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对常规侧钻小井眼方案的分析对比,结合钻机作业能力提出了高效侧钻小井眼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包括小井眼水平井钻进、防砂方式优选、油水层的封隔等技术。通过在QHD32-6F平台4口调整井的钻完井实施证明,该技术能有效降低小尺寸套管侧钻井作业难度,大大降低了钻完井的综合成本,为海上钻完井提速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BZ3区西部陡坡带位于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石南陡坡带中段,构造上处于石臼坨凸起与凸起倾没端相交的夹角地带,石南一号断裂和石南二号断裂在此处相交,形成由多个复杂断阶所组成的复式墙角型陡坡坡折带.通过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认为,BZ3区东营组东二下亚段发育3个4~5级基准面旋回,每个基准面旋回的上升半旋回的下部和下降半旋回均控...  相似文献   
83.
90°相位转换技术是通过地震相位旋转90°,使地震反射的主要同相轴与地质上的岩层对应,从而使地震相位具有岩性地层意义。该技术具有运算速度快、完全尊重原始地震资料,无需井资料和模型的约束等特点,尤其适合海上少井或无井条件下的储层研究。90°相位转换技术在渤海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田的储层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储层的研究精度,尤其是薄层的可解释性。在相似地质背景条件下,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钻井向深层发展,钻井风险逐渐增大,费用逐渐增加,如何有效降低作业成本是渤海勘探井作业一个比较棘手的课题。早期渤海井深4000m的勘探井身结构设计至少需要五层套管,但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渤海勘探井井身结构逐渐优化,节约了较多成本。针对渤海集柬勘探钻井实施的中339.71nm套管作为隔水套管的局限性,从稳定性、相关配套设备技术及操作要点等方面对中508nm+Ф339.7nm表层套管二合一钻井技术的优越性进行了介绍。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势必将给今后的勘探钻井作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黄河口凹陷不同层位的原油物性特征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原油物性不仅受原油族组成的影响,而且也受成熟度、埋藏深度、保存条件和组分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原油相对密度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含量、沥青质和含蜡量等;而原油黏度主要受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含量的影响,沥青质和含蜡量对其影响不大。分析认为,影响黄河口凹陷原油物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油源差异、生物降解、油气运移以及保存条件等是导致该区原油性质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6.
运用族组分、色谱、色谱-质谱等地化测试手段,总结了文昌13—1/2油田原油物性、母质类型及成熟度等地化特征,并分析了原油的来源。认为文昌13一1/2油田原油为典型的低硫、中高蜡陆相油源特征的正常成熟原油,推断原油主要来自文昌B凹陷文昌组滨浅湖相烃源岩。  相似文献   
87.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生气凹陷,存在石炭-二叠系和古近系沙河街组两套生气层系,凹陷东北环紧邻歧口凹陷主洼,具备形成大型天然气田的物质基础。在古近纪沉积时期受三个方向物源的影响,储盖组合较发育,沙河街组的超压又较好的保存了储层物性。通过对构造特征、沉积体系和油气运移条件分析,认为凹陷东北环深层构造圈闭、沙垒田凸起西翼倾没端地层圈闭和深层岩性圈闭是该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88.
钻具落井是石油行业典型的井下事故,一般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来处理,直接影响着油井的命运。通过细致的钻具探伤、检查,保证入井钻具状态良好是预防事故发生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钻具落井事故仍时有发生。渤海油田某井表层φ406.4 mm井眼钻井过程中发生的底部钻具脱扣落井便是此类事故的典型。在对该井基本情况和事故发生的经过做了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中浅层大尺寸井眼钻具落井的打捞难点做了说明,给出了可行的打捞方案,最终成功打捞出了落井钻具。  相似文献   
89.
黄河口凹陷古近纪构造坡折带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坡折带类型、分布对沉积体系具有明显控制作用。通过对黄河口凹陷古近系层序构成样式和沉积充填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盆地幕式断陷活动和同沉积断裂差异活动等构造作用下,形成了断裂坡折和挠曲坡折2种类型的构造坡折带。断裂坡折可以进一步分为断阶坡折、帚状坡折和断裂转换带坡折,不同类型构造坡折带对沉积体系具有明显控制作用。②断阶坡折控制了陡坡带扇三角洲、缓坡带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帚状坡折控制了沉积体系入湖方向和沉积厚度;断裂调节带控制了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挠曲坡折控制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分布。③构造坡折控制不同类型的圈闭组合,断阶坡折带发育断块型圈闭、岩性上顷尖灭圈闭;帚状坡折带发育掀斜断块圈闭;断裂转换带发育岩性上倾尖灭圈闭、断鼻-岩性圈闭;挠曲坡折带发育地层超覆圈闭。不同类型坡折带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为下一步中深层油气勘探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0.
杜晓峰  庞小军  王清斌  冯冲  赵梦 《沉积学报》2021,39(5):1239-1252
渤海海域辽东湾凹陷东南缘沙二段储层中发现了油气,但物性差异较大、优质储层成因不明,严重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评价。利用岩心及常规物性、铸体薄片、全岩等分析化验资料,对该区沙二段储层差异及优质储层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沙二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砂砾岩储层,其物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由南向北储层物性逐渐变差;南部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8.1%,以中—高孔为主;中部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2.0%,以低—特低孔为主;北部储层平均孔隙度为7.7%,以特低孔—超低孔为主。2)研究区储层埋藏较浅(埋深小于3 000 m),压实较弱,但储集空间类型迥异,南部储层储集空间以裂缝(粒内缝、粒缘缝、收缩缝)为主;中部以溶蚀孔和构造缝为主,局部见原生孔;北部以少量粒间溶蚀孔为主,局部见少量构造裂缝。3)母岩类型是造成区域上储层物性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由南向北,母岩类型由中生界碎屑岩和元古界变质石英砂岩向元古界碳酸盐岩过渡,造成南部储层杂基含量高,胶结作用弱,但裂缝发育,物性好,而北部储层胶结作用逐渐增强,物性逐渐变差。4)不同构造形成的优质储层控制因素具有差异性,南部储层厚度小,但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厚度大,裂缝是形成优质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北部储层厚度大,但优质储层厚度小,呈薄层出现,胶结作用强,优质储层主要受早期大气淡水淋滤和成岩期溶蚀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