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东部(含庐山)第四纪冰期之争,表现在地貌、沉积与冰川发生条件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庐山冰川仅发生在早更新世,并建立了金锭山冰期。中晚更新世没有冰川发生,前人提及的某些冰川作用证据需要重新认识。庐山晚新生代地层分为18个层组,含11级阶地,只有一个可靠的冰碛层,其他为非冰碛层或似冰碛层。  相似文献   
2.
川西冕宁—泸沽地区早更新世双桥冰期之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良政 《地球科学》1990,15(5):495-500
  相似文献   
3.
庐山以其瀑布飞泉、苍松翠峦著称于世,但关于庐山古冰川学说的争论更加引人注目。本世纪30年代,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力排众议,创立了以庐山为代表的中国东部更新世冰川学说。他在1937年完成的巨著《冰期之庐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大量确据。在这部著作中,李四光教授从地貌、沉积和古气候等方面证明了庐山确实存在更新世冰川,并划分出波阳、大姑和庐山三个冰期,进而与殴洲阿尔卑斯的恭兹、民德、里斯冰期相对比。但是事物的发展经常是不平衡的,从这个学说创立的第一天起,就有一些中外学者对庐山冰川持否定态度。例如1934年外国学者巴尔博、德日进等认为庐山冰蚀地形不明显,泥砾可用山崩、土滑、风化作用、冲积扇等成因解释之。又如1945年丁骕教授认为,海拔过低、纬度偏南的广西一带也可能没有发生过更新世冰川等等。总之,不同意见认为,中国东部(包括庐山)不可能有更新世冰川存在。  相似文献   
4.
渭南游河张坡沟第四纪地质剖面自1964年北京地质学院曹伯勋等同志研究以来,地科院、科学院植物所、西北大学、地质部第三石油普查大队等单位,又相继进行了不少工作.但多偏重于生物地层学研究.本文试图依据古地磁学资料,并结合前人生物地层学及古气候学资料,对这一剖面的地层划分及形成年代作一初步分析.一、本剖面地层简介游河位于西安以东的渭南县南部,蓝田东北约50公里.张坡沟是游河的一个支沟,雨季时有水,雨季过后则为干沟.  相似文献   
5.
庐山东南麓冰川作用表皮构造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庐山东南麓第六阶地基座上,发现了早更新世冰川作用表皮构造。按其形态与成因可分为巨砾压入基岩、小型倒转构造与不协调褶皱、逆冲-贯入构造、大型片麻岩包裹体等四种类型。早更新世初期之庐山,确实多次发生过山麓冰川作用。  相似文献   
6.
赣东北信江盆地中生代晚期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江西上饶地区填图当中,基于岩浆活动、沉积体系分析和地貌景观及深部的构造等信息,本文提出了赣乐北信江盆地中生代晚期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早熟山陆内碰撞撞造山和中晚燕山陆内裂谷期、坳隐期及反转期两个阶段,主要构造转换的时间在早白晋世早期与早中期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庐山早更新世冰川作用构造特征与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庐山地区,在下述地点发现早更新世冰川作用构造:1.庐山东南麓瓷土矿采区,有巨砾犁入基岩、基岩剪切包裹体和小型倒转褶皱构造;2.庐山西北麓羊角岭,有剪切拖曳构造与注入构造;3.花山北坡,有注入挤压型构造。对这些构造的成因,有冰川说与非冰川说之别。笔者根据各种外营力构造变形模式的分析与类比,认为前一种认识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港边岩浆混合杂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地质学、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并将其分解为偏酸性端元岩浆、基性端元岩浆、混合岩浆和非岩浆混合物4个单元.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岩浆混合和分离结晶作用同时发生对岩浆混合岩成分的制约,提出存在化学和机械两种岩浆混合方式,证明了它们与基性岩浆的侵入一起构成一个连续的岩浆作用序列.最后,在野外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端元岩浆起源和混合岩浆结晶p-T条件的估算及端元岩浆形成构造背景的判别综合提出港边岩浆混合杂岩体的构造-岩浆模型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进行赣东北江南造山带印支-燕山碰撞造山后陆内变形演化与信江盆地充填系列研究中,利用TM遥感图像影像信息结合沉积建造分析,对白垩纪盆地中等时性地层界面进行识别与研究。本次识别的等时性地层界面类型有:古构造面、大面积冲蚀不整合界面、大面积超覆界面。这些界面的识别,从整体上保证了盆地沉积相三维空间配置的可靠性,为重塑盆地充填系列及构造演化阶段提供了新的信息。该方法丰富了陆相盆地分析的方法技术,可推动1:5万区调中陆相盆地双重制图方法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