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3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71.
利用 1 998、1 999两年来观测到的局地强雹暴的雷达回波资料 ,分析出了 3种局地强雹暴在雷达回波上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72.
文章利用不同季节城市建筑物不同朝向外墙壁面表温和近旁气温的垂直观测资料,分析了外墙壁面表温和近旁气温的立体时空分布特征。得出:城市建筑物外墙壁面表温和近旁气温的立体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朝向、高度和时间差异;温度极值出现的位置、时刻随季节和朝向不同而各异;导致温度日较差呈现显著的变化;而昼、夜平均温度的垂直变化同样呈现较大的季节、朝向和位置的分异性。  相似文献   
73.
The observation of radiation of different wavelengths was conducted i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Kunming City. The main results for clear day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In the urban area.the fluctuation of radiation of different wave length are larger in the urban area due to strong effect of pollution.The radiation (difference and ratio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lesser in the urban than in the rural areas.The difference is outstanding in the morning when the pollution is strong. (2) In the urban area of cities on low.latitude plateau, percentage of radiation of different wavelengths in total radiation differ between the morning and afternoon on fine winter days, so do that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relevant variations, and the difference is most substantial at the time before midday when the air pollution is serious. (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lso exists for the diurnal total, totals for the time before and after midday in radiation of all wavelengths under the same sk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4.
低纬高原城市冬季南北朝向室内温湿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低纬城市-昆明冬季室内、外气温观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天气下南北朝室内的气温、湿度特征。得出昆明地区冬季各种天气状况下室内最低气温和日均气温的增温效应均十分显著,与庭院相比,南向室内的增温幅度为7.7-10.0℃和4.6-5.8℃;北向室内为4.6-7.0℃和1.3-4.4℃;最高气温南向室内高于室外,而北向室内一般低于室外。另外,建筑物不但可维持较高的室同温度,而且减缓了室内气温的变化幅度,不论南向室内还是北向室内,气温日较差均小于室外,变幅仅为室外的40%-48%(南向)和20%-30%(北向),且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比室外约迟2小时,显示了建筑物内温度变化的惰性。研究还得出南向室内相对湿度均小于北向,南北差异以晴天最大,阴天最小。室内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特征为夜间湿度大,变化小,昼间湿度小,变化大。以上结果可为低纬城市气候的深入研究,建筑的合理设计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5.
采用2007—2015年5—8月NCEP再分析资料和国家站、区域站雷暴大风实况观测资料,利用权重和概率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与雷暴大风联系紧密的物理量,统计其在所选物理量不同阈值范围内出现的概率,建立雷暴大风概率潜势预报方程,并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雷暴大风出现在白天与夜间所选物理量参数有所不同。无论白天或夜间,其在山区与其它地区的物理量阈值亦不同。(2)所选每个预报因子的概率统计结果与雷暴大风发生的环境条件基本相符,该概率由因子达到阈值范围内的样本数和在此区间内出现雷暴大风的样本数两者共同决定的。(3)该方法对08—20时和20—08时两个时段雷暴大风预报的命中率均较好,尤其2016年7月最高,预报概率为"60%以上"的命中率接近93%,可预报出雷暴大风出现的概率潜势和可能发生的区域;同时,空报率较高;预报概率为"80%"的预报临界指数更高。  相似文献   
76.
哀牢山北段地区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哀牢山北段地区不同位置的景东(西侧盆地)、徐家坝(山顶)和楚雄(东侧盆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三地1980~2005年同期气候观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了哀牢山东、西侧盆地及山顶气温和降雨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哀牢山北段地区最热月均出现在6月;最冷月,西侧盆地和山顶为1月,东侧盆地最冷月为12月;降雨的季节差异十分显著,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以上,以7月降雨量最多。从气候的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年、季和月平均气温均呈现显著的升高趋势,气温的显著升高主要发生在干季,增温率为干季〉年〉雨季。最冷月均温增温率最大,最热月均温没有显著增加,气温年较差呈减小趋势。研究表明,哀牢山北段地区山顶及两侧盆地均呈现显著的变暖趋势,与植物生存直接相关的∑t≥0℃有效积温和∑t≥10℃活动积温也显著增加。气温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增温速率为东侧盆地〉山顶〉西侧盆地。山地迎风坡面(西坡)气温垂直递减率显著减小,背风坡面(东坡)气温垂直递减率整体呈增大趋势。降雨整体呈增加趋势,不同季节间降雨的变化差异显著,年降雨量的增加主要由于雨季降雨的增加,干季降雨呈微弱上升或下降趋势,降雨的增加率为东侧盆地〉山顶〉西侧盆地。哀牢山北段地区干季的干热气候特征进一步加剧,这种变化趋势在山地的背风坡面(东坡)表现得更加剧烈。  相似文献   
77.
