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3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震后趋势早期判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立德  蔡静观 《地震研究》1992,15(4):355-365
本文系统清理了云南及邻近地区1965年以来106个地震序列,对h、b、K、U、等值的震后趋势早期(7天以内)判断指标和预报能力;双震型序列中h、b值的联合早期判断;前震、多震型序列的地震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将权重集成法应用于地震序列的早期综合判断中,提取了各单项方法的权重系数和权重集成值的临界阈值。  相似文献   
42.
峡东宜昌四溪震旦系灯影组多重地层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四溪灯影组岩石地层和层序地层综合研究结果,并结合遗迹化石组合特征分析,以灯影组石板滩段中部存在的冲刷侵蚀面为标志,灯影组内部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沉积层序,其中下部沉积层序的灰岩中含丰富多样的遗迹化石和文德带藻化石,与标准剖面上的石板滩段以及国外伊迪卡拉生物分异大发展时期沉积的地层可以大致对比,本区灯影组石板滩段灰岩的δ^13C值相对较高,变化于3.01‰-4.50‰,上部白马沱段白云的δ^13C为1.80‰-2.30‰。灯影组碳同位素组特点与纳米比亚,西伯利亚地台以及加拿大西北部末前寒武系上部碳同位素组成特点相似,指示灯影组是伊迪卡拉动物分异发展之后,寒武纪之前的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43.
本文在列述了大量无震异常事实后提出,无震异常与有震异常,都是现代地壳运动的结果和表现之一。我们用考古和云南地区大地测量资料,论证了现代地壳运动速度和幅度,时、空场上所呈现的不均匀性和突发性特征。并认为无震异常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时间分布上的突发性特征与此有关。作者认为,现代地壳运动速度和幅度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特性,是由于地壳结构不均匀,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某一地区同时产生多个应力集中程度差别甚大的应力集中区所引起的。无震异常的形成,乃是区域应力场在调整过程中,原来的应力集中区(可能出现异常的地区)转换为应力松驰区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
本文通过蒙自5.8级地震前,小震断层面总面积和频度、地下水位、自然电位、视电阻率、植物电和水氡浓度、地倾斜等前兆异常的研究,认为各类前兆异常的开始时间并不象有关理论模型那样显示出同步发展的特性。恰恰相反,不同种类的前兆异常显示了明显的阶段性。蒙自地震的前兆显示中,除地震活动性的某些指标,在一年以前开始显出一定程度的异常外,其它前兆仅出现于震前2—3个月。因此认为,对于一个5—6级的中强震,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下水等观测资料,仅能反映短期和临震阶段的某些危险信息。  相似文献   
45.
云南省地震局于1984年10月21日至24日在昆明召开了《天文、气象与地震》学术讨论会。来自云南省和全国各地的近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云南省地震局副局长姜葵致开幕词。会上,徐道一做了题为“银河系运动与宇观地质现象及宇地关系的几个模式和假说”学术报告,任振球做了题为“天文与地震的若干统计事实”的学术报告,耿庆国做  相似文献   
46.
1985年4月18日,云南省禄劝县发生了6.1级地震。这次地震使得禄劝、寻甸两县的13个区108个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介绍了深井垂直天线与地表天线同步接收的多频道电磁波接收装置的原理和结构,以及1985年以来观测的初步结果及震前电磁波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48.
武汉阳逻王母山断层及地震楔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立德  邵长生  王岑 《地质学报》2014,88(8):1453-1460
本文研究了武汉阳逻王母山一带新发现的NWW走向的张性断层和该区集中分布的古地震楔构造。通过对王母山一带第四系剖面的详细测量,识别出阳逻砾石层(Q1y)底部的"标志性砾石层"具有结构成熟度低、风化程度高、短距离内厚度稳定和具有弱网纹化的鲜明特征,其夹持于下伏第三系东湖群(E)红色砂岩和上覆阳逻砾石层(Q1y)之间,层位稳定。经槽探揭露和剖面测量,以"标志层"对比为依据,对王母山断层的特征和性质进行了研究,指出王母山断层是由主干正断层(f1)及其上盘派生两个次级正断层(f2、f3)构成的的张性正断层,主干正断层(f1)走向308°,倾向NE,倾角40°~52°,断距6~8m,同步断错第三系东湖群(E)红色砂岩、下更新统阳逻砾石层(Q1y)和中更新统王家店组泥砾层(Q2w)。阳逻王母山一带集中分布的古地震楔构造平面可追踪长度3~20m不等,普遍错断阳逻砾石层(Q1y),向下收敛并尖灭于阳逻砾石层底部,仅发现2处古地震楔尖灭于东湖群(E)红色砂岩顶部并呈风化成白色粘土的节理裂隙。地质分析认为,王母山断层及其近区集中分布的古地震楔构造是在同一构造应力场中发育的,通过对古地震楔和王母山主干断层f1的应力分析发现,该区主压应力方向为NW335°左右,而主张应力方向为NE65°左右,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古地震楔的走向主要为NW328°和170°~190°方向,而主干断裂走向则为300°左右。研究认为王母山断层错断下更新统阳逻砾石层及其上覆的中更新统王家店组(Q2w)泥砾层,时限为中更新世以新,为第四纪活动断层。武汉地区周边为一系列大断裂所环绕,尤其是NW向的襄(樊)-广(济)断裂从阳逻一带穿过,襄广断裂一线历史上曾遭遇过数十次地震的袭击,为湖北省历史中强震活动区之一。而阳逻龙口王母山断层及区内广泛分布的古地震楔构造则可能是同期古地震的反映。阳逻王母山断层及古地震楔研究为武汉地区地震地质构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9.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我国经济均衡发展、和谐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咸宁地区矿泉水资源的发现,将助力绿色经济发展。咸宁汀泗桥幅数据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都市圈京广高铁沿线汀泗桥幅地质环境综合调查"项目,在充分收集地质、遥感、物探及水文地质等资料基础上,开展汀泗桥幅1:50 000水文地质调查。本数据集包含钻孔基本信息(12个钻孔)、钻孔地层描述信息(12个钻孔)、机民井点调查结果(77个机民井)、泉点调查结果(46个泉点)、地下水动态监测信息(2处)、无机水样测试结果(61件)和有机水样测试结果(9件),数据量约为4.77 MB。数据集充分反映了1:50 000水文地质调查中典型水文地质现象、灰岩地层的岩溶发育特点及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通过水化学分析,在咸宁市汀泗桥镇白羊畈-赤壁官塘驿镇大贵畈-中伙铺镇一线发现富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赤壁中伙铺琅桥一带为富锶、富锌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对该区的矿泉水资源勘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实施探采结合井,服务地方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50.
丽江7.0级地震短临异常特征及震源硬化模型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陈立德 《地震》1998,18(1):7-13
重点讨论了丽江地震短临预报中识别继承性异常、继承性新异常及新异常的形态特征。同时讨论了判断丽江地震进入短临阶段的判据,如中期趋势异常的结束,巨变异常及异常同步转折等特征。最后,在讨论短临异常时空演化的基础上,结合震中区小震活动的异常平静,短临阶段定点前兆由外向震中迁移,异常外围幅度大、数量多等事实,作者提出了新的震源孕青模型——震源硬化模型。按此模型预测,震源区(余震展布区或地表宏观裂缝展布区)在中短期阶段应出现中小地震的异常平静,元或很少有定点前兆异常显示,但当强震孕育发展到破裂成核时——不可逆失稳阶段,某些地震震源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宏观破裂,即地表可见喷沙冒水或前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