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质学   69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对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辽宁北部法库地区东小陵岩体、前旧门岩体、胡家屯岩体及柏家沟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以及Lu-Hf同位素研究,以此制约古亚洲洋东段演化过程。岩相学特征表明,本文所研究岩体主要为花岗质岩石,普遍遭受了后期的动力变质作用改造。锆石测年结果显示,东小陵岩体及前旧门岩体形成于中二叠世(264.6±5.9Ma、262.8±3.5Ma),胡家屯岩体及柏家沟岩体分别形成于晚二叠世(257.7±3.1Ma)及早三叠世(248.2±1.5Ma)。岩石地球化学表明,东小陵岩体及胡家屯岩体皆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前旧门岩体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高分异I型花岗岩,形成于火山弧环境;柏家沟岩体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性I型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造山环境。研究区花岗质岩体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和轻稀土元素(LREEs),并且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和重稀土元素(HREEs),结合Lu-Hf同位素特征,认为其原始岩浆应受到了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的影响。综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在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期间,研究区经历了古亚洲板块的俯冲、闭合过程。  相似文献   
62.
北票-义县地区义县组珍稀化石层位对比及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票-义县地区义县组以火山-沉积地层为主体,具有4个火山活动亚旋回,生物化石主要形成于第一、第二、第四亚旋回期间,构成了3个产出层位.以中华龙鸟、孔子鸟、辽宁古果为代表的珍稀化石组合产在义县组二段中,形成于125~127Ma期间.枕状熔岩、淬火岩等特殊岩石的出现和高频层序地层研究表明,北票、义县地区的含珍稀化石沉积层(义县组二段)都处于相对较深的湖盆沉积环境,表现为湖扩展体系域沉积,两地含珍稀化石沉积地层层位基本相当.义县组形成于135~120Ma期间,属于早白垩世.多方面证据表明侏罗系-白垩系界限应当置于义县组底界.  相似文献   
63.
辽宁西部义县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义县组是一套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以其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包括珍稀鸟类等)化石闻名于世,长期以来,人们对义县组的地层层序、化石层位、地层厚度以及地质时代均有不同认识,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填图,笔分析了义县组的火山作用和火山活动规律,认为义县组主要由下部基性一中基性火山喷发-沉积旋回和上部酸性、偏碱性火山活动旋回组成,并对义县组进行了分段,发现了义县组的一系列火山机构,恢复了当时的古地貌和古地理特征;指出义县组的各化石层位分别处于同时期的两大古湖泊的不同部位,可以大致相互对比,论述了义县组的基底、盆地性质和地层厚度,义县组的时代有可能是早白垩世,义县组的底界可能是辽西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的界限。  相似文献   
64.
吉黑东部闹枝沟岩体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北,为老黑山-珲春晚三叠-早侏罗世构造花岗岩带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产物,其内存在的包体及脉岩保留着岩浆混合作用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65.
通过1:5万地质填图工作,将叶柏寿隆起区的早前寒武纪建平群变质岩进行了解体。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区内基底岩系主要由晚太古代TTG和CA质侵入杂岩及少量表壳岩,早元古代变质火山-沉积岩组成。阳老的表壳岩呈捕掳体状分布在TTG,CA质侵入杂岩中,CA持杂岩侵入TTG质杂岩中。  相似文献   
66.
