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6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136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712篇
地质学   864篇
海洋学   19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45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山东小清河流域湖泊的环境变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清河流域为西起济南,东至渤海湾,南缘泰鲁沂山地北麓,北界黄河之间的区域。在史前及历史时期,小清河流域湖泊广布,在地层沉积记录和古文献记载中均得以证明。这些湖泊形成于早全新世,在中全新世达到鼎盛,晚全新世以来湖泊逐渐衰退与消亡,如原来存在的鹊山湖、浒山湖、清水泊等湖泊,这在古文献中也多有记载,现已在平原上消失。本文着重对麻大湖、锦秋湖、白云湖等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探讨。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地层剖面分析、地名考证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小清河流域的湖泊消失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认为在气候变干的大背景下,湖泊消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黄河泛滥所造成的小清河流域的泥沙淤积;二是疏浚河道、围湖造田、过渡利用水资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本区湖泊的形成与消亡,对恢复古环境、探讨其演变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河南西峡盆地上白垩统马家村组沉积厚度巨大,达1 960 m,由辫状河沉积、曲流河沉积和湖泊沉积组成。在河流与湖泊沉积中,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共6种类型,分别为Skolithos linearis、Cylindricumichnosp、Palaeophycus tubularis“J”形潜穴、垂直分枝潜穴和垂直螺旋潜穴。从形态分析,大多数为居住迹,按照遗迹化石产出岩层的岩性、扰动特征和残留遗迹等总体特征,将所发现的遗迹化石层划分为两类遗迹组构,即软底组构和僵底组构。前者主要发育在纹层状极细砂岩和粉砂岩中,潜穴密度大,属种单一,包括Skolithos组构和Palaeophycus组构;后者主要发育在厚层泥岩中,潜穴密度较大,类型稍多,包括由Cylindricum ichnosp、垂直分枝潜穴J形潜穴和垂直螺旋潜穴所组成的遗迹组构。与报道过的其他地区陆相遗迹化石的对比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沉积中的组构特征在白垩纪有明显变化,而浅湖沉积中的遗迹组构表明造迹生物的扰动能力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63.
湖泊是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的地理单元,湖泊消长与响应机制研究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9—2018年Landsat、气象、水文和农业种植面积等多种数据,在ArcGIS平台中利用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及目视修正方法提取了乌兰布和沙漠东南缘湖泊群空间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主要驱动因子与湖泊消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8年乌兰布和沙漠东南缘大湖泊(面积大于100 hm2)在面积上占优势,小湖泊(面积小于100 hm2)在数量占优势。趋势分析表明大湖泊面积和数量呈显著性减少趋势(相关系数分别为R=0.624 > R18,0.01=0.561和R=0.648 > R18,0.01=0.561);小湖泊减少趋势不显著。在空间分布格局上,研究区中部是大湖泊稳定分布区,大湖泊数量11~23个,面积2 208~4 581 hm2。研究区湖泊消长主要受到年实际引黄水量、农田面积和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其中,实际引黄(河)水量影响所有湖泊(P≤0.01),而农田面积和地下水埋深分别对大湖泊(P≤0.01)和小湖泊(P≤0.05)影响显著。用这3个因子分别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在大、小湖泊面积和数量预测方面,精度分别达到75.7%和60.5%以上。  相似文献   
64.
可可西里苟仁错湖泊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湖泊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比值,有效地揭示了湖泊沉积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程度.已成为反映古气候波动的有效指标。根据可可西里苟仁错湖泊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CIA,ICV等元素比值的结果,揭示该地区1400AD以来化学风化作用十分微弱,因此湖泊沉积物元素组成,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研究表明1400AD以来该地区气候经历多次冷暖波动,且呈干旱化的趋势,1420AD左右进入小冰期,其中1480~1520AD最为寒冷,1900AD后干旱化加剧。  相似文献   
65.
2008年的一场大雪,让湖南的煤炭供应与工业需求,又一次短兵相接.这一次,煤炭供应又是问题连连.失败的代价是:冰灾期间,湖南几家电厂向贵州预订了160万吨煤,但直到3个季度后的9月份,才到货4万吨.  相似文献   
66.
第24次南极科考队之内陆考察队是一支满怀激情、忠诚无畏的内陆“梦之队”,它将亮剑南极冰盖之颠,打破南极冰穹“不可接近之极”的神话。这支神话般的“梦之队”更有着远大的抱负、精湛的技艺、无畏的态度,他们将完成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之内陆考察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梦之队”的神话。  相似文献   
67.
登顶冰穹A     
北京时间2008年1月10日凌晨,我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已行进至距中山站1172千米处,离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Dome—A只剩115千米,此处海拔3910米,已经进入南极内陆Dome-A核心区域。此时,考察队员以及车辆已经出现了高原反映。  相似文献   
68.
秦昭 《地图》2009,(1):96-103
刺目的阳光下,群山在眼底一览见余,这里就是阿尔卑斯山脉的心脏地区。雪峰林立,沟壑纵横,一条条冰川冰雪巨蟒在海拔上驰骋;海拔两千米以下,可见到一片片绿色的高山牧场,蓝包的高山湖泊点缀在其中,想必那湖畔草地上一定是野花绚烂、牛羊成群;  相似文献   
69.
1916年的夏天十分难熬——空气中的热浪已到了灼人的程度,随热浪一起蔓延的还有脊髓灰质炎。每天,数以千计的人从内陆城市乘坐火车到新泽西海岸。  相似文献   
70.
《地图》2009,(2):12-13
西藏,人类最后的秘境,它以极致、原始、圣洁的美景,震撼着每一颗到过这片土地的心灵。在西藏,几乎所有的雪山、湖泊都是有生命的神灵,雪山、圣湖代表的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地。这些点缀在高山、峡谷间的或大或小的高原湖泊,不仅使这雄浑、壮丽、神奇的高原风景显得更加灵秀,也让仰望西藏的人们心里都充满恬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