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311篇
海洋学   88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01.
运用高分遥感技术圈定西昆仑黑恰铁多金属矿化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在西昆仑地区圈定黑恰铁多金属矿化带,主要运用高分遥感解译和矿化遥感异常信息增强与提取技术,配合适量的野外调查验证及采样测试工作,建立遥感综合找矿模型,为后续区域地质矿产工作规划部署和矿产勘查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在黑恰一带圈定了1条找矿潜力巨大的含铜铅锌的菱铁-赤铁矿化带,延伸长度约60 km,宽度200~500 m。矿化带内含多个铁多金属矿化体。矿化体位于温泉沟群d段偏顶部碎屑岩向碳酸盐岩的过渡部位,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一般为40°~50°∠68°~81°,与区域地层产状一致。单矿化体长度数百~9 500余m,地表出露厚度2~50 m,一般厚约15 m。地表矿石矿物以赤铁矿和褐铁矿为主,次为镜铁矿,含少量菱铁矿。铁矿化体顶板碎裂化的碳酸盐岩中普遍见Pb-Zn-Cu矿化,部分铁矿化体上部也可见Pb-Zn(少量Cu)矿化。高分遥感技术在西昆仑地区矿产地质综合调查中作用显著,可为实现找矿工作的快速突破创造条件,并为高分遥感技术在相同或类似地区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502.
对Geosat高度计ERMT2CDRs共2.3a的海面高度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区域为西北太平洋10°~45°N、120°~160°E,包括整个黑潮流系,时间段为1986年11月至1989年3月.经过数据筛选、地球物理、环境因子校正及轨道误差较正后,用客观分析方法得到时空均匀的50个时间序列的海面高度异常场。Geosat高度计的海面高度异常与验潮站实测水位高度符合较好,这证明处理结果是可信的。海面高度异常值均方场表示黑潮变异的能量分布,它与黑潮的弯曲及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503.
大红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大红山矿床的成因,过去主要有变质热液富化的火山矿床,火山喷发(喷气)-沉积变质矿床,受变质火山喷气——沉积矿床等观点。本文研究表明,矿床为火山喷流热水沉积-变质-改造成因。成矿作用演化经历了火山喷流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及后期改造三大成矿阶段。盖层中矿脉可作为基底隐伏矿床的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504.
川西呷村超大黑矿型矿床成矿流体烯土元素组成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别风雷  李胜荣 《岩石学报》2000,16(4):575-580
本文用ICP-MS首次测定了呷村银多金属黑矿型矿床矿石流体包裹体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研究表明,主成矿期流体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轻稀土富集,Eu具明显正异常,通过初步对比,本区主成矿期流体与东太平洋脊、大西洋脊等现代高温酸性地热系统热液具有相似的稀土模式,反映了它们物化条件的相似性;但前者∑PEE高于后者,且两者Eu/Eu^*值不同,经过分析,本区成矿流体Eu正异常主要为T、pH、fo2控制,另外,围  相似文献   
505.
李一帆  黄颖 《江苏地质》2005,29(3):168-170
黑岚沟金矿7号脉赋存于黑云母花岗岩混合带中,全长800多m,矿脉呈雁行状排列。根据该矿脉的地质特征和开采条件,利用短木桩、锚杆、小型永久矿柱进行支护,改进了原采矿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06.
甘肃黑石山早古生代埃达克质岩的发现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笔者近期在甘肃黑石山地区早古生代火成岩的研究中发现了埃达克质岩,埃达克质岩的岩石类型为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癍岩,侵入于北祁连东段的白银陆缘弧火山岩中。岩石具高Sr低Y,Sr/Y>40;富钠贫钾(Na2O/K2O>2), 富SiO,但含量变化不大;富集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La/Yb>20,无Eu负异常或轻微正异常(δEu=1.0-1.19)。与典型的俯冲板块熔融的埃达克岩比较,黑石山埃达克质岩具有更高的SiO2含量和更低的MgO、Mg#(-46)、Cr(均11.6μg/g)、Ni(均 6.52μg/g),未显示出初始埃达克质熔体与地幔橄榄岩明显的交代过程,因而不大可能由俯冲板块直接熔融形成的;与中国东部燕山期高钾钙碱性埃达克岩相比,具有较高的Na2O(Na2O>4.0%;Na2O/K2O=1.97-2.59),但类似Cordilera Blanca岩基的(非板片熔融成因的埃达克质岩),推测形成于加厚的陆缘弧中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黑石山埃达克质岩的发现表明, 在早古生代晚期,北祁连东段经历了洋盆闭合、板块碰撞、陆缘弧地壳加厚、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及下地壳再造作用的构造演化过程。同时指出,在本区寻找与埃达克质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可能是一个新的有希望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07.
黑英山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拜城坳陷的北缘,是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有利区域。野外地质调查结合遥感图像解译分析,揭示出本区既发育有EW走向的褶皱构造和逆冲断层,同时也发现了EW走向的正断层和半地堑构造;根据区域地层对比和不整合面的发育,确定逆冲断层和褶皱形成于新近纪末至第四纪早期,EW正断层和半地堑构造形成于中更新世之后,进而复原了黑英山地区晚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推测本区新近纪至第四纪早期属于NS向的挤压构造环境,晚更新世至今出现局部拉张环境。结合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认为黑英山北单斜带隆起区为成矿的有利区域,为目前找矿的首选地段。  相似文献   
508.
蔡从定 《云南地质》2006,25(4):387-388
随着大红山铜矿矿山基建和生产采切工程施工,矿床范围内揭露出大量断层构造,将矿体切错成块体:走向上将矿体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地质块段;倾向上成阶梯状排列,形成堑、垒式构造,破坏了层状矿体的完整性,对矿床开采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09.
510.
黑岱沟露天煤矿6号复煤层位于太原组,是区内开采的主要煤层,煤层总厚度为18.07~41.12m,平均厚度为28.88m.结构复杂.自上而下划分为6个分层。由于成煤时期沼泽环境的变化,使各分煤层煤质在垂向上有差异。通过对6号复煤层各分煤层的煤质特征分析,得出6号煤各分层的宏观煤岩成分以暗煤及丝炭为主,亮煤次之;显微组分含量以惰质组为主.含量为41.6%~65.6%,平均含量达57.6%;镜质组含量较低,平均为35.9%;灰分产率6Ⅳ最低.为低中灰煤,6Ⅱ灰分产率最大,最高达49.8%,是该区典型的高灰煤。各煤分层的水分及硫分变化不大,属特低硫-低硫低变质阶段的长焰煤(41)、不粘煤(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