大兴安岭火山岩带中南部乌拉盖地区新发现的球状岩石除因其漂亮的构造被人们关注外,其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定年对于探讨东北地区大兴安岭演化历史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对内蒙古乌拉盖球状岩及其主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特征等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其源区性质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乌拉盖球状岩及其主岩具有富硅(SiO2=75.35%~76.21%)、富碱(K2O+Na2O=7.30%~7.45%)和低铝(Al2O3=9.82%~11.30%)、镁值(Mg#=4.52~14.47)、铬(Cr=14.5×10-6~22.5×10-6)、镍(Ni=1.84×10-6~3.97×10-6),指示其物质来源于地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具后造山火山岩特征: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Nb、Ta、Zr、HREE等高场强元素明显富集,N-MORB标准化图解中Nb负异常不明显,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REE/HREE=5.21~6.70.初始87Sr/86Sr(0.705 9~0.713 7)高于现代大洋MORB(0.702 29~0.703 34),也显示壳源特征;143Nd/144Nd(0.512 456~0.512 528)则低于现代大洋MORB(0.512 99~0.513 30),εNd值为+4.8~+6.2,又表现亏损地幔的信息.研究认为,乌拉盖球状岩及其主岩岩浆来源于下地壳,且有亏损地幔物质的参与.Sr、Ba、Eu亏损强烈,反映了明显分离结晶作用的存在,岩石形成于板内稳定的构造环境;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图解又表现出后造山A型花岗岩特征.年代学研究显示,球状岩没有得到很好的年代学数据,其可能具低温富流体的特征、新生结晶锆石偏少,大量的捕获锆石或其他难容矿物可能为球状岩球粒的生长提供物质基础;球状岩主岩文象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成岩年龄为142.2±2.7 Ma,侵入球状岩的辉绿岩脉年龄平均为140.5 Ma,主岩的围岩正长斑岩获得锆石LA-ICP-MS U-Pb成岩年龄为349.5±3.4 Ma,综合判断球状岩的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141 Ma).综合研究表明,乌拉盖地区球状岩石及其主岩形成机制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晚期岩浆活动有关,主要受控于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造山伸展体制下的构造背景,是大兴安岭大规模区域伸展作用、岩浆底侵的产物.   相似文献   
67.
新开岭-科洛杂岩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嫩江-黑河构造带中,其变形规律与成因一直是制约东北地区乃至邻区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据详尽的野外调查,系统分析了岩石宏观糜棱面理、矿物拉伸线理、“A”型褶皱、不对称褶皱、眼球状旋转构造和显微书斜式、眼球状旋转等构造样式.构造解析及运动学分析反映杂岩带两侧整体分别向NW及SE向的伸展滑脱特征;杂岩带内黑云斜长片麻岩及侵入糜棱岩中的闪长玢岩锆石U-Pb(LA-ICP-MS)定年及区域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其韧性变形变质作用时代为中侏罗世(167 Ma),变质峰期时限为170~163 Ma,中侏罗世晚期(163 Ma)暴露于地表.新开岭-科洛杂岩具上盘盖层、拆离韧性剪切带及下盘核杂岩3层式结构特征.核内为大面积分布的花岗岩类,地层时代远比核外地层偏新,并无“古老”的变质岩;拆离韧性剪切带变形温度约400~500℃,其变质强度达绿片岩相,后期发生明显退变质作用.新开岭-科洛岩浆核杂岩主要是在岩浆底侵、花岗岩岩体强力侵位引起地壳隆升的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   相似文献   
68.
一、地质背景及找矿潜力分析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位于兴一蒙海西期造山带的东端。该区早古生代的演化受制于兴一蒙洋向东偏北消减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之下,火山弧呈近北西向;晚古生代的演化受制于兴—蒙洋向北西消减于克鲁伦一额尔古纳地块之下,构造线为北东走向。多宝山地区的金属金是多来源的,主要矿源层是中奥陶世弧火山岩,次要矿源层是早泥盆世裂谷火山岩。  相似文献   
69.
近十几年来,辽宁西部及毗邻的内蒙古道虎沟地区下自海房沟组上至孙家湾组中发现了大量的龙鸟等珍稀动、植物化石.这些珍稀化石被分散描述和报道于国内外的各种期刊、文集及专著中,查找起来多有不便,而且有很多珍稀化石的具体产出层位模糊不清,不便于对比研究.为使有关从事科研、教学、科普工作者及广大动、植物化石爱好者对该地区的珍稀化石属种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作者在对部分化石产出层位进行了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整理出己报道的珍稀化石属种名单,并按自然分类系统排列,每个属种后面附有拉丁学名、产地、时代及层位.  相似文献   
70.
辽西中、新生代地质作用对区域土地资源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新生代地质作用对辽西地区土地资源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其一,地质作用决定了土地资源自然状况:构造岩浆活动、区域造山动力等地质作用决定了区域地貌特征及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风化作用、河流地质作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层结构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等土地资源的物质特征.其二,地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地资源的演化趋势:风、流水、重力等地质作用一直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改变着土地资源状况——在人类活动的参与下这种改变正愈演愈烈,如荒漠化、山体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正确认识并科学分析这类地区地质作用与土地资源状况的关系,对于合理利用并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