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CO2浓度倍增对大豆叶片和总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72.
三江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气候适应性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平  高素华  潘亚茹 《气象》1992,18(12):38-40
为把三江平原建成高产稳产粮豆生产基地,分析了三江平原的农业自然条件及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波动及变率。根据相对气象产量的最大值及最小值,计算了作物的气候适应性指数。并按该指数的大小,对4种主要作物的适宜种植情况进行分区。从而为三江平原各县内部农业结构调整及三江平原总体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巴黎协定》明确提出将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努力将其控制在1.5℃以内,以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与影响。随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邀请IPCC筹备关于1.5℃增暖影响及温室气体排放途径的特别报告,为UNFCCC谈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回顾近期发表的一些成果发现,在1.5℃到2℃的不同升温条件下,很多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将增加。2℃条件下一些易受威胁的系统,如生态系统和农业系统,将承受全球变暖带来的严重后果;海平面明显上升,珊瑚礁锐减,季风降水减弱等影响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不同地区对全球不同程度增暖的响应也存在很大差异。总的说来,相较于2℃增暖而言,将增暖控制在1.5℃以内能进一步减小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然而,要把全球增暖控制在1.5℃内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并且目前对1.5℃增暖的影响认识仍然十分不足。定量分析2℃和1.5℃增暖对不同区域自然和人类系统造成的影响差异,需要更高分辨率的模式以及更多针对2℃和1.5℃增暖影响而设计的专门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74.
CO2和O3浓度倍增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中利用自行设计的OTC - 1型开顶式气室进行了 9a的田间试验 ,取得了一批质量可靠的试验数据 ,分析了CO2 浓度倍增对大豆、冬小麦、棉花、玉米、春小麦和谷子的生物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CO2 浓度倍增对上述 6种作物的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均是正效应 ,对冬小麦、棉花和谷子品质的影响可能是有利的 ,对玉米品质的影响可能是不利的 ,对大豆的影响不大 ;分析了O3 浓度倍增对冬小麦、水稻、油菜和菠菜生物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O3 浓度倍增对上述 4种作物生物量的影响均是负效应 ,对冬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影响是负效应 ,但是冬小麦和水稻籽粒中粗蛋白和 17种氨基酸含量都有所增加 ;分析了CO2 和O3 浓度复合倍增对大豆生物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结果是生物量和产量呈增加趋势 ,说明了CO2 的正效应大于O3 的负效应。采用作物模型数值模拟方法 ,分析了CO2 和O3 浓度倍增对冬小麦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频繁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农业气象灾害一直是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开展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在国家科技攻关等计划的支持下,近10年来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业务和预报服务,构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防御体系是农业气象灾害研究的重点。基于3S技术和地面监测相结合,构建了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系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全面监测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建立和完善了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开展干旱、洪涝、冷害等灾害的动态监测,逐步建立集3S于一体的高空时空分辨率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研究主要包括:数理统计预报方法进一步发展,农业气象模式与气候模式结合的初步尝试,GIS和网络等高技术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中的应用,省级农业气象灾害预测系统的研制。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影响)评估的研究,大致可以2001年为界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灾害风险分析技术方法探索研究为主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以灾害影响平度的风险化、数量化技术方法为主的研究发展阶段,构建灾害风险分析、跟踪评估、灾后评估、应变对策的技术体系;具体研究包括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基于遥感监测信息的农业干旱评估。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研究主要是将高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主动防御技术和开发防灾制剂的被动防御技术相结合,在防御农业干旱和低温冷害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6.
玉米冠层对降水的截留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水资源是农作物的主要水分来源,农作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但由于未考虑农作物冠层对降水截留作用,在水资源评估和农田水分平衡研究中往往高估降水作用。该文通过2018年玉米生长季在辽宁锦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的降水模拟试验系统分析了玉米冠层对降水的截留效应,结果表明:在降水量一定条件下,玉米冠层截留量与叶面积指数的二次多项式拟合相关最佳;在叶面积指数一定条件下,玉米冠层截留量与降水量的幂函数拟合相关最佳。综合叶面积指数和降水量分析表明:玉米冠层截留量与叶面积指数平方及降水量对数函数拟合呈正相关。根据我国玉米传统种植方式,高产玉米的叶面积指数最大一般为5~6,因此,对一次降水的最大截留量通常约为1.5~2.3 mm,当叶面积指数小于1时,对降水的截留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77.
开茂水库区岩溶发育十分复杂,发育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和规模上具有差异性,在时间上形成多期次岩溶,众多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准确、完全地查明库区岩溶现象,几乎不可能,建议在重点处理已经查明的岩溶通道的基础上,预留一定的工作量,待水库蓄水后,根据蓄水后实际情况,在必要情况下进行局部、重点处理。  相似文献   
78.
东北地区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东北地区100个气象台站1971-1990年气象和产量等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气候适应性,并计算了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中部平原区的气候生产潜力在区内都是较高或最高的,而50°N以北的北部地区和东部长白山天池附近,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在区内最低。最后,用线性规划对东北地区部分县的主要农作物结构提出了调整意见。理论分析结果:结构调整更有利于农作物高产、稳产和高效。  相似文献   
79.
气候变化对我国东部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建平 《地理研究》1992,11(1):56-62
本文在介绍了气候变化对生态和农业的影响基础上,利用我国东部地区100个站点的温度、降水资料,根据部分经验公式推导得出了计算粮食产量相对变率的公式。并计算了当年平均温度变化1℃、2℃、3℃,年平均降水量变化10%、20%、30%情况下的粮食产量的相对值。  相似文献   
80.
气候变化对植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高素华  潘亚茹  郭建平 《气象》1994,20(1):30-33
分析了我国大体分布均匀的350个站点近40年植物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50、60、70、80年代距平场变化,并讨论了“暖干型“、“暖湿型“、“冷湿型“、“冷干型“气候对植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