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6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优质产油藻种是实现微藻油脂产业化生产的基础,蹄形藻可以积累高含量的储藏性三酰甘油,但其是否具有微藻油脂开发潜力,目前仍然缺少系统的评价。利用形态学和分子技术对分离自暨南大学南湖的一株微藻进行鉴定,通过设置4种硝酸钠浓度(3.6、9.0、18.0和36.0 mmol/L),测定生物质浓度、总脂含量、脂肪酸组成、光合效率等指标,评价该藻株的产油能力,并利用现有模型,计算生物柴油的质量参数。经鉴定该藻株为蹄形藻JNU-3201 (Kirchneriella sp. JNU-3201),在整个培养周期内,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干重)均低于20%,蛋白质含量呈降低趋势,总脂含量逐渐增加,说明脂类是该藻的主要储能物质;主要脂肪酸包括油酸(C18︰1)、棕榈酸(C16︰0)和亚油酸(C18︰2);该藻株的生长和油脂含量明显受氮素水平影响,在最低氮浓度条件下(3.6mmol/L),获得最高总脂含量(46.92%±1.52%,干重),在最高氮浓度条件下(36.0mmol/L),获得最高生物质浓度[(6.53±0.11)g/L],在18.0 mmol/L条件下,获得最高总脂产量[(2.43±0.06) g/L...  相似文献   
92.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硫分子之一,在全球硫循环和气候调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DMSP是“冷室气体”二甲基硫(DMS)最主要的前体物质;在海洋中,DMSP可被多种途径降解,微生物降解是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珊瑚礁是海洋DMS重要的来源之一,珊瑚共附生DMSP降解菌在DMS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美丽鹿角珊瑚(Acropora formosa)、多棘鹿角珊瑚(Acropora echinata)、指状鹿角珊瑚(Acropora digitifera)、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和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 6种造礁石珊瑚中分离获得珊瑚共附生DMSP降解菌39株,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对DMSP降解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39株DMSP降解菌株分别隶属于4个门、6个纲、19个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通过火焰光度检测器?气相色谱(GC-FPD)联用技术检测DMSP降解产物,分析DMSP降解菌的DMS生产能力,结果显示,9株菌具有高产DMS能力,高产DMS菌株对于珊瑚应对气候变暖的益生作用有待后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3.
The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studied monthly during August 2012 to July 2013 in the Yantian Bay. A total of 147 taxa of phytoplankton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average abundance was in the range of 0.57×10~4 to 7.73×10~4 cell/L. A total of 19 species dominated the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and several species that are widely report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microalgae blooms were the absolutely dominant species, such as Skeletonema costatum, Navicula sp., 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Pleurosigma sp., and Licmophora abbreviata. The monthly variabilities in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could be explained by water temperature, dissolved oxygen, salinity,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 and suspended solids. The results of a redundancy analysis showed that p H and nutrients, including DIN and silicate(SiO_4),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trolling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in specific months. It was found that nutrients and pH levels that were mainly influenced by mariculture played a vital role in influencing the variation of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in the Yantian Bay. Thus, a reduction of mariculture activities would be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microalgae blooms in an enclosed and intensively eutrophic bay.  相似文献   
94.
冠鲽科(Samaridae)隶属于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 包含冠鲽属(Samaris)、沙鲽属(Samariscus)和斜鲽属(Plagiopsetta)。目前研究表明, 冠鲽(Samaris cristatus)和满月沙鲽(Samariscus latus)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都有重排, 并且两者的基因数量也有差别。为检测斜鲽属鱼类中是否也有不同的特征结构, 我们选用褐斜鲽(Plagiopsetta glossa)作为代表种进行斜鲽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同时与冠鲽属及沙鲽属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显示, 褐斜鲽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8723bp, 包括39个基因: 13个蛋白基因、24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2个控制区、1个轻链复制起点和比典型基因组多的13个间隔子。和经典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相比, 褐斜鲽和满月沙鲽都多了tRNA-CystRNA-Tyr两个tRNA, 冠鲽只多了tRNA-Cys, 且3个种类都多了一个控制区, 但褐斜鲽与满月沙鲽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褐斜鲽线粒体基因的重排导致不同位置的6个tRNA形成了六连体基因簇“tRNA-Cys1-Tyr1- Ser1-Lys-Arg-Ser2”, “ND5-ND6-Glu-Cytb-Thr”则位于六连体之后, 但这11个基因相对的排序没有发生变化。采用双复制随机丢失模型(double replications and random loss, DRRL)对褐斜鲽基因的重排现象进行分析, 认为该鱼类基因数量、排列顺序以及比典型基因组多13个间隔子等特征为该模型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5.