利用昆明、北京两座城市内建筑物为研究对象, 对其不同朝向外墙壁面、屋顶面表面温度及壁面近旁气温进行了观测, 分析了建筑物外墙壁面表面温度及其近旁气温的垂直分布以及壁面、屋顶对周围大气的热力效应特征, 并对两座城市内建筑物的热力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建筑物表面温度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要比近旁气温大得多, 一般说来, 壁面昼间是热源, 夜间是热汇; 受研究对象所在的大区域气候、人类活动等影响, 建筑物外表面的热力效应有许多异同; 建筑物屋顶面与近旁空气间的平均热通量基本为正值, 呈现较强的热源效应, 其热力效应强度与太阳辐射呈现正相关; 城市建筑物的外表面 (壁面、屋顶面) 已成为城市区域内有别于城市地面, 且对城市立体气候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影响的热力作用面。  相似文献   
78.
基于加密探测资料解析2009年6月3日商丘强飑线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郑州、商丘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河南省逐分钟自动站等加密探测资料,对2009年6月3日发生在商丘地区的强飑线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后部横槽携带冷空气沿西北气流下滑与低层暖湿空气在商丘汇聚,在低层辐合线、干线触发下,位于辐合中心的商丘爆发强飑线;初始对流回波沿边界辐合线发展加强并形成超级单体强风暴;在开封与商丘之间的露点锋(干线)作用下,发展起来的晴空边界辐合线触发新生对流并发展加强,与超级单体强风暴汇合成强飑线迅速东南移影响商丘地区;雷暴大风前商丘大片超折射回波预示该处有干暖盖存在,为飑线移到商丘爆发更为激烈的强对流天气提供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强飑线回波带上超级单体风暴和后来发展形成的弓形回波是造成商丘地区强天气的关键,雷暴大风发生在辐合线后侧,辐合线后侧具有典型的中尺度雷暴高压、中尺度低温中心、风场辐散等特征;强雷暴高压、高压前侧的强气压梯度以及强飑线的快速移动是宁陵、夏邑和永城等地有气象记录以来极端大风产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9.
西双版纳海拔变化对水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双版纳三个海拔梯度(570m、1105m、1610m)的水湿状况进行了3a的观测(2002~2004年)。随海拔上升,年平均降雨量增加,年平均相对湿度降低,总雾日数减少,年平均气温和水气压线性递减,降雨日数和蒸发量的变化相对较小。随海拔上升,雨季(5~10月)降雨量显著增加,但干季(11~4月)降雨量变化很小,其中在干热季节(3~4月)还会降低。雨季空气相对湿度随海拔上升而增加,但干季的情况却相反。在海拔570m,雾凉季节(11~2月)的雾日为100d,而海拔1105m和1610m,此时期的雾日都仅为6d。以上结果显示:在印度季风环境下,山地与低海拔的坝子相比,干湿季节交替更加明显,在山地上干季期间不存在雾凉季节,在雨季期间,热带山地雨林的水湿气候条件优于较低海拔的季节雨林,但干季山地雨林的水湿条件更差。  相似文献   
80.
河南省春季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河南省自动雨量站逐时降水资料、天气图资料及郑州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分析了2007年3月23日河南省飞机、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结果表明:飞机和高炮、火箭影响区1 h雨量增加0~4 mm,且作业时段内影响区维持较大降水.春季低槽、切变线天气过程,K指数在24 ℃左右、850 hPa θse在40 ℃左右时,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在0~-16 g·s-1·cm-2·hPa-1之间的区域为最佳作业区;雷达反射率因子在30 dBz左右的降水发展阶段,作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