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夏季楚科奇海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的资料 ,分析了楚科奇海浮游动物的物种和生态类群以及群落结构的多样性 ,报道了浮游动物不同群落的地理位置 ,生态属性及其主要种的差异 ,阐述了浮游动物数量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各主要类别的百分组成 ,探讨了本区浮游动物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同时还就本区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等指标与相关海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在已记录的 84种浮游动物中 ,4种生态类群同时共存 ,它们以差异悬殊的数量比分别在测区 70°N以南和以北浅水区以及东北部深水区形成 3个生态属性各异的群落结构 ,其分布状况可与测区内不同海流、水团的动态相互佐证。在平面分布上 ,总生物量呈深水区低、浅水区高 ,尤以浅水区南端最高的分布格局 ,在垂直方向上 ,傍晚深水区总生物量高值层出现于 2 0 0 m以浅 ,尤以 5 0 - 0 m层最高 ,2 0 0 m以深逐层下降 ,而物种多样性则由浅到深逐层增加 ,但 80 0 -5 0 0 m层略有减少。与相邻的中、低纬度的海域相比 ,本区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均值明显较高 ,但物种多样性却明显贫乏 ,此外 ,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与热带海域的分布特征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52.
地面逆温与植被倒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茂 《气象》1977,3(1):16-17
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我国西南美丽富饶的地区。这个地区植物生长繁茂,农林资源极为丰富,有我国天然植物园及绿色宝库之称。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研工作者对该地区植被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对低温很敏感的热带植物,并不是繁殖在最热的沟谷底部,而是生长在相对高度比沟谷底部高出几十米以至几百米的坡面上。这种“植被倒置”的现象是由于地面逆温所引起的。 分析西双版纳和德宏冬季  相似文献   
53.
根据统计工作需要,设计和开发了河南省气象部门科技服务与产业统计报表处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报表处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功能,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54.
东海海樽类数量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要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采用方差贡献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东海海樽类的数量变化和相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海樽类是东海浮游动物第二大类群,在数量上仅次于桡足类,其丰度春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冬、春和夏季的东方双尾纽鳃樽(Thalia orientalis)和冬、秋季的小齿海樽(Doliolum denticulatum)是影响海樽类数量分布的主要优势种;海樽类高丰度区常位于暖流与各水团交汇处的偏暖流一侧,其数量变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暖流势力的消长。海樽类在东海出现率较低,集群性强,较高丰度的分布仅局限在暖流势力范围内,其高丰度水域是东海暖流锋面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5.
东北太平洋中国开辟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北太平洋中国开辟区西部(151°W~155°W,8°N~11°30'N)和东部(141°W~149°W,7°N~10°N)水域DY95-7航次(1997-07)和DY95-8航次(1998-07~-09)所采的36份网采样品,鉴定网采浮游植物180种,隶属于5个门类47属.其中主要的生态类群是大洋暖水类群(占总种数83.8%)和广布性类群(占14.5%).该区主要优势种是太阳漂流藻(Planktoniella sol)、密聚角毛藻(Chaetoceros coarctatus)、多瘤面角毛藻(C.bacteriastroides)、拟夜光梨甲藻(Pyrocystispseudonoctilluca)和三叉角藻(Cerattum trichoceros)等.硅藻类和甲藻类等的平均细胞密度(1 944~4 101个/m)和蓝藻类(主要是束毛藻Trichodesmium)的藻丝体密度(111~486条/m)都比较低.本文分别讨论了调查区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趋势及其与温跃层和浮游动物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6.
林茂 《海洋学报》1992,14(2):99-105
根据1983年9月,1984年4-5月,7-8月和12月4个航次采自南海中部0-200m水层的166份浮游动物定量样品,报道了南海中部管水母的种类、总个体数和优势种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并就其与环境的关系做了分析.着重讨论了近岸性生态类群的分布与近岸水的关系;大洋深水性生态类群的分布与底层水抬升的关系.认为,春季、夏季和秋季,影响调查区的近岸水源自爪哇海及巽它陆架;冬季,影响调查区的近岸水有广东近岸水和部分菲律宾近岸水.调查区西侧的次表层水终年有不同程度的涌升,属于大洋深水类群的北极单板水母在海区西侧终年可见.冬季和春季,除海区西侧外,北极单板水母在海区南部普遍出现,而在海区东北部,其在夏秋季仍有出现,但此时却完全消失,这正反映了冬春季海区南部底层低温水的抬升,以及进入海区东北部的西北太平洋次表层水的温度比南海中部相应水层偏高的特性的调查区的水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57.
我国首次发现两种罕见深水双体水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茂 《海洋通报》1990,9(1):93-95
  相似文献   
58.
张金标  林茂 《海洋学报》1987,9(5):603-606
在分析南海中部200m以深浮游动物样品中,发现管水母类浅室水母属一新种,定名为拟七棱浅室水母.其前泳钟7条棱,背侧棱和腹侧棱不完整.腹侧棱下端达泳囊口水平,但未达基底缘,体囊纺锤状,其长度稍短于泳囊的1/3,以此区别于其他已知浅室水母.  相似文献   
59.
大亚湾生态监控区的浮游植物年际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权威机构2004~2007年所获的数据和资料,对大亚湾生态监控区近4a长时间尺度的浮游植物群落年际变化进行分析,通过物种组成、丰度变化、优势类群演替、群落结构及赤潮灾害事件来反映生境的退化,探讨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及趋势。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由暖水种占绝对优势转变为广温广布种占主导地位。种类与丰度呈逐年下降的态势,浮游植物丰度的分布保持西高东低,近岸高于远岸的特征,浮游植物的高丰度与营养盐丰富及温排水有关。终年以硅藻为优势种群,优势种演替具有明显的季节与年际变化,细长翼根管藻(Rhizosolenia alataf.gracillima)是春季稳定的优势种,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ma)是夏季稳定的优势种,春末甲藻的优势度增加明显。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均匀度呈逐年上升态势。浮游植物的异常增殖及过度集中导致多样性较低,种间比例不均匀,群落结构单一。赤潮季节性发生频繁,发生频率及引发种类呈上升趋势,海洋环境脆弱。  相似文献   
60.
北冰洋加拿大海盆南缘的管水母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金标  林茂 《极地研究》2001,13(4):253-263
本文分析了 1 999年夏季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楚科奇海及邻近的北冰洋加拿大海盆南缘海域管水母类的种类组成、丰度和垂直分布。仅在加拿大海盆南缘出现 2种管水母 ,而楚科奇海未发现管水母类。对柔弱五角水母和北极单板水母多营养体期 (无性 )和单营养体期 (有性 )的主要形态特征作了较完整的记述和作图 ,并讨论了它们的形态类型及生态习性。加拿大海盆南缘海域北极单板水母的丰度 (平均 42× 1 0 - 3 个 m3 )大于柔弱五角水母 (2 4× 1 0 - 3 个 m3 )。这 2种管水母均仅出现在水深 1 0 0~ 80 0m ,而且最大丰度也都在 3 0 0— 2 0 0m层 ,即刚好聚集于强盐度跃层中和跃层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