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173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5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5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为探讨贵州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铂族元素物质来源及钼-镍、钒多金属形成的沉积环境与成矿作用,在钼-镍、钒多金属层及其顶底页岩、底部硅质岩中采集样品测试分析。通过对样品中金、铂族元素含量(质量分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值研究,结果表明:黑色岩系中金及铂族元素含量显示协同变化特征;Pd富集,Ru、Ir亏损明显,Pt、Rh、Os基本持平或略有变化;样品的原始地幔标准值标准化模式配分曲线从Os、Ru、Rh、Ir、Pt到Pd大致呈“W”型,配分曲线略呈左倾,总体上呈现w(Pd)>w(Pt)>w(Os)>w(Rh)>w(Ru)>w(Ir)的变化关系;黑色岩系铂族元素来源与正常海水及海底热水喷流作用关系密切,地外来源可能性极小;黑色岩系钼-镍、钒多金属层中铂族元素的富集存在单独成矿作用或成矿作用的叠加,而且在钒多金属层内局部存在分层或条带分异。  相似文献   
42.
红、黑双色火山玻璃作为天然玻璃中的少见品种,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拉曼光谱(LSR)及电子探针(EPMA)对该种火山玻璃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显微包裹体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红、黑双色火山玻璃点测折射率为1.47,相对密度约2.36,摩氏硬度6~7,具有明显的流动纹理结构并广泛分布有孔径1~2μm的微气孔及因岩浆冷凝收缩所致的纳米级龟裂纹状结构缝隙。样品主体为玻璃态,红色部分含有大量点状及直径约1μm,长度5~25μm的赤铁矿针状包体,黑色部分则含有大量同尺寸的点状及针状磁铁矿包体并使其具明显磁性。此外,样品中还含有约5%斜长石微晶,晶粒尺寸约50~300μm,An约为28.4,另含有极少量尺寸约100μm的锆石包裹体。电子探针测试结果表明,红色及黑色区域玻璃态基质w(SiO2)均在75%以上,为典型的黑曜岩类火山玻璃。其中红色区域玻璃基质的w(SiO2)平均值为75.517%,黑色区域为77.621%,此外红区在FeO、K2O及Na2...  相似文献   
43.
樊海龙  杨高学  郭建明  马雪云  刘翔 《地质论评》2022,68(5):2022102002-2022102002
现代地球岩石圈主要由镁铁质上地幔和长英质地壳两个储集层组成,研究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对揭示地球早期地质过程和物质循环、厘定板块构造启动时限具有重要意义。冥古宙—始太古代具有更高的地幔潜能温度和地温梯度,岩浆海冷却形成薄的原始地壳;大洋岩石圈表现为韧性,主要构造机制应为停滞盖层模式,有地幔柱参与。太古宙片麻岩中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TTG)的出现标志着镁铁质原始地壳向长英质陆壳转变的开始。本文总结了地球早期停滞盖层模式到现代板块构造模式下含水玄武岩部分熔融、结晶分异形成大陆地壳的过程,主要包含幔源岩浆停滞盖层(“自下而上”的热管火山岩和“自上而下”的深成侵入岩构造模式)、增厚镁铁质地壳部分熔融、俯冲洋壳、岛弧及洋底高原部分熔融模式;陆壳的破坏和消减主要受陨石撞击、分层沉降、重力不稳导致拆沉控制;板块构造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地球内部的热量扩散,俯冲作用加快了洋壳和陆壳之间的物质循环。最后,结合太古宙变质岩、古老克拉通岩石学特征和锆石Hf、O及全岩Nd、Sr、Ar、Ti同位素组成,讨论了陆壳的形成时间和演化过程: 3.0 Ga之前形成了现有陆壳体积的60%~70%,厚度约为20~40 km;3.0~2.5 Ga,地壳改造速率明显增加,陆壳生长和破坏速率达到动态平衡,表明全球性现代板块构造体制逐渐成为控制大陆形成、裂解和陆壳演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4.
