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7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870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572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102篇
综合类   206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运动的随时间而变的电离层所引起的多普勒频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电离层的变化和运动引起多普勒频移的物理机制,假定了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电离层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电离层反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公式以及穿过电离层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公式。这些公式把多普勒频移与电离层及不均匀团块的电子密度变化、层和团块的运动速度以及地球磁场强度变化等参数直接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72.
本文对电离层频高图换算为电子浓度垂直分布剖面图方法中的Titheridge联合换算方法作了适当的修正和补充,并对此方法的误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分析了电离层风发电机理论中影响电流分布的几种主要因素,认为电离层电导率模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计算太阴日变化(L)电流体系时,本文放弃了过去习惯采用的无限薄球壳的电导率模型,使用了分层电导率模型。考虑电导率随高度的变化以及电导率极大值的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得到了与观测结果较为符合的理论L电流体系。本文的结果还指出,在处理某些全球性发电机理论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假定电离层为距地面等高度的无限薄球壳,而必须同时考虑大气潮汐振荡的特性及电导率随高度的变化。由此得出结论:发展三维电导率模型对于电离层风发电机理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4.
大气传播延迟改正在GAMIT软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卫星信号从GPS卫星发射到地面的过程中经过了以充满大气为介质的空间,电磁波在这种变化的介质中传播,其传播的方向、速度、强度都可能随时改变,本文简略地介绍了大气传播延迟的产生及其对GPS测量的影响,并就GAMIT软件对大气传播延迟的控制方法和所采用的改正模型做一简单介绍,并对减弱和消除大气传播延迟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5.
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的理论和方法,讨论该模型在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具体算例与利用伪距观测值计算的电离层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6.
77.
用双频GPS观测值建立小区域电离层延迟模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介绍了用双频GPS伪距观测值建立区域性电离层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模型的初步结果表明,该电离层模型建立后,可为性病区域的广大单频用户提供在天顶方向优于0.4m精度的电离层延迟改正量,且具有30min以内天顶方向优于0.4m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78.
GPS测量的电离层误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世杰 《测绘通报》2001,(12):27-27
  相似文献   
79.
1998年5月磁暴磁层电流体系的地磁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低纬度地区地磁场的短时变化主要由以下电流体系产生:电离层发电机电流(IDC)、对称环电流(SRC)以及由部分环电流和Ⅱ区场向电流及其电离层回路组成的内磁层三维电流体系(PRFI).此外,由Ⅰ区场向电流及其电离层回路组成的电流体系(FACI)所产生的低纬地磁场也是不可忽略的.本文针对1998年5月1-6日的大磁暴,首先利用多个同子午线台站对的数据分离并消去由IDC电流产生的Sq场.然后,通过线性建模分离其他电流体系产生的磁场成分.结果表明:(1)发生在5月1-6日的磁暴可以分为两个过程,PRFI和FACI电流体系在1-3日不明显,在4-5日伴随着亚暴强烈发生.(2)SRC的变化情况在第一阶段同Dst指数相似,在第二阶段明显滞后于Dst指数.(3)在5月4-5日,PRFI在SRC之前增强,随着PRFI和FACI的恢复,SRC开始增强.这一结果为我们了解环电流和场向电流的形成以及它们的关系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