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水系沉积物等表生介质中,Au主要以6种相态存在,即水溶相、表面吸附相、有机相、自然金相、铁锰氧化物相和硫化物相。表生环境下Au更多地表现出亲铁性,但也具有一定的亲硫性。研究表明,不同景观区Au表生异常的形成机制和赋存层位不同。在表生异常实际评价过程中,分析工作区的地质地理景观环境,从研究异常地段表生环境参数(pH、Eh、Ec、温度、降雨量等)入手,明确异常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成晕机制,在综合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对异常进行系统精细的评价。通过对黄家湾地区Au表生异常的研究评价,认为在评价Au的表生异常时,结合Au的表生迁移富集规律,采用异常确证→相态分析→判断评序→检查评价→工作验证的方法程序,能够取得较好的异常评价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72.
2005年8月21日桂西大暴雨天气分析与降水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红外云图、雷达资料对2005年8月21日发生在桂西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诊断分析,发现造成桂西这次强降雨主要直接影响系统来自低层切变线、高空低槽和地面静止锋。低层切变线是引发此次强降水的主要系统。低层低涡是在桂西强降水发生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这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初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的模拟出引发这次强降水的对流层低层的中尺度系统;对雨带的分布、暴雨中心及其位置的模拟也与实况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73.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位于武隆县的北部,发育在北西、南东侧均为非可溶岩限制的喀斯特化地块中,具有峡谷、天生桥、天坑、伏流、洞穴、溶蚀洼地等多样的喀斯特景观组合.其地貌格架的形成,经历了大娄山期、山原期和峡谷期地貌演化阶段,并形成大娄山期、山原期喀斯特夷平面和深切峡谷.现代水文-地貌系统的发育演化,主要发生在峡谷期,经历了早期地表河形成、峡谷状伏流生成、天生桥和天坑形成、现代河谷持续深切、乌江对本区地下水系的袭夺这五个阶段.生动地反映出所在地区自第四纪以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含水层包气带厚度增大,峡谷、天生桥、天坑的形成和水系演变等一系列地质-喀斯特过程.  相似文献   
74.
序二     
Tony  WALTHAM  张远海 《中国岩溶》2006,25(B08):I0003-I0003
天坑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喀斯特地貌,是一种大型塌陷漏斗。天坑概念之所以最近才被引入喀斯特词汇中,是因为大部分石灰岩景观最近才由喀斯特地质学家在中国偏远山区“发现”它们。天坑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副产品——近几年才修了公路使科学家们接近这些喀斯特地貌。现在这种地貌已按汉语命名为天坑——大致相当英文的“sky hole”。  相似文献   
75.
凌和稳  徐芬  黄亮  彭小燕 《气象科学》2007,27(Z1):147-151
本文分析 2005-08-10 苏中地区出现局部特大暴雨期间的南通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天气形势和数值预报产品,给出相似时段、相似天气条件下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 6 min 图像资料,做好突发性、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服务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76.
利用常规、红外云图、雷达资料对2005年8月21日发生在桂西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诊断分析,发现造成桂西这次强降雨主要直接影响系统来自低层切变线、高空低槽和地面静止锋。低层切变线是引发此次强降水的主要系统。低层低涡是在桂西强降水发生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 5)对这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初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的模拟出引发这次强降水的对流层低层的中尺度系统;对雨带的分布、暴雨中心及其位置的模拟也与实况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77.
长江三峡南岸名列世界前茅的喀斯特形态与现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学稳 《中国岩溶》1995,14(3):216-216,229
  相似文献   
78.
武隆喀斯特及其地壳抬升性质解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特定的地质结构及峡谷水文网分布条件下,武隆喀斯特以独立发育的诸多包气带喀斯特系统为主要特征,而且不同喀斯特系统间的结构与形态组成差异甚大。喀斯特系统的分析可解读相适应的地壳运动性质是: 自新近纪末期以来,地壳运动只有上升没有下降过程;前80~ 100万年为持续上升,即几乎没有相对稳定的经历;继后是间歇性抬升与相对稳定,似以后者占优;分布于深切峡谷相对高度150~ 300m间的大型成层性洞穴,主要发育于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以来的上升与相对稳定彼此平分秋色。   相似文献   
79.
芙蓉洞的次生化学沉积物   总被引:26,自引:15,他引:11  
朱学稳 《中国岩溶》1994,13(4):357-368
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形成于第四纪中更新世。在成为化石洞穴的发展阶段中,发生过大规模的崩塌。其后16~20万年以来,约在四个主要时期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次生化学沉积物,其矿物组成主要是方解石和石膏。本文着重介绍和讨论了芙蓉洞的特色沉积——池水沉积和非重力水沉积的性质和特征,以及洞穴化学沉积物的形成年代和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80.
桂林地区灰岩洞穴的溶蚀形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朱学稳 《中国岩溶》1982,1(2):93-103
<正> 洞穴溶蚀形态是指由地下水或洞穴水流的溶蚀(混合溶蚀)和侵蚀作用在洞穴周壁上形成并遗留下来的痕迹,如各种流痕、坑穴、沟槽和突出物等。也叫洞穴微地貌,次生洞穴结构或洞穴小形态。国外常用的术语是Speleogen。 洞穴溶蚀形态是洞穴形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洞穴大形态(指洞穴通道本身及其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