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西宁陨石具有典型的球粒结构,球粒轮廓依稀可辨-模糊,基质重结晶程度中-高等,次生斜长石粒度5-40μm,部分颗粒大于50μm。橄榄石和低钙辉石的化学成分均一:球粒中橄榄石Fa24.7-25.2,平均Fa24.9,相对标准偏差PMD值0.64%;低钙辉石Fs21.3-21.9 En 77.6-78.2 Wo 0.46-0.57,平均Fs21.5,Fs的PMD值0.84%。说明该陨石已达热力学平衡状态,为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根据该陨石结构构造特征、金属含量、矿物化学组成特征和热变质特征(平衡温度为778℃),西宁陨石被划分为L群普通球粒陨石,岩石类型为5型,但已开始向6型过渡。该陨石的冲击变质程度为S3,风化程度W0。陨石母体形成之后遭受了冲击变质作用和热变质作用,导致原始球粒破碎、脱玻化和基质重结晶。  相似文献   
82.
The Cenozoic strata of the Xining Basin, NE Tibet, have provided crucial records for understanding the tectonic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region. Yet, the age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dimentary stratigraphy and, consequently, the early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basin remain debated. Here, we present the litho- and magnetostratigraphy of various early Eocene sections throughout the Xining Basin independently constrained by the U–Pb radiometric age of a carbonate bed. Our study extends the dated stratigraphy down to 53.0 Ma (C24n.1r) and reveals highly variable accumulation rates during the early Eocene ranging from 0.5 to 8 cm/ka. This is in stark contrast to the low but stable accumulation rates (2–3 cm/ka)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overlying Palaeogene and Neogene strata. Such a pattern of basin infill is not characteristic of flexural subsidence as previously proposed, but rather supports an extensional origin of the Xining Basin with multiple depocentres, which subsequently coalesced into a more stable and slowly subsiding basin. Whether this extension was related to the far-field effects of the subducting Pacific Plate or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remains to be confirmed by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83.
西宁城区古近系泥岩分布范围很广,遍及城中、城东、城西、城北四区,是西宁地区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岩土体。在本次勘察中,对泥岩的工程地质特性提出新的认识:一是发现泥岩中存在裂隙水,呈脉状分布,有较高的承压水头;二是在泥岩中确实存在溶洞,认为其形成与成岩程度和石膏与芒硝的富集有关。结合工程实例,对泥岩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泥岩分布区域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及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4.
瓦里关及西宁PM_(10)和多环芳烃谱分布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青海瓦里关和西宁PM10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07年5月24日~6月1日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瓦里关大气本底站和青海气象台进行了观测并各采集7组气溶胶样品,分析了PM10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和多环芳烃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瓦里关PM10日均浓度为24.85μg.m-3,粒径分布呈三模态;西宁PM10日均浓度为65.25μg.m-3,呈明显双模态。瓦里关积聚态颗粒物质量百分比大于西宁观测点。瓦里关PM10中多环芳烃含量远低于同季节西宁地区,浓度值为8.38ng.m-3;高分子量的PAHs主要集中在细颗粒上,而粗颗粒上低分子量PAHs相对较多。两地区高分子量多环芳烃均为单峰分布。后向轨迹分析表明,瓦里关PM10中PAHs污染与西宁市以及黄河河谷工业带方向的输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基于西宁市7个社区居民购物行为问卷调查数据,探讨西宁市不同区位社区居民不同类型商品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位社区居民购物频率、出行时段和出行距离存在差异,受营业时间和气温的影响居民购物活动以白天为主,夜间较少;市中心和郊区社区较多居民步行购买低等级商品,市中心外围较多居民购买低等级商品以公共汽车为主;西宁市市中心和郊区居民购物出行符合不同等级的商品购物空间的等级圈层结构,可分为3个圈层,而市中心外围居民的不同等级商品购物圈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8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西宁城市居民通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雪  柴彦威 《地理研究》2018,37(11):2331-2343
近年来,中国城市转型中居民职住关系的变化对通勤交通方式、通勤时间的影响,以及不同居住区居民通勤行为的差异性,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基于2013年西宁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分析西宁居民通勤行为的居住区差异,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通勤距离、通勤交通方式、通勤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居住区类型及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因素对于通勤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通勤距离对通勤交通方式、通勤时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男性、自有房者、高收入者、兼职就业者、高学历者采用机动化通勤方式的比例较高;在控制个人社会经济属性之后,居住区类型属性仍然对居民通勤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基于以上发现,对西宁城市交通发展和空间布局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7.
西宁盆地含坡缕石粘土赋存于第三系中,它由粘土矿物(伊利石、坡缕石、绿泥石等)、碳酸盐矿物(白云石、方解石)和陆源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组成。通过岩石化学统计相关系数和二次平差曲线对变化指数、相依系数、均方差研究,总结了坡缕石含量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增高的变化规律;碳氧同位素组成显示了湖相沉积特点,微量元素含量偏高,pH值8.75—9.23,反映了坡缕石形成环境为富镁弱碱—碱性的淡—咸水湖。研究了坡缕石的成矿地球化学作用,指出了寻找坡缕石的方向。  相似文献   
88.
西宁和沱沱河地区近地面及500hPa温度变化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青藏高原西宁、沱沱河站的近地面和500hPa温度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层次年、季平均温度变化的趋势以及高低空两个站之间温度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西宁站近地面年平均温度变化有明显的增温趋势,38a来增温幅度约1℃。沱沱河站年平均温度未见明显的增温趋势,这主要是由于1985-1986年沱沱河地区罕见的暴风雪灾害导致的创记录的秋、冬季低温所引起的,但在夏季温度变化上,仍可看到明显的增温趋势;在500h  相似文献   
89.
西宁盆地深部构造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盆地及周缘处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带,历史上该区曾发生过多次浅层地震(其中几次具有较大的破坏性)。通过区域地球物理场的分析,推断深部构造的特征,对地震产生的动力学背景作深入探讨有利于地壳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90.
Blake亚时及其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西宁黄土剖面古土壤层S1的721块定向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获得了Blake亚时转换过程中地球磁场变化特征较精确的记录。主要结果为:1.Blake亚时位于S1的中下部;与地球磁场方向和强度变化相联系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900a和5000a。2.Blake亚时转换过程中地球磁场主体变化特征是由6次快速倒转构成,每次快速倒转所经历的时间为百年的量级,虚地磁极(VGP)极移曲线沿美洲大陆移动,这意味着在此期间地球磁场可能仍以偶极子场为主。3.Blake亚时是一次不成功的极性转换。4.黄土高原西部黄土-古土壤序列的主要磁性矿物可能仍是磁铁矿,次生剩磁主要是粘滞剩磁,当加热温度达到300℃之后即可获得单一组分的特征剩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