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6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唐山地震序列应力触发的粘弹性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前人对唐山地震破裂分布、地壳波速和粘性结构的研究,考虑局部应力场、孔隙流体压力和断层附近软介质的影响,计算了唐山地震产生的,投影到后续大余震断层面和滑动方向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随后发生的滦县地震和宁河地震均发生在唐山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的区域。为研究唐山地震、滦县地震和宁河地震对后续小震的触发作用,根据前人对该地区构造应力场和地震破裂分布的研究,假定构造应力量值为10 MPa,求得了震源附近各处可能的小震震源机制。将上述3次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投影到可能的小震破裂面和滑动方向上,发现唐山地震、滦县地震和宁河地震产生的正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ldquo;蝴蝶rdquo;形分布与后续小震发生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95%的余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增加的区域,说明唐山地震序列中前面的大震对后续小震的发生起到了调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对大震后余震的危险性快速评估具有一定意义。如果大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确定详细的破裂分布和震源区域详细断层及滑动特性资料,本文方法可用来预测未来大余震的发震位置。   相似文献   
72.
土工格栅蠕变特性的试验研究及粘弹性本构模型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土工格栅的蠕变特性是影响土工格栅加筋支挡结构长期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实验室内蠕变试验,针对不同荷载和温度组合,对土工格栅的蠕变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综合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土工格栅载荷-应变等时曲线、蠕变曲线及松驰曲线的变化特征,由此并基于粘弹性理论提出了能够反映土工格栅蠕变特性的粘弹性本构模型,提出了模型参数的合理确定方法。并通过模型预测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论证了所建议粘弹性本构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3.
具有分数Kelvin模型的粘弹性岩体中水平圆形硐室的变形特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刘林超  张卫 《岩土力学》2005,26(2):287-289
在忽略体积变形的情况下进行水平图形硐室变形特性研究,建议采用分数代数Kelvin本构关系模拟岩体的粘弹性,提出了一种分析粘弹性岩体中水平圆形硐室变形特性的新思路,讨论了硐室位移及应变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与经典的Kelvin模型进行了比较。从分析的结果表明,分数代数能很好地模拟出粘弹性体松驰特性,通过改变分数代数的阶数又可以模拟各种粘弹性岩体、比经典粘弹性模型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4.
粘弹性地基中有限长桩横向受迫振动问题解析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动力Winkler模型(BDWF)对粘弹性地基中有限长桩的动力响应进行求解,得到了其在桩顶受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简单形式的时域解析解。通过迭加原理得到了半正弦激振条件下的瞬态解析解,经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得到了桩头动力阻抗系数。通过对稳态激振时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的分析,讨论了桩侧土阻尼系数和刚度系数对共振频率和共振峰值的影响规律。并讨论了桩底边界条件对水平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为单桩的动力分析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解析分析方法,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初步参考。  相似文献   
75.
裂隙蠕变的稳定性准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最小耗能原理及其建立材料强度准则的一般步骤,在强度准则通常为能量蓄积程度表达式这一前提下,从最小耗能原理出发,利用线粘弹性断裂理论推导了裂纹蠕变的稳定性准则。为对比起见,将线弹性断裂理论的应变能密度因子断裂判据直接推广到粘弹性状态,得到了与最小耗能原理相同的稳定性准则表达式,并分析了几种流变材料中裂纹蠕变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76.
In this study, a linear poroviscoelastic model based on the Biot theory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partially saturated soil. Both the flow-dependent and flow-independent poroviscoelastic behaviors are described in the proposed model. The compressibilities of both the constituents, including the skeleton material and porefluid, are considered, and the effective skeleton stress is determined using the linear viscoelasticity law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spring-dashpot model. The soil surface is subjected to two types of harmonic loading, namely, vertical compressive loading and lateral shear loading. The influences of the relaxation time, saturation degree, and soil permeability on the surface and interior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soil layer are investigated.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amplification factor, effective stress, and pore pressure decrease as the viscous damping increases, indicating that neglecting the viscoelastic property of solid skeleton could overestimate the induced dynamic responses. Furthermor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viscous damping of the solid skeleton, the viscous coupling involving the viscous resisting forces between the solid skeleton and pore fluid has limited effect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soil layer.  相似文献   
77.
粘弹性圆形巷道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及其围岩应力的解析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春茂  吕爱钟 《岩土力学》2004,25(Z1):103-106
叙述了采用积分算子解法时弹性解与粘弹性解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求算出H-K体的蠕变核与松弛核;借助带有弹性支护的粘弹性围岩应力解析解,计算分析了支护结构上荷载以及围岩应力的分布形式与变化规律,对围岩的应力调整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以便更好地为衬砌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78.
79.
80.
There exist close connections between changes in the position of theearth's rotation axis with respect to the earth's surface (polarwander), variations in sea level,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Ice Ages andglobal change on geological time scales. The modeling of theseinterrelationships has received renewed attention in the last few years,after initial attempts to relate these phenomena by means ofviscoelastic solid earth relaxation models had shown its feasibility.An overview is given of the models, and several aspects of the variousinterrelationships are discussed. It is shown that the radial mantleviscosity profile and the layering of the solid earth have importantinfluences on these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