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8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脂肪酸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法研究了东海6个水母常见种的食性。结果表明,6种水母的总脂肪酸含量都不高,说明作为饵料,水母不能够给捕食者提供较多的脂类营养物质。蝶水母(Ocyropsis crystallina)、瓜水母(Bero cucumis)和四叶小舌水母(Liriope tetraphylla)的脂肪酸组成较为相近,它们更多地通过捕食食物链获得有机质。同时,这几种小型水母摄食浮游植物(主要是硅藻和甲藻)比其它几种水母多;另外,它们对植食性桡足类也有一定的摄食。4月份墨绿多管水母(Aequorea coerulescens)主要通过腐生食物链获取有机质;另外,其对植食性桡足类也有一定的摄食。双生水母(Diphyidae spp.)参与腐生食物链也较多;另外,20:1+22:1含量较低指示了其对植食性桡足类几乎不摄食。蝶水母、瓜水母、四叶小舌水母和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的δ13C更接近于陆源的C4植物的δ13C,说明其受陆源影响较大。δ15N特征结果表明,蝶水母、瓜水母和四叶小舌水母(Liriope tetraphylla)在浮游食物网中均处于较高营养级,沙海蜇虽个体较大,但由于其摄食器官较小,故其与这3种小型水母的营养地位相近。并且相对于其它几种水母,沙海蜇细菌脂肪酸标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2.
珠江口浮游桡足类摄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珠江口2002年7月(夏季)、2003年1月(冬季)和2003年4月(春季)3个航次浮游桡足类现场调查及其肠道色素实验数据,分析了浮游桡足类食性特点、肠道色素含量及其对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根据齿缘指数对珠江口浮游桡足类食性分析,发现捕食性桡足类种数高于草食和杂食的滤食性种数,而其丰度低于后两者。珠江口桡足类个体肠道色素平均含量为冬季高于春季和夏季,而对浮游植物现存量和表层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均为夏季高于春季和冬季。夏、冬季桡足类肠道色素含量与水体叶绿素a浓度呈正相关,春季不相关。  相似文献   
63.
美洲鳗鲡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万树 《海洋科学》1998,22(2):34-35
我国传统的日本鳗鲡养殖业,由于最近几年种苗资源紧缺,供不应求,苗价暴涨,造成养殖成本太高,严重阻碍了正常的鳗鱼生产经营。因此,国内有些养殖单位开始引进欧洲鳗和美洲鳗进行试养,并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本文提供部分有关美洲鳗生物学特性的资料,以供养殖者参考。1 生态美洲鳗鲡(Anguillarostrata)为降海生殖洄游鱼类,广泛分布于北美大西洋沿岸淡水或半咸淡水中,冬末产卵于藻海。柳叶鳗随洋流沿美洲东北沿岸向北漂游,每年的3月底、4月初在芬地湾可以见到由柳叶鳗发育变态而来的玻璃鳗。玻璃鳗在湾口生活两个月左右,发育为具有色素的黑仔…  相似文献   
64.
滤食性贝类对养殖海区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杨红生  周毅 《海洋科学》1998,22(2):42-44
贝类是世界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形成产业的养殖种类多达30余种[4]。以牡蛎养殖等为代表的贝类养殖业,在国内外均有悠久的历史。贝类养殖形式主要有3种:潮间带和潮下带的底播养殖、潮间带插桩养殖和浅海筏式养殖。贝类养殖发展规模日趋扩大,但由于忽视长远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某些海区自身污染加重,生态系统失衡,对养殖海区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有关滤食性贝类自然种群对海区影响的研究始于50年代,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贻贝(Mytilusedulis,Pernacanaliculus等)、牡蛎(Crassostreavirginica等)和扇贝(Chlamysislandic…  相似文献   
65.
祝茜  姜波  汤庭耀 《海洋科学》2004,28(10):17-19
鲸具胎生、哺乳、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典型哺乳动物的特征,由于终生生活在水中,体型庞大。要保持正常的体温和代谢活动。必须消耗大量食物来补充能量。因此,了解鲸的食性、摄食方式及其与渔业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按摄食方式的不同将须鲸划为过滤型,齿鲸为捕食型;按食物组成和摄食方法的不同,将齿鲸又分成三大类型:食乌贼型、食肉型和食鱼型;须鲸则为食浮游生物型。同时探讨了鲸类造成渔业的损失:直接摄食、毁坏渔具、妨碍作业、争食渔网内的渔获物、驱散鱼群造成鱼捕捞量降低等。渔业对鲸类的主要影响表现为:误捕、食物短缺和噪音等.  相似文献   
66.
