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利用中科院大气所开发并发展的三维对流云模式对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当天影响山东的对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过量催化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自然云与观测事实吻合较好;设计96组催化方案对该个例进行消(减)雨模拟试验、催化试验表明,在模拟云3.5km高度的最大过冷水含量中心引入3600.0g碘化银催化剂,连续催化消(减)雨效果较好(地面降水总量减少97.5%),此次模拟对比分析了模拟自然云与催化云,从微观上探讨了消(减)雨的基本原理,模拟所用催化剂量、催化部位与当天山东人影办的作业实际基本一致,对指导实际作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2.
根据现场大风浪条件下的实测资料,粉质土海岸水体中的含沙量沿垂向具有上部均匀、近底突增的分布特点,即呈L型分布特征。利用黄河三角洲粉质土作为试验底床开展波浪水槽试验研究,揭示了底床粉质土在波浪作用下产生液化情况的水体含沙量沿垂向存在L型分布特征。根据试验现象以及悬沙粒度变化,分析认为底部高含沙层的形成主要受粉质土液化后细颗粒析出的影响,上部水体中悬沙由湍流脉动维持。对粉质土海岸大风天气期间水体含沙量剧烈增加采用波致粉质土液化的观点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63.
分析了新乡市整理、复垦与开发各类利用不充分和未利用土地的类型、区域分布规划,指出了这些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利用方向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充分利用这些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并为编制新乡市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本试验的目的是想制定一种以三连像片独立模型为单元的单航线或多航线的区域网平差的实用方法。三连像片模型完全由透视中心上的射线角直接组成,其特点有:(1)每一像片的三个旋转角元素完全被排除在待定未知量之外;(2)电算直接由像点的量测坐标开始,无需初步的处理;(3)建立起各种系统误差对于射线角余弦影响的一般公式。这些系统误差有大气折光差,透镜畸变差,底片变形,底片不平和内方位元素检定差。这些系统误差又和像点坐标量测误差混在一起无法区分,用现代精密的量测仪器,坐标量测值中的偶然误差可能小于系统误差,这一特点使其不宜去恪守最小二乘法的一般规则,曾就一种设想进行试验,但尚未得出结论。(4)各个三连像片模型按所有相邻模型同名点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条件去附合到已知的地面控制点上。  相似文献   
65.
AVHRR卫星资料在层状云降水区判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文  王以琳  赵玉金 《气象》2004,30(2):3-8
利用美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AVHRR资料 ,分析了新增加的 1 58~ 1 6 4μm近红外 3A通道资料在地面降水区判识中的作用及降水云和非降水云的图像特征。发现通道 1可见光通道反射率与通道 3A近红外通道反射率的差值能够较好地反映地面降水的信息 ,并给出了与地面降水几率的关系。探讨了应用可见光、近红外通道资料综合识别地面降水区的方法 ,实例验证具有较高的判别精度  相似文献   
66.
利用卫星遥感信息解译山东冬小麦产量类型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91~2000年NOAA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和同期山东冬小麦产量资料,分区建立了冬小麦产量与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式,推算出每个像元点的产量,按照划分高中低产田的阈值,将该像元点确定为某一产量类型,在GIS的支持下,形成了山东省冬小麦高、中、低产田分布图,同时,对于中低产田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7.
大田上京矿区“入”字型构造及其控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上京及周边矿区发育有不同性质的“入”字型断裂构造。这些断裂往往表现为张性或张扭性、压性或压扭性,强烈时表现为例转的“拖褶曲”等。压性或压扭性分支断裂带煤层增厚,张性或张扭性则相反。这一规律对指导矿山生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8.
藏南北喜马拉雅拉轨岗日带康马岩体西南侧,奥陶系及其底砾岩覆盖于前奥陶系拉轨岗日群(POL)之上,后者被515~485Ma拉轨岗日构造穹隆带花岗岩侵入,沿不整合面又被泛非运动最晚期的基性脉岩侵入。奥陶系与前奥陶系的接触关系为伸展不整合,与喜马拉雅甚至冈底斯带有关剖面完全可以对比。这一不整合面即是冈瓦纳大陆北缘统一变质基底和沉积盖层的分界;冈瓦纳大陆统一变质基底的形成始于震旦纪末的“泛非运动”,其终止时间在喜屿拉雅及以北地区可以延续至寒武纪—奥陶纪之交。表现为区域上不断的伸展—拉张—裂解的构造环境。由此可以认为伸展构造亦是控制统一变质基底与沉积盖层的形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9.
江苏东海大陆钻址区层析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鲁大别造山带是出露榴辉岩典型的超高压变质带,大陆科学钻选择东海县榴辉岩大片覆盖区作为址区,对揭示碰撞造山和后期变形及折返等动力学过程有重要意义。但该地区缺少深部地质资料和数据,层析成像作为深部速度扰动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作为这个地区的深部探测的先导工作。以钻址为中心布置了N340W和N70E的十字测线。层析反演结果第3层与重力异常变化一致,和Moho面变化有关,高速体和高重力都在中心出现,而郯庐断裂和嘉山-响水断裂均为高低速体变化的界线。NS剖面垂直于构造走向可分为三个部分,可能分别代表扬子板块、苏鲁地体和华北板块及它们之间界线的特征。南部断裂产状较陡,在其北侧隐约有不连续倾斜的高速体,北部断裂的产状比较一致的北倾,受郯庐断裂控制明显。200km深度以上的高速体与低速体发生突变的地带,分别处于30km、80km、130km的深度上,相当于Moho面、岩石圈、软流圈的大致深度。这种格局反映了苏鲁地区在断裂控制下岩石圈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70.
王俊  陈文选  刘文 《气象》1998,24(6):22-25
计算了山东省不同天气系统、不同时间云中和晴空中的湍流扩散系数,主要结果为:云中3~4km高度层间的扩散系数主要在20~70m2s-1间,晴空小于30m2s-1;云中扩散系数的平均值一般随高度增加而增大,冬、夏半年各高度层上的K值相关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