g)和华南地区花岗岩中稀土元素的平均含量,接近于全球沉积物平均稀土元素含量上限。以轻稀土富集为主,富集系数在1.51~2.43之间。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伶仃洋海区沉积物配分模式呈负斜率配分型;与南海沉积物中稀土分布具有相似性,说明二者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42.
针对台湾海峡中上层鱼类中心渔场的变动问题,通过对1997-1998年夏汛期间AVHRR遥感表层水温(SST)的分析,发现相应于北部和西南部中心渔场在1998年范围缩小、南界大幅北移0.5个纬度的现象,1997年渔场南界一线的SST,在1998年升高可达1℃,推测SST的这种变化,是中心渔场出现明显位称的原因之一,并且与此期间发生的El Nino事件可能存在着某种关联。  相似文献   
43.
闽东罗源湾沉积物-水界面磷、硅的交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3月测定了罗源湾17个站位水体、间隙水以及沉积物不同结合形态的磷、硅含量,并估算了沉积物-水界面磷、硅的交换量。沉积物中磷约一半以弱结合态存在(~占53%);硅则绝大部分以晶格态存在(~占98%)。底部沉积物中磷、硅向上覆水体扩散的通量平均分别为0.137mmol/(m~2·a)和114.9mmol/(m~2·a);占磷、硅的河流入海通量的~10%和~25%。回归分析表明,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行为主要受有机质、Fe,Mn以及细粒级沉积物含量所控制;而硅则主要由粗粒级沉积物和有机质所控制。  相似文献   
44.
氮磷营养盐对微氏海链藻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高营养盐条件下氮浓度及氮磷摩尔比[n(N):n(P)]异动对微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weissflogii)的细胞碱性活性基团含量、细胞干质量、细胞形态及细胞体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即对细胞生命力和表面吸附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N):n(P)=16时,叶绿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最高,生长状况及生命力最佳,有利于金属吸收,n(N):n(P)偏离16,各组份含量均减少。碱性活性基团和藻细胞大小,当n(N):n(P)=8时最大,表面吸附金属能力最强;n(N):n(P)=64时最小,不利于金属的吸附。氮磷摩尔比对微氏海链藻细胞体主动吸收和生物吸附金属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5.
1995-1996年间,在厦门岛东部和闽江口沿岸养殖区的7个站点采集了贝类样品,样品先去壳匀浆,再经冷冻干燥,萃取浓缩和净化分离后,用GC法分析测定其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厦门岛东部HCHs,DDTs和PCB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8-345,75.2-2143,ND-234ng/g干重;闽江口分别为ND-5.07,21.5-2396,ND-6.78ng/g干重,结果表明,贝类样品的有机氯污染物含量因不同采样地点,不同生物种类及不同采样时间而异,但总体上高于沉积物,牡蛎对DDT的富集尤为显著,本文除了对调研区经济贝类的HCHs,DDTs和PCBs含量与组成分布进行分析评价,还就海区有机氯污染生物监测的可行性,经济贝类的食用卫生水平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6.
台湾海峡南部、罗源湾和厦门港颗粒垂直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行设计和制作的沉积物捕获器分别在台湾海峡南部的两个站位福建罗源湾大官坂垦区和厦门港进行了现场投放,得到迁出真光层的颗粒物通量分别为1.14,0.933,11.9和81.5g/m~2·d;颗粒有机碳通量分别为73.8,98.5,5054和856mg/m~2·d。上述海域沉降颗粒的通量不同,性质上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7.
台湾海峡真光层有机碳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8月和1995年2月在台湾地DOC作定点连续观测,发现DOC日变化很大(2-4mg/dm^3),且变化的幅度有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DOC昼夜变化的 规律是白天比晚上高,夜晚始终和于低值;依据DOC的昼夜变化可将DOC分为DOCnew和DOCold两部分;DOCnew在真光层中快速地产生、消耗、再循环;DOCold则相对稳定,可从真光层底部输出;DOC的快速变化表明DOC的产生和被细菌消耗  相似文献   
48.
环境因子对海洋浮游植物吸收磷酸盐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培养条件下,介质中PO4-P浓度、砷酸盐浓度、温度及光照强度对海洋浮游植物吸收磷酸盐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介质中,随PO1-P浓度的升高,浮游植物对磷酸盐的吸收速率增大;砷酸盐只在短期内抑制浮游植物对磷酸盐的吸收;温度升高也使吸收速率增大;光照强度对吸收速率的影响因种类而异。  相似文献   
49.
台湾海峡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对夏季藻华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于2004年8月1~6日对台湾海峡南部近岸的藻华过程进行了定点连续跟踪观测,用稀释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和小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死亡率,同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了浮游植物不同光合色素类群的生长率和摄食死亡率.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处于藻华的消退期.8月1日时,浮游植物生物量(叶绿素a)和丰度分别为2.04μg/dm3和2.99×105个/dm3,主要优势种为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8月6日时,浮游植物生物量和丰度分别减为0.37μg/dm3和1.54×104个/dm3;而蓝藻和甲藻的丰度和比例则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所占的比重分别从1日的0.04%和0.85%增加到6日的9.59%和41.97%.小型浮游动物主要由无壳纤毛虫、砂壳纤毛虫、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和异养甲藻等类群组成,总丰度于8月2日达到最大值,为3640个/dm3,之后逐渐减少,6日时,仅为436个/dm3.观测期间,小型浮游动物在群落组成上虽一直以无壳纤毛虫和异养甲藻为主,但在具体的类群结构上却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30μm以下的无壳纤毛虫和异养甲藻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而红色中缢虫、砂壳纤毛虫和大于50μm的无壳纤毛虫总体呈增加的趋势.观测期间,浮游植物的生长率为0.40~0.91d-1,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为0.26~1.34d-1,摄食率和生长率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果还表明,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与叶绿素a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0.89),对各光合色素类群的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均具有较高的摄食压力(分别为37.97%~82.24%和70.71%~281.33%),是藻华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小型浮游动物对甲藻和蓝藻的避食行为,可能是观测期间由“硅藻”水华向“硅藻-甲藻”水华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0.
东海、黄海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粒级结构及时空分布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浮游植物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初级生产过程是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础,它启动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支持着大量的渔业生产量.不仅如此,通过复杂的反馈机制,这一过程还对全球气候变化系统产生深远影响.沿岸海域只占全球海洋面积的8%,但却提供了26%的全球生物生产量和2/3到3/4的世界渔业产量.因此,许多重大的国际研究计划,如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GLO-BEC)等,都将近海浮游植物研究作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