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花海湖泊特征时期的水量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水热平衡模型,在野外考察及分析的基础上恢复了花海湖泊特征时期的古降水量.结果表明:4300aBP左右花海湖泊面积达到最大时,模型恢复的古降水量约为138mm,比现在降水量高112%;由灵敏度分析,在该区运用水热平衡模型计算古降水量时,对降水反应最为敏感的是云量变化,同时对地表反射率、水汽压和表面温度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恢复的古降水量为研究本区土地退化、荒漠化等问题提供了自然背景.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浙闽泥质区近岸海域的15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周边入海河流的7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和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研究了该区的稀土元素分布、Eu和Ce异常、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和上陆壳标准化配分曲线特征等。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与长江、瓯江、闽江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进行对比,以Ce/La和Sm/Nd作为元素对进行FD判别函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并不是单一物源形成,是长江、闽江、瓯江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探究3条河流对浙闽近岸海域影响程度的大小,用物源指数进行判别,结果表明,3条河流对研究区内陆架、外陆架的影响程度都是长江瓯江闽江,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长江源占有明显优势,外陆架表层沉积物物源比内陆架更复杂,3条河流的混合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53.
长江远端三角洲是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以来形成的重要地貌单元,其包含了高分辨率沉积环境与气候变化信息,对该地区现代沉积环境及其影响条件的分析将有助于长时间尺度古记录识别与反演。对研究区海域145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底栖有孔虫化石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底栖有孔虫有52种,以玻璃壳体类型为主,平均含量占底栖有孔虫总量的90.6%,其次为瓷质壳,胶结壳含量最低。进一步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底栖有孔虫可划分为4个组合:组合Ⅰ(Ammonia beccarii vars.-Quinqueloculina spp.)分布在研究区西部近岸浅水区,组合Ⅱ(Bolivina robusta-Bulimina marginata-Hanzawaiaspp.)分布于研究区东南部水深较大处,组合Ⅲ(Elphidium hispidulum-Fursenkoina schreibersiana)呈带状分布于近岸,组合Ⅳ(Elphidium advenum-Ammonia pauciloculata)分布区域位于组合Ⅰ和组合Ⅱ之间。组合Ⅰ可能指示区域水体环境受闽浙沿岸水团影响;组合Ⅱ可能指示区域水体环境受台湾暖流水团影响;组合Ⅲ的分布可能与夏季闽江水与外海水混合发生水体层化有关;组合Ⅳ可能指示区域水体环境受季节性闽浙沿岸水与台湾暖流水团影响。  相似文献   
54.
根据2015年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地质调查船在闽北近岸海域采集的3 500 km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剖面资料,结合所处海域水深35~40 m、长度90.2 m、穿过测线Z3和测线L9地震剖面的交叉处的一口地质岩芯ECS1601的分析,对闽北近岸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进行了精细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闽北近岸海域浅层地震剖面,可以识别出5个地震层序,自上而下分别为SU1(QT0-QT1)、SU2(QT1-QT2)、SU3(QT2-QT3)、SU4(QT3-QT4)、SU5(QT4-QT5);根据沉积特征和测年数据,地质岩芯ECS1601可以划为4个沉积地层单元,从上往下依次命名为DU1、DU3、DU4、DU5(DU5a、DU5b、DU5c)。将两者进行对比发现,SU1对应于DU1,SU3对应于DU3,SU4对应于DU4,SU5对应于DU5。综合分析地震剖面和地质浅钻,建立了闽北近岸海域的年代地层框架和沉积地层演化模式,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5.
贵州煤层气储层具有高应力、低渗透、低孔隙的特点,常规的压裂技术对该地区煤层改造的程度较低,获得的改造体积和降压面积有限。为探索更高效的煤层改造技术,结合常规油气田暂堵转向理论,引入层内暂堵转向压裂技术,从煤层层内裂缝转向机理、转向半径及影响因素和适应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为确保层内暂堵转向压裂能够更大限度的改造煤层,筛选出ZDJ-02暂堵剂,并对暂堵剂粒径、用量、投加工艺以及施工排量进行了优化。最后,在贵州六盘水和毕节地区优选出3口井开展了层内暂堵转向压裂现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6.
粤北下庄铀矿田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庄铀矿田出露的中生代鲁溪岩体、下庄岩体和帽峰岩体、分水坳岩体是南岭地区贵东复式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岩体主量元素显示出富硅、富碱、过铝质-强过铝质等特征,w(K2O)/w(Na2O)〉1,在w(K2O)-w(SiO2)图解中大部分样品落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少部分样品落在钾玄岩系列,表明岩体富碱。铝饱和指数ASI=1.02~1.30,为过铝质-强过铝质岩石系列。w(CaO)/w(Na2O)值为0.07~0.74,表明岩体原岩为变泥质岩和变砂岩,是重熔作用的产物。根据主量、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分析,粤北下庄铀矿田处于后碰撞的构造环境,岩体为后造山花岗岩。在lg[CaO/(Na2O+K2O)]-SiO2图解中样品全部落在伸展区域,也表明岩体形成时粤北地区处于伸展拉张的后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7.
随着工业领域的高速发展,工业废液频繁排入水体,导致被排入的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越来越高.重金属是主要的海洋污染物之一,易被生物体吸收富集,转化为毒性更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再经食物链传递,危害人体健康,而海洋沉积物是进入海水中具有毒性的重金属的主要归宿地.笔者主要讨论了沉积物吸附重金属的沉积物重金属的质量基准和背景值、吸附机理和海域金属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进行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8.
基于RUSLE的卧虎山水库流域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RUSLE模型对卧虎山水库流域土壤侵蚀进行全面评价验证和总结。结果表明: 水库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462 t/(km2·a),该数值与通过水库淤积等资料推算评估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水库流域年均侵蚀量达到2.6×106t,其中高于容许土壤流失量的面积为176 km2,占到流域总面积的31.51%。从不同侵蚀级别来看,占流域面积27.77%的轻度侵蚀,对流域侵蚀总量的贡献率为54.64%; 面积占比3.74%的中度及以上侵蚀,侵蚀量贡献率达到30.94%。 流域内土壤侵蚀空间差异较大,回归分析发现地形因子是导致各子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差异的主要因素;就土地利用类型而言,旱地和农村居民点是流域内的主要侵蚀土地利用类型;流域内土壤侵蚀模数随着坡度增加呈现相应增大趋势,8°~25°坡度段面积比例不仅最大,而且侵蚀量占比最高,是水库流域的主要侵蚀坡度段。  相似文献   
59.
长江河口北槽非均匀泥沙起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长江河口的北槽被开辟为上海港的入海通道,深水航道工程也在此修建,现在长江口的深水航道工程一期工程已经结束,一期工程后的航道治理的效果如何,其主要指标之一是看航道泥沙的落淤的程度,泥沙回淤港池的动力条件很复杂,而多种动力条件引起的泥沙起动也是判断河槽冲淤的重要特性之一.利用一期工程结束后2003年长江河口北槽枯季调查的资料和窦国仁、张瑞瑾、唐存本的泥沙起动公式,计算长江河口北槽的泥沙起动流速,并对结果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得到深水航道所在的北槽底部泥沙的流速远大于该地泥沙的起动流速,故河槽将进一步加深,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0.
发生沟蚀(切沟)的地貌临界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刚  伍永秋 《山地学报》2005,23(5):565-570
沟蚀研究是土壤侵蚀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地貌临界理论作为地貌学中的重要理论在沟蚀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从临界理论在沟蚀研究中的发展过程人手,介绍了国外现有沟蚀临界理论模型研究的主要成果,并指出现有模型的不足,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临界模型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