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形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大量浅源地震机制解, 地面地震地质调查、资源卫星影像判读和其它地球物理资料、讨论了我国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形变的区域特征.它具体反映在我国东部地区, 现代构造形变是以剪切破裂为主, 断层活动多为北北东—北东向的右旋走滑性质, 也有与之共轭的北西西—北西向的左旋走滑性质的断层活动.西部地区则以压缩形变为特征, 主要表现在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凸向东北的四重弧形构造带上, 在第一和第四弧形带的东北部以挤压引起的逆断层活动为主, 第二和第三弧形带是在挤压作用下, 由于物质的横向推移而引起的走滑断层活动.此外现代构造形变的区域特征还反映在地壳厚度的分布轮廓上.造成我国及邻区这样一种现代构造形变特征的原因是与周围几个板块运动有密切关系的.   相似文献   
62.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地震学者曾对华北地区大地震的减震作用问题进行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尤其是本文作者建立了“累积频次”和“累积概率”的概念之后,将随机分布的观测数据点变为连续分布的“减震作用场”,实现了大地震减震作用的定量描述,使其研究结果能较好地运用到中长期地震趋势预测与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去。  相似文献   
63.
关于识别发震构造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地震活动是现代地质构造运动之产物,以及对我国及邻区现代构造条件的认识,指出了构造类比中值得关注的7个问题,提出了发震构造识别方法的新建议,其主要结果如下:(1)发震构造宜定义为,"在现代构造条件下,曾发生或可能发生地震的地质构造"。(2)我国及邻区的现代地质构造同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其中,①现代构造应力场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而且从中更新世以来是基本稳定的;②组成我国大陆不同新构造类型的活动地块(构造单元)之间,存在包括地壳和上地幔横向非均匀性的构造格架差异;③大陆内部各活动地块之间,也存在不同的现代构造形变特征;④宜将中更新世的构造形迹作为与地震活动有关的现代构造形迹看待。(3)在进行构造类比时值得关注的问题有:①宜按活动断裂当前所处的发育阶段来评价其潜在地震;②断裂活动时代并非识别发震构造的充分条件,只有符合现代构造条件的粘~滑断裂,才应识别为大地震的发震构造;③只有同现代构造应力场相适应的先存构造,才可能孕育和发生地震;④对于某些单一断层参数与震级关系的统计结果,未考虑各地震构造区之间现代构造条件和断裂发育阶段的差异,则难以用于构造类比;⑤凡有新生代玄武岩(β6)出露的地段,有可能只发生6.5级以下的地震;⑥地震同地表断裂形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尤其仅有断层物质特性分析或测年结果可用时,宜慎重对待为妥;⑦构造类比方法仅适用于识别与先存构造继承性活动有关的发震构造,对于活动地块内部新生或隐伏的发震构造仍无能为力。(4)对于发震构造识别方法的建议是:①以新构造单元为基础划分地震构造区;②按历史重演原则识别曾发生过地震的构造,即凡有较可靠中强以上地震震中、有小地震成丛或呈带分布、或有可信古地震遗迹的地段,均宜识别出符合现代构造条件的发震构造;③根据地震构造区内曾发生过不同震级档地震的构造标志,再按类比原则推断可能的发震构造;④综合评定地震构造区的极限地震,并以此作为区内发震构造最大潜在地震的阀限。  相似文献   
64.
以文献记载资料和大连地震台的观测资料为主要依据,对1916年、1917年和1944年发生在北黄海鸭绿江口附近的3次重要地震参数进行复核确认,复核后的震中位于现代小地震活动相对密集的地段,且与大连台的观测结果更吻合.本文结果为合理识别发震构造和修订地震目录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65.
基于主震和余震属于同一发震构造形成的震源区之原则,提出了历史地震余震参数的复核方法:首先在核实资料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属于余震;考虑主震震源区范围,综合确定余震震中位置,当资料不够充分时,也可直接以主震震中代替;按有感半径和区域烈度衰减关系来估算震级值.进而运用以上方法以1604年福建泉州海外7(1/2)级地震、1605年海南琼山7(1/2)级地震和1668年山东郯城-莒县8(1/2)级地震的13次余震为例,探讨了此方法的普适性.结果表明13次余震中有12次地震震中位置和6次地震的震级值发生了变化,使得原有余震参数的不确定性得到了明显改变,判定了主震和余震是属于同一发震构造.这些结果为在相关地区合理识别发震构造创造了条件,也可为今后修编历史地震目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台湾及台湾海峡地震活动对大陆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已有和近年来补充调查的资料,阐明了台湾及台湾海峡地震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影响的差异,并通过对以下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其结果在震害防御与历史地震考证方面的意义:①台湾地区的强震频度较高,间隔时间从几年到数十年,但对大陆沿海地带的最大影响烈度仅为Ⅵ度,最大有感半径达1100km,有感地带的宽度大于500km.这些地震在大陆地区可产生数毫米位移的长周期地面运动;②台湾海峡西侧滨海断裂带发生的强震,其频度不如台湾地区高,却因距离大陆较近,最大影响烈度达Ⅷ——Ⅸ度,最大有感半径大于1000km,有感地带的宽度大于400km;③我国东南沿海地带的震害防御策略,宜在着重考虑滨海断裂带强震影响的同时,还要注意台湾地震对工程结构造成的损伤,以及恐震心理引发的哄动社会效应影响;④大陆地区记载到的1517年5月19日地震事件,宜视为台湾地区的强震影响更为妥切.   相似文献   
67.
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划分原则和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确地划分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是地震区划和地震动预测的基础课题。该文在地分析地震科学联合中基金6个有关课题成果的基础上,对12个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再研究与论证,从中总结出适合我国东部地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最后,还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8.
本文通过回顾,展望及对现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有关条文的理解,论述了历史地震研究在工程地震中的重要作用。历史地震研究,不仅在甄别历史地震参数、评定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编制地震烈度区划图、分析地震资料的时空不均匀性和历史地震对场地的方面是主要的手段和方法,而且在提供具有概率含义的抗震设防参数、编制综合性的设防区划图、确定背景地震强度等方面,也可能成为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论历史地震影响烈度分析在工程地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0.
抗震设防地震的概率标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全国范围内128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为基础,对不同概率水平相应的地震烈度和加速度峰值进行统计分析,为合理解定抗震设计规范中设防地震的概率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