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2篇
  免费   2133篇
  国内免费   2479篇
测绘学   1224篇
大气科学   1672篇
地球物理   1137篇
地质学   7072篇
海洋学   1083篇
天文学   347篇
综合类   954篇
自然地理   2605篇
  2024年   162篇
  2023年   618篇
  2022年   799篇
  2021年   881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748篇
  2018年   522篇
  2017年   572篇
  2016年   532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718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555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361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2篇
  1954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用北太平洋(含赤道太平洋区)1949~1979年的COADS资料,通过矢量EOF分解得到北太平洋异常风场的分布型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分析表明,EOF1~5场与大气活动中心、海洋相互作用有联系,具有明显的天气学意义。此外,还讨论了EOF异常风场间的转换及其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62.
63.
朝鲜南海内陆架晚第四纪沉积演化S.ChulPark等朝鲜南海大陆架为一巨厚的陆源碎屑沉积物堆积的地区.其中心陆架在深海和底部特征的基础上可被分为窄的内陆架和宽的中部陆架,内陆架区(深<5sm)是晚第四纪沉积的沉积中心,沉积物主要来自部分河流.大量来自...  相似文献   
64.
华南三水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古纬度漂移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依据三水盆地古地磁数据所反映的华南地块的古纬度漂移讨论南海的演化模式。结果认为,华南在南海的形成演化中居主导地位,南海基本上是晚白垩世至中新世期间通过华南的南漂及其后的北向回漂过程中,华南大陆南部的拉张、断裂、解体并自东向西扩展的方式形成的,而南海中散布的微大陆碎块则是在华南回漂时被滞留下来的。演化过程中,其周缘菲律宾岛弧自南向北漂,直到上新世后才构成南海的东界;印支地块则仅起转换边界作用;加里曼丹则基本土没有明显的漂移。  相似文献   
65.
林建国  吕玉麟 《海洋学报》1992,14(4):105-111
本文研究浅水孤立波行经非平坦底面的演化问题.将变底问题的Boussinesq方程进行改写后,直接应用三次样条理论离散,建立了一种简单且稳定的差分格式,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多种数值模拟,对孤立波爬越过斜台阶后的分裂现象的数值结果与文献〔1—3〕的结果十分吻合,说明本文方法的可靠性.除此之外,本文对孤立波越过楔形以及孤立波形凸突底面的情况进行了多种参数的计算,显示出主波后逐渐衰弱的二次波列现象.  相似文献   
66.
Phillips (1966)指出,Brunt-V?is?l? 频率的分布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动力学特征之一。它是研究海水内部运动的一个重要参数,特别是关于海洋内波的研究。Brunt-V?is?l? 频率又称静态稳定性频率,更确切地应称作浮力频率,因为它与分层流体中作绝热移动的流体元的浮力变化相联系。Brunt-V?is?l? 频率(以下缩写成B. V. f.) 记作N。 根据B. V. f. 分布特征研究海水结构及动力学特性的论述颇多,但绝大多数侧重于深海大洋的研究,且时常将其上层撇开,从而可求得一个比较简单的解析式,这显然是由于海洋上层较其下层复杂的缘故。对于浅海陆架的情形,研究得比较少。前田明夫(1974)曾根据日本近岸(5公里以内)三个观测站上1-3天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日本近海上层海洋短周期海水温度起伏的动力学特性。本文试图对我国东海陆架浅海B.V.f.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7.
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时空实体复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平舰  张杰 《海洋科学进展》2004,22(Z1):227-230
提出时空实体的概念,将一个实体的时空演变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时空目标,综合面向对象方法和关系模型的优点,拓展传统的面向对象的时空建模思路,建立面向对象的时空实体复合模型.模型采用链表结构,并建立时态关系表,支持对实体的演变历史检索,可实现灵活的关联分析,并能兼顾个体和位置的时空变化,具有较好的时空分析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68.
对取自冲绳海槽北段的6个沉积岩心进行了CaCO3含量、粒度和铀系同位素分析,结合氧同位素数据和海槽其他钻孔的相应结果,探讨了冲绳海槽北部晚第四纪以来CaCO3含量的垂向与横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北段沉积总体上表现为全新世CaCO3含量高、晚更新世CaCO3含量低的“大西洋型”碳酸盐演化特征,但冲绳海槽北段和中部的碳酸盐演化特征并不一致,海槽内西坡、槽底和东坡的不同部位其演化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碳酸盐含量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度特征密切相关,晚第四纪冲绳海槽碳酸盐演化的时空差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9.
莺歌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莺歌海盆地位于印支半岛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交接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使其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焦点。从区域动力学演化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影响莺歌海盆地发育的印支地块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主要受印支半岛早期的逃逸挤出构造和晚期的挤压-伸展构造系统影响(或控制),在此动力学驱动机制下,莺歌海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即左旋走滑-伸展裂陷阶段、中下地壳韧性伸展-热沉降阶段和加速沉降阶段。  相似文献   
70.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海洋渔业空间分布研究——以东海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基于海洋渔业多年来生产实践所表明的海洋渔场与海洋水文要素密切相关性,将研究区的遥感融合信息与生产数据进行GIS空间配准,同时建立了诸多要素数据的空间聚类模式,利用该模式提取了水文信息和中心渔场信息相关联的空间分布规律的隐伏信息,由此阐述了实现海洋渔业现代化,应用空间遥感融合信息和GIS支持下指导海洋渔业生产的渔情预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