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2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贺兰山北段贺兰山岩群中发育一套富铝片麻岩,Al2O3含量较高,总体与粘土质岩石化学成分相似,显示孔兹岩系的特征,变质矿物组合主要为石榴子石、堇青石、硅线石、十字石、紫苏辉石等,变质级别达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从宗别立岩组含石榴矽线黑云二长片麻岩中选取100粒各种类型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获得47个测年数据,锆石年龄多数介于1.80~2.15Ga之间,峰值为2.00~2.05Ga。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图与鄂尔多斯地块北缘的集宁岩群和乌拉山岩群十分相似,总体与吕梁构造运动的时限一致,为华北克拉通成熟陆壳演化阶段的产物,证明孔兹岩系形成于古元古代,之后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很少受到构造热事件的干扰。  相似文献   
72.
世界双遗产地独有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过程与其景观格局相互作用机制特殊且复杂,构建这类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并识别其敏感区,对有效开展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以及实现遗产地的精细化保护与管理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武夷山双遗产地中受自然和人类生态过程作用最为强烈且频繁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相关规划理论,从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着手,运用3S技术构建了风景区的防洪、生物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视觉保护和游憩体验5大景观安全格局,形成综合生态基础设施,判识旅游干扰敏感区,并就各景观安全格局与敏感区提出相应保护措施。维持景区低、中、高3种等级水平安全格局的生态基础设施分别占风景区总面积的17.1%、19.1%和40.6%;九曲溪沿线、天游峰景区、武夷宫景区等区域最为敏感脆弱,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矛盾最为突出,山北景区东北部、九曲溪景区南部区域茶园种植密集区的敏感性次之。景区敏感区遗产保护不能仅停留于不建设的被动状态,而应针对不同敏感区保护级别的优先性,主动寻求关键问题的保护技术手段,并制定精细化管理细则。  相似文献   
73.
牛头沟金矿位于华北陆块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贺兰山裂陷北段之基底杂岩带,赋矿地层为一套下元古界宗别立群第二亚群(Pt1z2)中—深程度的变质岩系。矿体受深大断裂的次一级主断裂(F1)控制。该断裂形成于海西——印支期,经历了早期逆冲挤压,晚期局部引张的多期活动阶段。文中主要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温度、压力及硫同位素分析等对构造控矿机理进行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该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74.
武夷山游记     
我慕名来到享有“奇秀甲东南”之誉的岩茶之乡武夷山。晚上九点,火车到达武夷山站,走出车厢,只见夜幕下的武夷山飘洒着淅沥细雨,我的心,早巳伴着“大红袍”的袅袅茶香,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恣意徜徉。  相似文献   
75.
哈多河“花岗质糜棱片麻岩”为一套变质变形的花岗质岩石,其岩石组合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质糜棱片麻岩、细粒黑云母花岗质糜棱片麻岩和细粒石榴二云母花岗质糜棱片麻岩.SiO2含量在66.4%~74.52%之间,K2O+ Na2O介于7.36%~8.84%之间,Al2()3含量在13.43%~15.74%之间,A/CNK =0.974~1.092,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到过铝质岩石;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ΣREE=94.15×10-6~164.30×1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的右倾型曲线,具有弱的负铕异常;富集Rb、Ba、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Ta、Nb、P、Ti等元素.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哈多河“花岗质糜棱片麻岩”的岩浆侵入期次可分为两期,第一期在320Ma左右,代表性岩石为细粒黑云母花岗质糜棱片麻岩和细粒石榴二云母花岗质糜棱片麻岩;第二期在304Ma左右,代表性岩石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质糜棱片麻岩.综合岩相学、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哈多河“花岗质糜棱片麻岩”原岩为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形成于晚石炭世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后碰撞构造环境下,之后在早二叠世末遭受“后碰撞作用”的影响,发生较强的韧脆性变质变形.  相似文献   
76.
