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激光粒度分析与传统粒度分析方法相关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4 1个样品的激光法与传统法 (筛析部分—沉析部分 )的粒度分析成果 (粒级百分含量、粒度参数和海陆相样品的粒度成果 )作了相关对比。找出 2种分析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期在将来的粒度分析中 ,可以通过参数矫正来实现 2法的数据转换。从分析可知 ,海陆相沉积对样品的影响很小。 2种方法的原理不同 ,从而产生了激光法低估粘土部分百分含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山东荣成后港泻湖沉积及其速率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荣成后港泻湖和镆铘岛周围地区的勘察及S02孔岩芯样品的粒度1、4C、有孔虫等分析资料阐明了该泻湖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其形成于冰后期最大海侵之后(约7KaB.P.),泻湖的沉积速率约为0.8mm/a。对比得出,山东半岛的泻湖一般形成于最大海侵之后的两个时期,7KaB.P.左右和5~4KaB.P.;其沉积速率大多在1mm/a左右,最大可达1.56mm/a,最小的为0.55mm/a。泻湖的沉积速率大小主要与入湖物源有关,也与相对海平面升降,沉积物的压缩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73.
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和故障判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峡县气象站是国家基本气候站,于2003年8月安装了由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生产的自动气象站。通过近2年的使用,积累了一些维护经验。1仪器的维护传感器的维护:在每次过程来临之前,应检查雨量传感器的下水漏斗是否有堵塞现象,必要时把雨量传感器外罩取下,检查雨量传感器内筒里  相似文献   
74.
利用北京闪电综合探测网(BLNet)的总闪定位和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2017年8月8日北京地区飑线过程的闪电活动特征,并利用变分多普勒雷达分析系统(VDRAS)反演结果,分析了闪电分布与水汽通量散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 此次飑线过程的闪电以云闪为主,地闪以负地闪为主,后期正地闪占地闪的比例升高。2) 闪电辐射源主要分布在对流区,沿对流线向后部层云区倾斜分布,层云区亮带附近并无辐射源。3) 辐射源主要集中在5—10 km高度,其峰值主要出现在6—7 km高度,并且随着对流系统发展、合并辐射源峰值所在高度有所升高,但在对流系统合并后高度有所下降。闪电频数均在每次对流单体开始合并后的18 min达到峰值。4) 闪电主要集中在水汽通量辐合区,且辐合强度值越大,闪电越集中。  相似文献   
75.
西北太平洋地区强台风的闪电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全球闪电定位网(WWLLN)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和中央气象台提供的台风定位资料, 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地区2005~2008年登陆我国的1个强台风和6个超强台风的闪电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变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地区强台风成熟时平均闪电密度呈现出明显的三圈结构:眼壁上存在一个明显的闪电弱密集带(20~80 km), 而距离台风中心80~200 km范围内闪电密度接近于零, >200 km的外雨带中闪电又逐渐增加. 外雨带中的闪电远远多于台风中心或者眼壁上发生的闪电, 台风中心发生的闪电所占比例小于总数的1%. 若把距台风中心100 km范围内的闪电定义为台风眼壁闪电, 则在台风中心最大风速急剧增大的阶段, 眼壁上的闪电爆发, 而在眼壁闪电爆发的几个小时后中心风速达到最大值, 有个别台风在台风最强期间的前半段眼壁闪电爆发, 这对台风强度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在台风减弱阶段, 中心闪电发生很少.  相似文献   
76.
刘冬 《地球》2012,(1):148-149
长三角地区为地面沉陷重灾区。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综合研究》及《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近30年累计沉降超过200毫米的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7.
川西甘孜地区黄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气候主要受印度洋季风、高原季风的影响。广泛分布于川西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高原周缘地区连续的古气候记录类型之一, 记录了上述环流系统的演化过程及其与青藏高原阶段性演化的关系, 对探讨高原隆升的环境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对川西甘孜地区甘孜-A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 B/M界线出现在L7的底部, 并且在剖面下部出现了松山负向期的贾拉米洛正向极性亚带。以古地磁界限点作为时间控制点外推该剖面典型风尘沉积的底界年龄约为1.16 Ma BP。   相似文献   
78.
长江口外陆架区埋藏古河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量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和浅地层剖面资料显示长江口外的广大海域分布着大量埋藏古河道,据区域浅层地质特征及地震相特征,可把研究区埋藏古河道断面划分为对称、不对称和复式三种类型;河道内充填的沉积物复杂多样;古河道主要存在于晚更新世晚期沉积层中。60个古河道断面串联成长180km的古长江河系以及长64km的古舟山河和长近100km的古钱塘江河两条支流河道系。长江古河道宽深比较大,盛冰期时深切81~109m,河底纵比降为0.82×10-4,平均古流量约为535.24m3/s,最大断面的古流量为20433.72m3/s。按比降-河宽法判别,当时古长江河道为辫状分汊河型。  相似文献   
79.
对海岸带沉积记录孢粉指标在古气候、古海平面变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述。孢粉研究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近年来,许多学者结合高密度采样和精确AMS14C测年等技术来恢复古环境演变过程。我国近海孢粉学研究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均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