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70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2011年春季(5-6月)、2009年夏季(8月)、2010年秋季(11-12月)和2009 年冬季(12月一次年1月)4个航次实测的悬浮体质量浓度资料,分析了东海陆架表层水体总悬浮体、有机悬浮体和无机悬浮体质量浓度的季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海陆架表层水体总悬浮体质量浓度冬半年高于夏半年,等值线基本平行于岸线,在浙江沿岸29°N附近有一浑水舌向东南方向延伸,常年存在2个高值中心和2个次高值中心。有机悬浮体质量浓度则为夏半年高于冬半年,存在2个高值中心和2个次高值中心,季节变化显著。无机悬浮体质量浓度分布趋势相似于总悬浮体质量浓度,但整体轮廓线向近岸收缩约0.5°,常年存在2个高值中心和1个次高值中心。有机悬浮体占总悬浮体百分比按季节从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冬季和秋季,其中长江口、杭州湾外近海海域和黑潮区为东海有机悬浮体百分含量高值区。  相似文献   
62.
太湖秋季水体遥感反射比的简单经验估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4年10月现场测量了太湖水体的遥感反射比、后向散射系数以及其他必要参数,实验室测量了水体的悬浮颗粒物质浓度.首先把太湖划分为3个大区,即遥感反射比受湖底影响的区域(影响区)、不受湖底影响的区域(非影响区)以及可能受湖底影响的区域(可能影响区),然后再把太湖分为高混浊、中混浊、低清澈以及高清澈等4类水体类型,分别列出了各种水体区域类型的相关属性数据.在整个太湖区域范围内,建立了后向散射和悬浮颗粒物质浓度的经验回归模型;仅在非影响区内,建立了遥感反射比和后向散射的经验回归模型,并可以利用悬浮颗粒物质浓度直接估测遥感反射比.最后详细分析了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63.
湖泊水质遥感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潘德炉  马荣华 《湖泊科学》2008,20(2):139-144
我国目前约有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3000个,绝大部分属高叶绿素和高悬浮物浓度水体,属于典型的Ⅱ类水体,物质组成多样,水体的光学辐射传输复杂,且有大范围的光学浅水.我国的湖泊水质/水色遥感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借鉴海洋水色遥感的相关理论和经验,还需要解决以下四个关键问题:1)兼顾海洋沿海水质遥感,发展专用的静止卫星湖泊水质遥感器;2)在当前多光谱遥感资料基础上研发高光谱湖泊水质因子提取的遥感定量化模型,提高反演精度;3)深化湖底底质对湖泊水质/水质遥感影响研究,发展湖底水质遥感反射率精确计算模型;4)发展适用于湖泊水体区域性Ⅱ类水体大气校正方法,并集成反演、遥感产品制作、分发等技术,构建湖泊水体水质/水色业务化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64.
中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我国海洋遥感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构建了覆盖海洋水色、海洋动力和海洋监视监测的三大系列海洋卫星,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优势互补的卫星海洋遥感业务化应用体系。本文回顾了我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取得的重要进展,重点介绍了卫星遥感在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海洋灾害监测、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预报与安全保障等方面所构建的典型应用示范系统,以及开展的典型业务化监测应用。最后,文章对我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  相似文献   
65.
河口有色溶解有机物(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的分布是各种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实现河口高动态变化CDOM的监测,遥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由珠江口四个不同季节的航次获得的实测数据,本文构建了一个遥感算法以反演CDOM在400 nm的吸收系数(aCDOM (400))。该算法使用以波段反射率比值Rrs (667)/Rrs (443)和Rrs (748)/Rrs (412)为自变量。将构建的算法应用于2002-2014年的MODIS/Aqua数据,本文计算了珠江口不同季节的aCDOM (400)气候态分布。CDOM的分布主要受珠江径流量和区域水下地形特征的影响。沿着垂直于水深梯度的断面,气候态aCDOM (400)呈指数减少(y=aebx,b<0),但不同季节差异很大。珠江口CDOM主要是河流淡水输运而来。其中,富里酸比例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基于构建的算法、CDOM保守混合方程和径流量,本文由MODIS/Aqua数据进一步估算了2002-2014年夏季和冬季珠江DOC的有效入海浓度和有效入海通量。珠江的有效入海浓度和有效入海通量都与流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在夏季的相关性更明显,R2分别为0.698和0.9657。  相似文献   
66.
基于 Web海洋卫星遥感产品的查询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基于Web海洋卫星遥感产品查询系统的构架、数据库的建立和动态网页的编程作了介绍与分析。该查询系统采用了数据层、业务层、表示层三层体系的组织方式,利用VC++开发的程序,数据层对遥感专题产品自动创建元数据信息库进行管理,业务层和表示层均采用ASP.NET技术。该查询系统已通过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局域网的测试,并对遥感专题产品进行网上实时发布。该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67.
遥感图像分类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对分类过程控制和分类中间数据管理的综合分类方式,通过分类方法应用方式的改进用于提取局部的特定地物。应用多阶段循环分类过程,在一个阶段的分类中控制参与分类的像元范围,在一次分类中混合应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区域生长分类法,以及各种分类后处理技术,目的在于综合应用目视解译、计算机自动分类等各种技术的优点,结合地物的光谱数据,用于局部区域的特定地物信息提取和分类。  相似文献   
68.
潘德元  李小杰  郑继天  叶成明 《探矿工程》2014,41(5):50-52,65
深部流体样品是深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获取深部流体样品的一种方法---U形管采样技术。通过对U形管采样技术原理进行研究分析,设计研制U形管取样器具并进行野外试验,取样深度达到井深500 m,最大流量达到40 L/h,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国外地下水监测用采样设备大致分为4类:取样筒式采样器、惯性式采样器、气体驱动式采样器和潜水电泵式采样器。取样筒式采样器原理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受监测井井径、采样深度影响较小;惯性式采样器外径小,可应用于小口径地下水监测井,采样深度可达到90 m;气体驱动式采样器结构较复杂,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大部分地下水监测井,采样效率较高。潜水电泵式采样器采样效率很高,适应井径较大。  相似文献   
70.
Ultraviolet(UV) radi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arine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however, the existing ocean color satellite sensors seldom contain UV bands. A look-up table of wavelengthintegrated UV irradiance(280–400 nm) on the sea surface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coupled ocean atmosphere radiative transfer(COART)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look-up table,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UV irradiance at middle and low latitudes are inversed by using the satellite-derived atmospheric products from the Aqua satellite,including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at 550 nm, ozone content, liquid water path, and the total precipitable water.The valid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relative difference of the 10 d rolling averaged UV irradiance between the satellite retrieval and field observations is 8.20% at the time of satellite passing and 13.95% for the daily dose of UV. The monthly-averaged UV irradiance and daily dose of UV retrieved by satellite data show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in situ data, with mean relative differences of 6.87% and 8.43%,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satellite inputs is conducted. The liquid water path representing the condition of cloud has the highest effect on the retrieval of the UV irradiance, while ozone and aerosol have relatively lesser eff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total precipitable water is not significant. On the basis of the satellite-derived UV irradiance on the sea surface, a preliminary simple estimation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s effects on the global marine primary productivity is presented, an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ultraviolet radiation has a non-negligible effect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marine primary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