纳日贡玛斑岩产于三江北段,由大小不同的6个斑岩体组成,岩石化学显示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配分型式为几乎不具负Eu异常的轻稀土富集型。笔者利用锆石U—Pb方法首次测得纳日贡玛斜长花岗斑岩的生成年龄为41.0±0.18Ma,属喜马拉雅早期。从区域构造演化的角度来看,三江北段大部分花岗质岩体的形成都与喜马拉雅造山作用过程中的岩浆侵位相关,表现为多数同位素年龄都集中在21~66Ma。鉴于纳日贡玛铜钼矿产于纳日贡玛斑岩体中,属于斑岩型,花岗斑岩体为纳日贡玛铜钼矿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同时三江北段发育较多的中酸性岩体,纳日贡玛铜钼矿床成岩年龄的确定对于在该区寻找斑岩型铜钼矿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7.
三江北段东莫扎抓矿区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有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构造模型多重视新生代变形而忽略了早期构造变形的限制.本文以三江北段东莫扎抓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构造-岩相填图,恢复了矿区二叠纪以来变形序列,结合区域资料讨论了变形事件的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表明矿区发育中-下二叠统九十道班组灰岩、上二叠统那益雄组碎屑岩、上三叠统结扎群甲丕拉组碎屑岩和上三叠统结扎群波里拉组灰岩4套地层系统,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局部被近南北向逆断层代替.北西向逆断层横亘矿区,断层上盘三叠纪碎屑岩和灰岩整体北倾,断层下盘三叠纪岩石被左右两条走滑断层夹持向南挤出.在图面和露头尺度上矿区叠加褶皱明显,南北向剖面上多见紧闭的倾伏褶皱,近东西向剖面上则为开阔水平的斜歪褶皱,表明南北向剖面上观察到的是已被叠加的早期褶皱,为矿区第一期变形,其形成与三叠纪末古特提斯洋盆闭合有关.始新世晚期印-亚大陆碰撞地壳缩短形成矿区第二期构造,即北西向逆断层和褶皱叠加.第三期近南北向逆断层可能形成于始新世末,与印-亚大陆碰撞引起的侧向旋转有关.  相似文献   
78.
黄雄南  张家声  彭澎  李天斌 《岩石学报》2013,29(7):2353-2370
贺兰山北段结晶基底中保留有不同程度的韧性变形剪切带.通过详细的野外考察和室内显微构造研究,明确贺兰山北段的古元古代基底经历了4期韧性剪切变形:(1)早期顺层剪切带表现出中下部地壳层次的变形样式,运动学特征一致反映了近南北向的伸展;(2)麻粒岩相变质的糜棱片麻岩剪切带为南北向挤压的产物,导致经历高温高压变质的孔兹岩系从下地壳向中部地壳抬升;(3)高级糜棱岩(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剪切带涉及的2次伸展运动(北西-南东向伸展和北东-南西向伸展)使得基底进一步向中部地壳抬升,可能发生在形成孔兹岩系的同一造山运动的晚期伸展垮塌过程中;(4)北东-近东西向左行逆冲绿片岩相糜棱岩剪切带则将结晶基底抬升到中上部地壳层次,其运动学特征与高级糜棱岩剪切带明显不同,可能是另一造山运动的产物.贺兰山北段与大青山-乌拉山地区有相似的韧性剪切带和构造变形,表明华北克拉通西部北缘存在一致的近东西走向的古元古代碰撞造山运动以及随后另一造山运动的改造.  相似文献   
79.
陈曦  陈建国  王成彬  等 《江苏地质》2013,37(3):496-508
植被覆盖区遥感地质信息提取一直是国内外遥感地质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介绍了利用间接证据链,通过追溯植被冠层温度-气孔阻力-植物水势-根系实际吸水-土壤供水-土壤水分含量,最终以土壤水分含量异常与断裂构造表观特征建立联系。使用TVDI、PDI、MPDI、SPSI遥感土壤水分反演模型提取福建大小矾山地区植被覆盖下的断裂构造信息。  相似文献   
80.
刘东鸣  余建华  沈丽芬 《地球》2013,(5):106-107
正1引言受低层切变及高空低槽东移影响,4月16日08时到17日08时闽北(即福建省南平市,下同)出现了强雷电、冰雹及短时强降水(暴雨)等强对流天气。16日午后闽北的光泽县北部的司前乡台山村、王方村及寨里镇桥湾村等地先后出现降雹(降雹时间分别为12:30~13:00及14:00左右),降雹持续时间3~5分钟,冰雹最大直径约3cm。16日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