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67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青藏高原东北部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降水特点,定义青藏高原强降水概念,利用该区域内各测站自建站以来的气象资料,分析青藏高原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对强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强降水的分布明显受到地形影响,年降水量和强降水次数自东向西呈阶梯性递减趋势,分别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外流河谷地区和东南部四川北部地区存在大值中心;外流河谷地区两侧山脉的年降雨量较大,年均强降水日数较多,河源处相对较小,具有河谷地形的特点;青藏高原强降水的时段集中,雨强大,局地性强,且具有夜发性的特点;强降水日数和站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近10年来出现区域性强降水的次数增加;青藏高原东北部外流河谷地区强降水的相对强度较大,同长江以南地区暴雨相对强度差不多。  相似文献   
92.
天水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与西秦岭二重要构造带交汇处,该盆地充填较完整晚新生代沉积序列记录着该区构造变形历史,因此对该盆地沉积记录的研究对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活动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天水盆地晚新生代砂岩和含砾砂岩地层中碎屑颗粒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推断23.7Ma左右天水盆地北部沉积物源区西秦岭发生了一次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的构造—热事件,该事件可能导致天水盆地的形成,并开始接受新近系冲积相沉积。约14.1Ma左右天水盆地物源区再次发生构造活动,使西秦岭剥露速率加快和盆地进一步拗陷广泛接受河湖相沉积。通过对剥蚀速率的估算,得出天水盆地沉积记录的23.7Ma和14.1Ma西秦岭北部快速抬升事件的平均剥蚀速率分别达0.34mm/a和1.05mm/a。   相似文献   
93.
赣东北信江盆地中生代晚期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江西上饶地区填图当中,基于岩浆活动、沉积体系分析和地貌景观及深部的构造等信息,本文提出了赣乐北信江盆地中生代晚期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早熟山陆内碰撞撞造山和中晚燕山陆内裂谷期、坳隐期及反转期两个阶段,主要构造转换的时间在早白晋世早期与早中期的认识。  相似文献   
94.
朱兆才  李心顺 《地震研究》1989,12(4):328-336
本文通过对本世纪来东北浅源中强震前地震活动图象的研究,在计算机上建立了“东北浅源中强地震的模式识别综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M≥6.0深源地震对东北浅源中强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地震活动频度增加至一定水平,b值下降至一定水平,地震频度和强度随时间的增强,是重要震兆。地震活动的可公度性在识别中也起到了较强作用。本文采用预选特征的方法和标准,加速了建模过程,提高了模型稳定性和效果。控制实验表明结果是稳定的,可用于中强震监测参考。  相似文献   
95.
湖南芙蓉锡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珍珠山群是发育在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接带东段之婺源-乐平地区的一套中元古代蓟县纪变质深海浊积岩-火山岩组合,自下而上可进一步划分为佛子坑组,鄣山组,周溪组,中洲组,火山活动呈现由弱-强-弱的演化规律,岩石化学特征反映其大地构造环境属火山岛弧或活动边缘盆地,其层位与弧后盆地双桥山群修水组,溪口群,弧间盆地诸家群,铜厂岩群,张村岩群,火山岛弧双溪坞群相当,但岩性组合差异甚大,属同时异相产物,它们共同构成扬子陆缘的双列岛弧造山带模式,是中元古代末华夏板块与扬子板俯冲-碰撞造山的结果,珍珠山群的建立,为华南中元古代板块碰撞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6.
滇东北渔户村组富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渔户村组为滇东北富铅锌矿的重要产出层位。通过成型或基本成型的茂租,金沙厂,五星,乐红,大海等矿床,论述了滇东北渔户村组富铅锌矿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其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有关,并总结了地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7.
余根锌 《福建地质》2002,21(4):206-210
根据武夷山吴顿-霞浦重力测量剖面反演结果。结合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分析,闽东北地壳大体分为3层,其中上地壳厚度7km-13km,主要为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类,中地壳厚度9km-11.4km,属中性岩类,下地壳厚度8.4km-13.2km,属基性岩类,总体表现为“二隆夹一坳”的特点,莫霍面深度为31.4km-27.6km。  相似文献   
98.
帕米尔东北侧基底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在阿图什-伽师地区完成的两条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Pg波资料,用有限差分方法和时间项方法得到了两条剖面的基底速度结构和基底界面形态.不同地质单元基底深度差异较大.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接触带上基底结构有明显变化,可以看作是边界断裂存在的标志.最后讨论了阿图什强震区和伽师强震群区基底的特点及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构造形变与蕴震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近30年的精密水准网、跨断层形变测量网复测资料,以及近年来GPS观测分析结果,结合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初步研究和探讨了区域构造形变与强震蕴育的一些特征.结果表明:① 本区现今构造形变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主要边界断裂附近构造形变相对强烈,远离则衰减.垂直差异运动强度和变形状态随时间演变,水平运动与变形呈明显的挤压走滑特征;② 印度板块的北推碰撞引起的青藏块体持续NE 向挤压运动所产生的构造应力场,是本区构造形变与地震蕴育的主控应力.构造形变及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演化,与块体活动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动态演化密切相关;③ 构造块体边界地带出现的垂直形变异常隆起与高梯度形变带,以及显著地断层形变异常,是块体运动受阻、构造应力场强化而蕴育强震的一个标志,往往伴随有6级左右及以上强震活动,但地震并不一定发生在运动幅度最大的部位.断层形变异常呈现趋势积累——加速——转折变化特征的地段及附近,往往是应变能积累、强震蕴育发生的场所.   相似文献   
100.
A late Quaternary deep-water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deep-water areas (>450m) of the northern Rockall Trough and Faeroe-Shetland Channel. Four stratigraphic units (1–4) are identified; these are primarily biostratigraphic units based on dinoflagellate cyst evidence. Unit 1 represents the late Weichselian glacial (pre-13 000 yr BP); unit 2 the Late Glacial Interstadial (11 000-13 000 yr BP); unit 3 is of Younger Dryas age (10 000-11 000 yr BP); and unit 4 represents the Holocene interglacial (post-10 000 yr BP). This stratigraphy is supported by the discovery of the mixed Vedde Ash (10 600 yr BP) and North Atlantic Ash zone 1, and the Saksunarvatn Ash (9000–9100 yr BP), concentrated in units 3 and 4 respectively. The sedimentology indicates that the oceanographic regime underwent a major change between the glacial and interglacial stages. This is marked by the onset of strong bottom current activity, allied to the restoration of overflow of the Norwegian Sea Deep Water into the North Atlantic, towards the end of the Younger Dryas Stadial. Despite intense bioturbation and bottom-current reworking the basic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is maintained. Recognition of two volcanic ash markers enables correlation with established onshore and offshore sequences of marine and non-marin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