鱼类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与食性密切相关。为了探究岛礁性鱼类黑魢的消化生理特点, 文章以黑鱾(Girella leonina)为研究对象, 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研究其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 探讨其组织结构特点与食性、环境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1) 食道向腔内形成纵向6个粗大皱褶, 该皱褶具明显横纹肌, 扩张性较强, 黏膜上皮间分布着黏液细胞, 呈锥形; 2) 黑鱾为“V”形胃, 可分为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3个部分, 胃腺横切面为圆形, 管腔由数个腺细胞围成, 胃肌层平滑肌层极厚, 为内环肌层外纵肌层结构, 其中胃体部固有层处胃腺最为发达, 胃黏膜形成许多皱襞, 幽门胃具多级分枝皱褶; 3) 幽门处分布有150多条分枝状盲囊, 盲囊腔内充满黏膜褶, 黏膜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 不具有杯状细胞; 4) 肝脏分为左右两叶, 组织结构呈现出一般硬骨鱼类的共性, 肝细胞体积较大, 呈多边形, 大小约为30μm; 5) 肠道具有4个肠曲, 比肠长值约为1.52±0.06, 介于植食性和肉食性鱼类之间, 整个肠道均有大量杯状细胞分布, 肠道内具发达的小肠绒毛凸起, 绒毛基部上皮向固有层内陷形成肠腺, 腺体开口于相邻绒毛基部之间, 前中肠作为主要消化吸收场所, 其绒毛数量和高度要大于后肠。文章研究了黑鱾消化系统组织学特征与其消化、吸收的关系, 认为黑鱾消化系统具备典型杂食性鱼类消化系统的特征。  相似文献   
67.
为了解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消化道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与食性的相关性,采用解剖、石蜡切片、AB-PAS反应及酶活检测技术,观察研究了小黄鱼消化道的形态及组织学结构、黏液细胞定位及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消化道由口咽腔(舌)、食道、胃及肠构成,食道粗短,胃卜型,肠呈"S"型弯曲,肠指数为0.63;舌上皮中分布有味蕾及少量各型黏液细胞。食道、胃及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组成;食道含初级及次级突起,分别被覆复层扁平及单层柱状上皮,大量黏液细胞分布于复层上皮内,以Ⅱ型为主。胃内胃腺发达,分布有大量Ⅰ及Ⅱ型黏液细胞;胃中蛋白酶活性较高。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层分布有各型黏液细胞,以Ⅱ型为主;肠道肌层厚度、黏膜褶皱高度及黏液细胞总密度由前往后递增;肠道中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且后肠高于前、中肠。小黄鱼消化道形态、组织结构及酶活性分布特点与其肉食食性相适应,口咽腔(舌)及食道上皮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胃在蛋白质消化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肠道在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等物质的消化吸收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塔形马蹄螺(Tectuspyramis)是一种暖水性较强的海洋贝类,也是一种重要的礁栖生物,研究其自然环境中的食物组成对于认识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缺少直接的食物组成信息,对其食性和生态功能定位尚不明确。本研究于2017年春季在南沙珊瑚礁区采集了塔形马蹄螺样品,以18S rDNA可变区(V4)序列为靶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其现场食物组成。共测得41个OTU,分属11个门类,包括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丝足虫门(Cercozoa)、刺胞动物门(Cnidaria)、Stramenopiles(不等鞭毛类)、网粘菌门(Labyrinthulomycota)、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多孔动物门(Porifera)、甲藻门(Pyrrophyta)、捕虫霉亚门(Zoopagomycota)。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发现塔形马蹄螺消化道中存在大量沉积物碎屑,其中有孔虫、真菌、后生动物是最重要的类群,占食物序列组成的99.76%,它们主要存在于海洋沉积物、有机碎屑和礁石表生藻类基质(Epilithic algal matrix, EAM)中。研究结果揭示了塔形马蹄螺的食物主要来源于EAM中的小型生物和碎屑以及珊瑚礁石上的有害生物,推测塔形马蹄螺属于沉积物碎屑食性生物,可能在清除珊瑚表面藻类基质、促进珊瑚幼体附着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对于维护珊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9.
真鲷早期仔鱼食性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真鲷(Pagrosomus major)早期仔鱼的食性食性转变。定量摄食实验研究发现,早期仔鱼的食性随其生长发育而发生明显的变化,真鲷虽为近海暖水性底层肉食性经济鱼类,但其前期仔鱼可摄食一些浮藻类(小球藻和螺旋藻)。最大摄食率I「ug/(ind.h)」随仔鱼的发育(4~7日龄)和食物种类而发生变化;对小球藻、螺旋藻,轮虫的最大I分别为1.45~1.42、0.49~1.39和1.46~2.51;早期仔鱼虽可摄食藻类,但仍以肉食性为主。在动物和植物混合食物(轮虫-小球藻、轮虫-螺旋藻)中,真鲷早期仔鱼存在食性转变,这对它的生存适应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70.
龟足(Capitulum mitella Linnaeus)的食物组成可分为4 类, 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有机碎屑和无机颗粒。动物性食物主要以桡足类为主, 植物性食物主要以硅藻类为主, 有机碎屑在龟足的食物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龟足食物的食物多样性指数在夏季最高, 冬季最低。小规格龟足主要摄食植物性食物和有机碎屑, 未见摄食动物性食物; 大规格龟足和中等规格的龟足的食性差异不大, 以桡足类和有机碎屑为主。龟足的摄食强度在8 月最强, 1 月、2 月和12 月最弱。龟足摄取食物的大小范围很广, 能够摄取包括2~2 130 μm 大小的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