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48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83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夹白山一带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区早石炭世经历了中天山古陆北缘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沟弧盆体系演化的全过程.阿齐山-雅满苏岛弧带于维宪期发育在广宽陆棚海之上.岛弧为大型背形结构,雅满苏断裂带为火山喷发的主要通道,弧前盆地生成于弧沟间隙部位.晚石炭世早期,弧后区发生扩张作用而塌陷形成向形的边缘盆地.晚石炭世末,北侧康古尔洋区以弧弧对接方式关闭,弧区伴有深成花岗岩浆侵位.早二叠世早期进入松弛阶段,在弧间及弧后南缘产生上叠断陷盆地.晚二叠世右旋走滑变动席卷全区,最后大型造山带与地块之间发生块体右旋滑移错位,由此奠定了现今的盆山构造格局初貌.  相似文献   
52.
基于空间信息网格(SIG)的矿产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GIS的普及和深化,空间信息的大数据量、高复杂性和难共享的问题对其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空间信息网格(Spatial Information Grid,SIG)作为创新性的网络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体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在给出SIG基本定义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基于SIG的矿产资源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3.
新疆西天山达巴特铜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通过对西天山地区比较典型的达巴特斑岩铜钼矿床矿石中辉钼矿Re-Os的直接定年研究,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和其他年代学资料,探讨了西天山赛里木和博罗科努地区斑岩铜多金属成矿带的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成矿机制。结果显示达巴特矿床中辉钼矿Re-Os年龄为301±20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于晚石炭世。矿床形成于别珍套—科古琴石炭纪岛弧带,成岩成矿与石炭纪巴音沟洋壳向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可能的成矿机制是由于洋壳向南对赛里木隆起带陆壳基底的俯冲,岛弧基底断裂系向北逆冲,导致一系列与斑岩矿床有关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区域深大断裂为岩浆的上侵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4.
利用架设在珠峰北坡4475m高度处的一套开路涡动协方差测量系统,对曲宗地区的大气状况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近地层气象要素、辐射平衡各分量和能量平衡各分量在高原雨季前(5月),雨季中(7月)和雨季后(11月)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发现曲宗地区气温和相对湿度日平均变化均呈单峰单谷型特征,气压则呈双峰双谷型特征,风速日变化为单峰型特征,风速一般在午后突然增大.伴随着雨季的爆发,曲宗地区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增大,气压升高,风速减小.主导风向由东北风转换成西南风.雨季前后,辐射平衡各分量及能量平衡各分量均具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5.
利用TRMM/TMI资料反演青藏高原中部土壤湿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辐射传输理论提出的地表微波辐射极化指数PI的定义,分别指出了PI对土壤湿度、地面粗糙度、植被层和大气层的影响。用热带降水测量(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卫星上携带的微波辐射仪(TMI—TRMM Microwave Imager)的1B11的6年亮温数据,统计得到青藏高原中部地区PI值月平均分布。并用归一化距平,反演得到了该区域年、季以及干湿季土壤湿度变化的空间图像。结果表明,PI距平分布图可以很好地表征土壤湿度的变化,从而为大尺度评估高原土壤湿度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在同一时间段内,在已知区域平均PI值与平均土壤湿度的条件下,用归一化距平的方法可以定量反演该区域的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56.
使用MODIS陆地产品LST和NDVI监测中国中、西部干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AQUA-MODIS卫星资料反演的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应用植被温度混合状态指数VTCI方法,遥感监测干旱的空间分布状况。同时结合该地区有代表性的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与VTCI指数进行相关分析,来验证此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VTCI指数不仅与当月的降水量,也与其前期2至6个月的累积降水量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显示VTCI方法不仅是较为有效的近实时大范围干旱监测方法,对于干旱的缓慢发展过程也有一定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7.
文章对新疆西天山特克斯县菁布拉克基性杂岩体中辉石闪长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定年研究,获得了(434.4±6.2)Ma的和谐年龄,该结果表明菁布拉克岩体的侵位时间为早志留世。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所揭示的形成环境信息和最新的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菁布拉克岩体的形成与早志留世到早石炭世发生的南天山洋向北与中天山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岩浆显现出的岛弧岩浆特点可能是由于洋壳向亏损地幔的俯冲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8.
湍流强度定理和湍流发展的宏观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湍流是普遍存在而至今仍未被充分理解的自然现象. 简单回顾了湍流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指出以不同层次利用和不同方法探讨湍流特征和机制的必要性. 为此利用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将Reynolds湍流和Bénard湍流统一地表述在动量湍流输送定理和湍流强度定理中. 证明了流体湍流发展的宏观原因是速度剪切效应和温度剪切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速度剪切效应和温度剪切效应也是湍流场相空间轨线不断拉伸和折叠的宏观原因. 并以大气实验资料证明, 湍流强度唯象系数不仅是速度剪切的函数, 还是温度剪切, 即大气热力层结稳定度的函数. 从而以实验事实证明了湍流强度定理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59.
新疆西天山阿希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关于矿床地质特征和流体成矿作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补充开展了热液成矿期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方解石和重晶石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法和冷冻法测温,并对石英样品进行了气相色谱测量,对石英流体包裹体中的稀土和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矿床具有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特点,成矿流体总体上盐度很低,多数都集中于0.53~1.57wt%NaCl。成矿流体的主要成分为H_2O、CO_2和CH_4。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与容矿围岩具有继承性,流体中Cu、Ni、Co、Mo、Zn、Pb、V、Sb和Li等的含量较高,可能说明了Cu、Zn、Co、Ni、Bi和Ba等元素在水岩反应过程中更容易进入流体当中。石英流体包裹体中∑REE为13825×10~(-12)~149935×10~(-12),LREE/HREE为2.63~50.83,δEu为0.70~0.91,表现为Eu的弱亏损。成矿流体的REE配分型式与火山岩具有相同的Eu亏损和右倾配分曲线,表明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可能继承了早期火山岩的REE特征;但成矿流体的LREE/HREE值比火山岩大,前者的REE配分曲线比后者更加右陡倾斜,这可能与后期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入引起的成矿流体物质组分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0.
北山—南戈壁海西—印支造山带内发现位移至少120km—180km的侏罗纪逆冲推覆体。推覆体走向E—W,长1200km以上,将中元古界白云灰岩推覆在新元古界至下—中侏罗统岩层之上。据断层面上的擦痕、沟槽、纤维线理、近断层拖褶曲、褶皱倒向和上盘叠瓦断层等运动学标志表明,西部北山地区上盘向北运动,而东部南戈壁地区相对于东侧向南运动。推测两大推覆断层带(北山推覆体和南戈壁推覆体)被一大型撕裂断层(弱水断层)所分割。主冲断层后期变形为一系列E—W背形和向形构造,侵蚀作用使这些推覆体分割成许多位于主断层向形构造部位的飞来峰。推覆事件之后,因伸展事件形成的亚干变质核部杂岩,其Ar40_Ar39坪年龄为155.1±10Ma,Rb—Sr等时年龄为153±6.2Ma。推覆体形成于中侏罗世晚期(远晚于本区以前报导的大洋闭合时代),本文作为陆内变形期。侏罗纪特提斯海的闭合或特提斯碰撞前,亚洲南部活动大陆边缘后侧的岛弧后撤变形或蒙古—鄂霍茨克大洋的闭合可能与此陆内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