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330篇
地质学   352篇
海洋学   49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2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Understanding how nitrogen transport across the landscape varies with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is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sound nitrogen management policies. We used a spatially referenced regression analysis (SPARROW) to examin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delivery of nitrogen from sources in a watershed to stream channels. Modelled landscape delivery ratio varies widely (by a factor of 4) among watersheds in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higher in the western part (Tennessee, Alabama, and Mississippi) than in the eastern part, and the average value for the region is lower compared to other parts of the nation. When we model landscape delivery ratio as a continuous function of local‐scal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we estimate a spatial pattern that varies as a function of soil an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but exhibits spatial structure in residuals (observed load minus predicted loa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modelled landscape delivery ratio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esiduals coincide spatially with Level III ecoregions and also with hydrologic landscape regions. Subsequent incorporation into the model of these frameworks as regional scale variables improves estimation of landscape delivery ratio, evidenced by reduced spatial bias in residuals, and suggests that cross‐scale processes affect nitrogen attenuation on the landscape. The model‐fitted coefficient values are log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broad‐scale classifications of hydrologic response help to explain differential rates of nitrogen attenuation, controlling for local‐scal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Negative model coefficients for hydrologic landscape regions where the primary flow path is shallow ground water suggest that a lower fraction of nitrogen mass will be delivered to streams; this relation is reversed for regions where the primary flow path is overland flow. Published in 2009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2.
滹沱河流域本底状态地表水氮、磷非点源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滹沱河流域各支流源头区地表水中氮、磷浓度监测分析,得出本底状态下总氮浓度为0.223~5.631 mg/L,氨氮浓度范围为未检出~0.634 mg/L,可溶态氮浓度为0.190~5.532 mg/L,总磷浓度为0.024~0.683 mg/L,可溶态磷浓度为0.026~0.220 mg/L.本底状态下各水文期氮的非点源污染形态都以可溶态氮为主;磷的非点源污染形态枯水期以可溶态磷居多,丰水期以颗粒态磷为主.滹沱河流域本底状态下氮、磷非点源污染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73.
在非淹水、淹水两种水分条件下模拟氮沉降变化(分别相当于氮沉降0g/(m2.a)、1g/(m2.a)、3g/(m2.a)、5g/(m2.a))对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小叶章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状况下氮沉降均促进小叶章生物量的积累,且以N5水平下生物量增加最多(p<0.05)。小叶章各器官生物量增长程度对氮沉降的响应并不一致:非淹水条件下根生物量平均增长最大(54.5%),其次是叶(31%)、茎(19.2%);淹水条件下小叶章各部位的生物量增长更为显著,其中根生物量平均增长124.7%,叶、茎生物量分别增长62%和61.1%。氮沉降明显促进了根生物量的积累,提高根生物量的分配比例。生长季的氮沉降对于改变湿地的营养状况、刺激植物生长具有直接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74.
提高生态浮床系统脱氮除磷效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浮床系统处理技术因具有投资少、易操作、无二次污染兼具良好景观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污染水体的治理。生态浮床系统是一个复合生态工程系统,其对污染的去除机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填料、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微生物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概述生态浮床系统的发展状况、脱氮除磷机理、限制因素及存在问题;重点概述以细菌固定化技术和曝气等方式的外在法和以改进生态浮床系统构造形式、筛选优势浮床植物等方式的内在法,来提高生态浮床系统脱氮除磷效率;展望了生态浮床污水处理系统未来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基于静态体积法的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已广泛用于分析致密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本文探索了脱气温度和样品粒径对松辽盆地高台子致密砂岩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10℃的脱气条件并不能清除束缚水而使得孔隙体积、比表面积均偏低,300℃的脱气条件容易破坏样品中黏土矿物的结构令孔隙体积、比表面积减小,200℃是比较合适的脱气温度,既能去除束缚水又不破坏黏土矿物结构。样品粒径从5~10目减小至10~30目,氮气探测的孔隙数量增多使比表面积、孔体积增大。从10~30目减小至180~200目,黏土矿物相对含量降低令比表面积、孔体积显著减小;小于200目的样品中减少的黏土矿物主要集中在大于200目的岩样中,因此大于200目岩样的测定结果最高。因此,10~30目是利用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寻求分析致密砂岩储集层特征的最佳粒径范围。  相似文献   
79.
流域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关联着区域/全球尺度的气候变化,同时受到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本次研究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西江为例,通过时间序列的高频次样品采集和分析,揭示水文条件变化对河流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控制机制。结果表明,在高流量条件下,化学风化的加速、土壤CO2的汇入及流域内有机质的降解导致了水体δ13CDIC偏负,碳酸盐矿物的快速风化致使河水HCO3-浓度表现出强烈的"化学稳定性";对DIC、δ13CDIC、流量、温度的联合分析表明,矿物溶解、土壤CO2的汇入与河流中有机质降解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西江河水碳动态的季节变化;河水NO3-浓度在高流量条件下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稀释效应,反应了人为输入和化学转化过程对NO3-浓度的影响;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西江NO3-来源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主要转化过程为硝化作用;同位素和水化学证据表明碳酸、硫酸、硝酸共同参与流域岩石化学风化,雨季外源酸参与风化的减弱是河流中HCO3-稀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2015年夏季开展了大亚湾悬浮颗粒有机物碳(POC)、氮含量(PN)及其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δ13CPOC和δ15NPN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5.7‰~-17.4‰和-6.3‰~10.4‰,平均值分别为-20.2‰和8.2‰。大亚湾悬浮颗粒有机物含量及其碳氮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变化反映了不同有机质来源的影响:喜洲岛附近海域表现出高POC、PN、δ13CPOC和δ15NPN的特征,指征着浮游植物水华的主导贡献;东北部范和港附近海域具有高POC、PN、低δ13CPOC和高δ15NPN的特征,反映了河流/河口水生有机物的影响;湾顶白寿湾附近海域的δ13CPOC和δ15NPN出现低值,体现了陆源有机质和人类污水排放的影响。借助δ13CPOC和δ15NPN的三端元混合模型,定量出海洋自生有机质、陆源有机质、河流/河口水生有机质等3个来源的贡献平均分别为70%、13%和17%,其中海洋自生有机质是夏季大亚湾悬浮颗粒有机物的最主要来源。从这3种来源颗粒有机物含量的空间变化看,海洋自生有机质含量由湾内向湾外减少,与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变化相对应;河流/河口水生有机质含量在大亚湾东北部出现高值;陆源有机质含量在表、底层出现不同态势,表层陆源有机物含量在湾中部海域最低,而底层则呈现出自湾内向湾口增加的趋势,主要受控于离岸距离和珠江冲淡水、粤东沿岸上升流输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