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5篇
综合类   27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用菲律宾海板块上7个站ITRF2000的速度建立了菲律宾海板块的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 结果认为菲律宾海板块的现今运动是顺时针方向旋转,与NNR_NUVEL_1A估计的旋转方向一致,但与NNR_NUVE_1A估计的旋转极位置和旋转角速度有较大差别. 本文模型与Sella等建立的刚体运动模型相比能更精确地描述菲律宾海板块的现今构造运动与板内形变. 菲律宾海板块内部存在强烈的形变-应变场. 在板块上存在一致的向东形变,形变速率在中央构造线附近小,东、西边界附近大,南、北两端小,中部大,在Mariana弧上向东的形变速率达到484 mm/a. 板块上南北方向的形变,东、西部存在明显差别,东部的南北向形变速率很小,西部在Manila海沟附近南北向形变速率较大,北端向北的形变速率为113 mm/a,南端向南的形变速率为293 mm/a. 板块的中央构造线把板块的主应变场分为东、西两个区. 东区存在非常强烈的张应变,压应变则很弱. 主张应变为近东西方向,从中央构造线向东主张与主压应变率逐渐增加,板块东南边界附近(148°E,15°N)主张应变率最大为858×10-8/a. 在西区,存在很强的主压应变而主张应变则较弱,主压应变为NW-SE方向,主压与主张应变率呈现从中央构造向西逐渐增加的特征,在板块西北边界(122°E,23°N)附近,主压应变率最大为571×10-8/a. 菲律宾海板块主应变场的空间变化与板块内部及周围的构造背景密切相关,是构造应力场的反映.  相似文献   
52.
根据网络工程的GPS站点观测资料,计算相对中国大陆整体1999~2007年的趋势运动速率和2004~2007年的动态运动速率,用青藏亚板块和华南亚板块的参数计算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参量,研究了中国大陆运动场和其变化,分析了地壳运动场的特征与汶川MS8级地震的孕育关系.结果揭示出:现今地壳的运动分区与地质新构造单元基本一致,显示现代地壳构造活动是新构造运动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动力主要与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碰撞俯冲产生的作用力有关.汶川MS8级地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印度板块对青藏亚板块的向北推挤、产生侧向运动,致使龙门山断裂带遭受挤压产生能量积累所致.2004~2007年的地壳动态运动,使龙门山断裂带走滑活动加强,从稳定的压应变积累状态转入了剪切作用下的易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53.
中国大陆现今应变场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4年和2007年GPS复测资料,计算出中国大陆的水平主应变数据,显示出各亚板块的主压应变轴方向与震源机制解的P轴和用地质方法得到的主压应力轴基本一致,表明在区域上和长时期中,地壳的构造应力场是相对稳定的.中国大陆西部的青藏亚板块和新疆亚板块的主压应力轴,为南北向及北北东-南南西向,受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碰撞而产生的作用力的控制;东部的黑龙江亚板块和华北亚板块的主压应变轴,为北东东-南西西向,显示出受欧亚板块与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俯冲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同时也受青藏亚板块和新疆亚板块侧向作用力的影响;华南亚板块的主压应变轴,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反映出受菲律滨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同时也受青藏亚板块侧向作用力的影响.通过比较2004-2007年与2001-2004年的主压应变轴方向,反映出两个时间段各亚板块的主压应力作用方向基本一致,只是主应力轴方向集中程度有一定差别.前后两个时间段不同单元的面应变率显示,压性变化为主的数量减少,张性变化为主的数量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54.
本文分析了板内块体与板块运动的差别,提出以Bursa公式作为板内块体的运动学模型,并据此提出了划分板内活动地块的方法。根据华北GPS网1995、1996和1999年的3期观测成果,用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将华北北 剖地区划分为8个小块体。本文用地壳水平运动划分的结果与用本区地壳垂直运动划分的结果在是体旧一致或相近的。本文的划分结果与新构造运动也基本一致,本区活动块体的现今运动是新构造的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55.
在GPS伪距观测值中发现径速偏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GPS伪距观测值中,发现存在着随测站和卫星距离变化而产生的系统偏差。经过严密、系统的计算,证明它是中自然现象。它的主要部分和径向速度一性关系。在卫星向测站运动时伪距值偏大,在卫星向测站运动时伪距值偏大,在卫星背向测站运动时伪距值偏小,并呈负,偏差最大可达60m。  相似文献   
56.
推导了板块的弹性运动方程.根据太平洋板块(PCFC)上空间大地测量的观测结果,建立了PCFC的弹性运动模型,该模型与板块实际运动状态的符合程度明显地优于刚体运动模型.研究表明:PCFC现今旋转的角速度比过去3Ma的平均值大0037°/Ma;在PCFC内部存在明显的水平形变,在15°S以北和2045°E以西地区存在一致的向西形变,北西与南西方向的形变速率分别为08~35 mm/a与10~34 mm/a;在板块的东南区存在一致的向东形变,北东与南东方向的形变速率分别为15~18 mm/a与28~91 mm/a.PCFC内部水平应变场的空间变化是有规律的,在PCFC的西北部,主压应变轴为NW-SE方向,主压应变率大于主张应变率;在PCFC的东南部,主压应变轴为NE-SW方向,主张应变率大于主压应变率;PCFC的东南边界是扩张边界,边界附近的主张应变率最大(平均为151×10-9/a),主张应变轴基本上与洋中脊的扩张方向一致;PCFC的西北边界是俯冲边界,边界附近的主压应变率最大(平均为075×10-9/a),主压应变轴基本上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57.
???????????GPS????1995???????????????6???????????????????GPS?λ??仯????????仯????????У???????1999??9??20???UTC????弯??Ms7.7???????2001??12??18???UTC????????Ms7.6??????????GPS??????????????????λ??????????????????????????????????С???????Ms7.7???????????GPS????????????????????λ???????????????????????????????????????????????????1997??2001????????????????仯???????????????????????????7??????????????????????????????γ????????£????????????????ε????????????????  相似文献   
58.
北京地区近十年应变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地区1995~2005年不同时段的应变率揭示出:1995~1996年和1996~1999年的最大剪应变率较大,与1996~1999年阴山燕山南缘构造带、张家口渤海构造带的地震相对活跃的时段基本一致;1999~2001年和2001~2004年为应变率相对较小的时段,而这两个构造带的地震也相对平静;北京地区各时段的最大剪应变率等值线的最大值都在10-7/a以上,表明该区为构造蠕变较强烈的地段。  相似文献   
59.
60.
一个大地震的发生是在大区域内地应力长期积累、集中、加强,最后导致应变能突然释放的结果。在应力积累、集中、加强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地壳形变过程。用大地形变测量方法预测大震的工作应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 大区域地形变监测:应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布设大区域的形变监测网,监测板块运动及一些大构造单元的相对运动,探测太区域应力场、形变场的变化,寻找地应力的集中区。 中区域地形变监测:在划定的应力集中区布设GPS加密网,结合水准复测监视区域应力场、形变场的变化,从中发现地应力的加强部位。 小区域地形变监测:在划定的地应力加强部位,选择一些活断裂带,布设一批高精度的光速测距网、水准网进行加密观测,监视应力场、形变场的中短期变化。 地形变台站监视:在重要的活断裂带和重点监视区布设高精度的地形变台站监视应力场、形变场的短临变化。 按照这四个层次进行观测,将使大震预测在空间上逐级缩小,在时间上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