硒是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对动物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总结了建德市耕地表层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土壤硒的分布规律及其与黑色岩系之间的成因联系,探讨了黑色岩系富硒机制,研究了水稻植株中硒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建德市耕地表层土壤硒含量介于0.06~11.5 mg/kg之间,均值为0.35 mg/kg,不同地质背景、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中土壤硒含量差异显著。根据土壤硒和重金属含量,圈出清洁富硒土壤2 647 hm2,主要分布于寒武系灰岩、碳质页岩、钙质泥岩等岩石出露区,指示土壤富硒与这套寒武系“黑色岩系”有密切关系。古沉积学研究认为,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滞水的沉积环境,富含有机质的海底沉积物大量吸附来自地幔的硒,成岩后形成富含硒等元素的黑色岩系。水稻根系土中硒形态组成分析表明,醋酸溶解态硒占比较小,残渣态占比较大,说明水稻根系土中硒可利用性较低。稻米、莲子、草莓及其根系土采样分析表明,稻米对土壤硒的富集系数最高,水稻植株中硒含量具有根>叶>茎≈籽实的特征。  相似文献   
45.
布朗山位于西南三江南段勐海地区,大面积出露澜沧岩群。澜沧岩群主要由低级变质作用的砂泥质岩石和少量变中基性火山岩组成,其形成时代、物质来源以及地质意义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存在很多争议。本文选取该地区澜沧岩群上部层位不含变火山岩地层的浅变质岩开展碎屑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明显的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表明4件浅变质岩的大部分碎屑锆石是岩浆成因。年代学结果显示,该套地层浅变质岩中的锆石记录了与罗迪尼亚、冈瓦纳超大陆拼合及原、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作用信息(1182~1104 Ma、593~560 Ma和378 ~328 Ma),其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328 Ma),暗示该套地层形成不早于早石炭世,而非以往认为的新元古代。结合其岩石组合特征,推测该套晚古生代浅变质岩系可能为泥盆-石炭系南段组。在澜沧岩群的年龄频谱特征图中,年轻的550 Ma左右峰期年龄与特提斯喜马拉雅碎屑锆石年龄峰期相同,说明其物源主要为东冈瓦纳北缘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与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相关。  相似文献   
46.
黑色岩系是构成许多重要矿床的赋矿岩系,与它有关的有用元素和组份,呈自然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形式产出。陕南镇坪地区下寒武统鲁家坪组黑色岩系具有较好的含矿性及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47.
河北灵寿县山丘区是太行山前典型的严重缺水地区。在该区广泛分布的片岩、片麻岩等变质岩的富水性一般较差。对变质岩区大理岩系地下水赋存规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当地群众解决长期面临的缺水问题。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存在三种大理岩含水岩组类型和两种蓄水构造类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Ca-HCO3型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48.
张丽旭 《地质论评》1948,13(Z2):185-198
日人在台五十年之地质工作成就颇多,除各机关及各公司未公开之报告文件置之不论外,单就过去在各种杂志与公刊所发表之地质论文而言,其数已达千余篇之多。其前半期之调查工作尚未脱离概查之境域,进步比较缓慢,由旧总督府殖产局矿务课历次编辑之全省地质矿产图及其说明书中,即可窥其进度。但是近二十余年来,由于台湾  相似文献   
49.
宋叔和 《地质论评》1947,12(Z2):231-240
(一)导言天山地质数十年来不断经中外地质学家之调查与研究,大体上已逐渐明瞭。就各方面研究之成果及笔者自身调查之结果探讨之,天山区内所发现之多数复杂岩流,其喷发活动显非一期。同时各期火山岩之性质,分布与夫所受到之变质作用亦不  相似文献   
50.
地质界消息     
《地质论评》1947,12(5):499-508
中国地质学会南京总会第二次讲演会,于卅六年六月二十八日下午在中央大学科学馆致知堂举行,由王曰伦讲演祁连山考察谭,王氏首先叙述地理情况,谓祁连山实为七支平行山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