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348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61.
唐永香  刘洋  俞礽安  时光伟 《地下水》2009,31(6):167-169
目前天津市奥陶系地热流体开发利用强度不大,据分析主要是由于该地热流体部份地区水质较差具有高矿化度、强腐蚀性等特征,其中起制约因素的是地热流体中Cl^-和SO4^-2的含量。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该地热资源,因此选用钛板换材间接供暖的方式,管材选用玻璃钢、PVC等塑料管材。  相似文献   
662.
吉林夹皮沟金矿带中所发育的含金脉系,无一例外地赋存于规模不等、方向不同的剪切带之中。研究表明,由于区内NW向主剪切带的长时期右行走滑,诱发两侧岩块(尤其是东侧上盘的夹皮沟花岗-绿岩地体)中形成大量的次一级剪切褶皱群和剪切脉系,并产生强烈的渐进应变。区域右行走滑控制脉系的基本形态和构造方位,渐进应变则制约脉系内部的构造细节;据此可以对夹皮沟金矿带内次一级剪切脉系的几何方位和发育规律进行鉴别。属于R和D的含矿剪切裂隙在两维的延展上较为稳定;而T属于水平单剪体制下形成的张性裂隙,如果它生成后没有进一步叠加剪切应变的话,理论上其三维延展要比R和D差一些。研究不同力学性质的含矿裂隙的发育规律,在找矿勘探和成矿预测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3.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及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与勘查评价中,地球物理资料尤其是二维/三维地震剖面上常见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且与油气藏及天然气水合物藏密切相关的地震反射模糊带等地震地质异常体,即“气烟囱”或“流体底辟”或“含气陷阱”。本文拟重点研究“气烟囱”成因及其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运聚成藏的关系。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气烟囱往往与油气藏尤其是天然气水合物藏伴生,且油气及水合物多处于其上覆或两侧位置附近。通过大量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实践、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及油气地球化学分析等,充分证实了气烟囱与其上覆或两侧附近的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藏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研究表明,气烟囱作为连接和沟通烃源/气源供给系统与油气藏及水合物藏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油气(水合物)勘探中判识追踪油气藏及水合物藏成因、确定其烃源/气源供给系统活动特征的重要依据和指示。因此,深入分析研究气烟囱系统成因及类型,不仅能够追踪探索和判识确定油气及水合物成因,阐明其运聚成藏规律及控制因素,而且能够指导油气及水合物勘探部署与综合评价工作。同时,通过油气及水合物成因的地球化学分析,亦可判识确定其气烟囱成因及其对油气和水合物运聚...  相似文献   
664.
正含铀岩系"顾名思义通常是指"赋含铀异常、铀矿化和铀矿层的一套沉积地层,既包括砂岩型铀矿化和泥页岩型铀矿化沉积岩石组合,又包括沉积期铀矿化及成岩后生改造与铀矿化相关的沉积地层"。盆地共分布4处铀矿集区,按照其所处的不同控矿构造单元,分别为东北缘东胜隆起矿集区、西缘宁东断褶矿集区、西南缘泾川断隆矿区、东南  相似文献   
665.
以重庆鸡尾山岩质滑坡为代表的前缘“关键块体”型滑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研究“关键块体”前缘锁固段岩桥的破坏性质对滑坡预警具有重要意义。以鸡尾山滑坡地质条件为基础,在岩样端部预制不同长度边缘裂缝,填入软弱材料,形成软弱夹层节理,在不同法向压力下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了前缘端部岩桥的裂纹扩展规律、块体剥落特征信息和岩桥断裂条件,提出了临滑阶段剪应力变化率k值。试验结果表明:软弱夹层节理长度对岩桥破坏模式和块体剥落剧烈程度有重要影响,且端部岩桥越长,破坏前临滑阶段剪应力增速k值越小。端部岩桥破坏模式为剪切破坏、拉剪破坏和张拉破坏,且不同破坏模式决定了相同节理岩桥块体剥落的剧烈程度。岩桥块体剥落点与破坏点剪应力比值百分数平均值为79.5%~92.2%,且端部岩桥临滑阶段时间快慢依次为短节理慢、中间节理居中和长节理快。端部岩桥3种破坏模式满足一定断裂条件,且呈现出3个阶段和裂纹稳定扩展。通过本直剪试验研究揭示的端部岩桥破坏特征信息和断裂条件,可对前缘“关键块体”锁固段型岩质边坡失稳破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6.
