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球物理勘探以及地震勘探方法在中国的发展,和世界各国一样,都是与寻找油田工作的发展紧密相关的。以往少数勘探队所进行的寻找油田的很少工作,以及外国(主要是美国)地貭家所散播的关于中国境內沒有含油远景地区的論調.  相似文献   
52.
某一北方地区在进行水文地质钻孔钻进时有效地使用了压缩空气来清洗孔底。钻进是在冻结岩层中进行的。这一区域的永久冻土冻结得很深。在钻孔布置区内发育的岩石是下石炭纪的灰岩、泥质页岩和砂岩。砂岩在有些地段已剧烈地花岗岩化。岩石的可钻性为Ⅳ—Ⅸ级。  相似文献   
53.
本文所报告的黄海的多毛类环虫研究的一部分——沙蚕科。研究的标本大部分是1957年中苏海洋生物考察队在黄海沿岸采到的(其中包括渤海塘沽的标本),此外还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1950年以来在黄渤海沿岸陆续采到的一些标本,共计16个种和亚种(内包括4个变种),由此可知黄海的沙蚕科环虫比日本海(大彼得湾)较多。  相似文献   
54.
本文研究的沙蚕科Nereidae标本是1958-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成的考察队在海南岛采到的,共计29种(其中包括一些变种,种和变种的总数为37)。除光突齿沙蚕Leonnates persica Wesenberg-Lund 外其余均采自潮间带。 海南岛潮间带沙蚕科与太平洋西北部其他地区潮间带沙蚕科进行比较时,首先看到的是从北向南种数显著增加。北千岛群岛潮间带发现3种沙蚕(1961),南千岛群岛7种(1961),黄海15种(赫列勃维奇、吴宝铃, 1962) ,海南岛潮间带有28种。 海南岛潮间带沙蚕科与千岛群岛所有区之间完全没有共有种,与黄海的共有种数为6,这6种在黄海仅发现在潮间带,它们是Paraleonnates uschakovi, Nereis oxypoda,N.erythraensis,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P. cultifera 和P. nuntia,这或许是黄海动物区系的热带特征在潮间带比其他带表现的特别显著的例证。 海南岛潮间带沙蚕科大约有一半种属印度西太平洋型,约有1/3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广布种。因此海南岛潮间带沙蚕区系根据种的组成应属印度西太平洋区。  相似文献   
55.
苏联东部与中生-新生代火山岩带有关的近地表金矿床的岩浆找矿准则,从现有的研究程度来看,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意义.大面积的火山岩盖层应看作是区域性的岩浆找矿准则,因为在这个区域范围内及其边缘存在着形成近地表工业金矿床的有利条件.如果存在穿插火山岩盖层的喷出岩体、次侵入岩体、侵入岩体及岩脉等横切岩体,其形成时间又与金矿床很接近,则可作为局部的岩浆找矿准则.这种横切岩体所占面积不太大,把它们划分出来有助于更具体地在火山带的个别地段范围内确定金矿的找矿区.此外,大型花岗岩类侵入的面积本身,只有在外接触带(构造-岩浆接触带)才有可能含矿.在火山岩当中,热液交代蚀变岩石所占面积更小.它们是由于岩浆期后活动而形成的,以青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