板厂铜多金属矿床是东秦岭造山带近年来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处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其上部发育脉状铜铅锌银矿化,下部发育铜钼矿化.通过对矿石中辉钼矿开展Re-Os同位素定年、对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定年,结合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特征,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时代、矿床成因及成矿动力学背景.6件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49.8±2.4 Ma~151.5±2.3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50.7±1.9 Ma,等时线年龄为151.0±4.6 Ma,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晚侏罗世.矿区南部纸坊沟花岗斑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148±1 Ma,说明区域上存在成矿期的花岗岩浆活动.11件硫化物硫同位素δ34SV-CDT值介于-1.2‰~1.2‰,显示深源岩浆硫的特征,206Pb/204Pb值为17.178~17.709,207Pb/204Pb值为15.430~15.528,208Pb/204Pb值为37.476~37.847,与北秦岭燕山期花岗岩和南秦岭地壳基底具一致的铅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于北秦岭地层的铅同位素,成矿物质来源于燕山期岩浆岩.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板厂铜多金属矿床为与燕山期岩浆有关的类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属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形成于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667.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黔西南郭家湾新发现了一处幻龙化石点。通过剖面测制,详细解剖了化石的异地埋藏特征,并依据区域地质填图和化石资料确定其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在此基础上,根据黔西南及邻区安尼期化石群的分布,结合岩相古地理分布特征,浅析了幻龙化石可能的物源,结果显示郭家湾一带为幻龙活动范围的可能性较大。该幻龙化石的发现及其时代的限定,为研究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的演化和迁移提供了新的素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68.
复合夹层结构频率及损耗因子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频率和损耗因子是粘弹性材料复合夹层结构的两个重要的动力特性指标。本文采用复模量模型模拟夹层粘弹性材料特性的频率相关性,并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NASTRAN,提出采用模态应变能迭代法及复特征值迭代法求解复合夹层结构的各阶频率及损耗因子。该方法可以应用到大型复杂复合夹层结构中去,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准确性。以复合夹层梁为例,进行了理论解析解和数值解的对比研究和优化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669.
高速公路桥基岸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基岸坡的稳定性分析是跨谷桥梁设计计算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过去常把桥基岸坡简化成平面问题来分析,事实上桥基岸坡空间效应显著,简化成平面问题过于牵强。采用三维数值方法,结合有关传统理论和经验公式,对桥基加载前后的整体稳定性系数、桥基的合理位置、单桩的极限受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据此指出应加固的部位和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同时也跳出了以单一稳定性系数作为评价桥基岸坡是否稳定的圈子,通过合理考虑桥梁基础位置与基础受力等因素,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桥基岸坡稳定性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坡体形式、地质条件、桩型、桩间距、桩长、荷载大小和施工阶段进行应力、变形和整体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可以指导加固部位和加固措施的确定。  相似文献   
670.
对玉江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对滇中地区地震构造和震例的分析,认为该断裂是一条具备发生6.5级左右地震危险的地震构造,其主要危险地段为晚更新世活动段,该地段距离大坝仅为700 m.一旦发生地震,大坝将遭受Ⅷ度左右的破坏.地震虽然不会对大坝产生不可抗拒的断错破坏,但引起的地表应变值很可能大于0.65×10-4,严重威胁着大坝的安全.所以应该考虑对该坝体采取行之有效的抗应变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