珊瑚藻是一类在细胞间沉积碳酸钙的底栖红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然而,在当前全球变暖、海洋酸化等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珊瑚藻的物种多样性已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对珊瑚藻的种类鉴定工作。本文选用两种在中国南海广泛分布的无节珊瑚藻,通过形态解剖学观察,发现两种藻均具有一组织性构造,髓部藻丝共轴,相邻藻丝间通过细胞融合相连。两种藻均具有单孔的锥形生殖窝,生殖窝明显地突出于体表,其中,藻种SCSIO C004的生殖窝直径为830~1 000μm,且数量较少,藻种SCSIO C005的生殖窝的直径为350~450μm,且数量较多。这些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表明这两种藻均为宽珊藻亚科的种类。基于SSU r DNA和psb A基因序列对两种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一步分析,确定了SCSIO C004为新角石藻(Neogoniolithon brassica-florida (Harvey)),SCSIO C005为圆锥呼叶藻(Pneophyllum conicum (Dawson) Keats),并明确了它们的分类地位。本实验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珊瑚藻的生态功能和生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
芋螺科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芋螺科(Conidae)是一类多样性较高的暖水性海洋贝类,肉食性,体内有毒素可射杀猎物。芋螺毒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经济意义,因此该类动物备受关注。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芋螺动物资源,芋螺资源的开发及相关研究需要分类学提供支撑。本文简述了芋螺科的系统分类研究历史,回顾了这一类群的国内外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海域芋螺科分类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文终指出通过经典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交叉综合,结合中国海域的研究材料,将会补充和完善国际上较新的芋螺科分类系统,缩小与国外同类研究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97.
大亚湾核电站邻近水域桡足幼体现场摄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足类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 在食物链中处于中间环节,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桡足类幼体获取的营养直接影响其发育, 进而影响桡足类成体补充乃至种群的稳定。本研究于2015年夏季分别在大亚湾核电站邻近海域S1 (进水口水域)和S2 (排水口水域)站进行了调查采样,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了桡足幼体现场摄食食物组成。结果显示: 1)两个站的桡足幼体内共检测到16种不同食物, 包括浮游植物(硅藻)11种, 后生动物2种、真菌、Ichthyosporea 和卵菌类各1种共5大类, 其中硅藻(47.30%, 克隆数百分比, 下同)和被囊动物类后生动物(41.89%)是其主要的食物类群; 2)在S1和S2站桡足幼体内分别检测到9种和10种食物, 但主要食物类型有差异, S1站较多后生动物(61.54%), 而S2站较多硅藻(68.57%); 3) S2站的桡足幼体杂食偏植食程度更高, 其杂食性系数(0.31)低于S1站(0.72)。结果表明, 桡足幼体能根据食物环境有选择地摄食植物饵料和动物饵料, 调节食物营养结构; 温排水影响水域桡足幼体更偏向植食性, 尤其是硅藻, 暗示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桡足幼体食性偏移。  相似文献   
98.
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其邻近海域的生态效应日益突出。文章结合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夏季和冬季大亚湾海域沿温排水温度梯度的浮游植物粒径结构特征,探讨了营养物质的输入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浮游植物对升温以及富营养化作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适温条件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在极高温(36.0℃)环境下则产生抑制作用,在排水口邻近高温区夏季和冬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均呈较低分布。交互模拟实验发现不同季节浮游植物对于温度和营养盐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夏季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比温度明显,冬季温度的作用则更为显著。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均显示,水温升高和营养盐加富均可造成小粒级浮游植物(20μm)所占比例的增加;因此,升温和营养盐输入均可能导致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呈小型化趋势,并对食物网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海洋渔业的产量造成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99.
塔形马蹄螺(Tectuspyramis)是一种暖水性较强的海洋贝类,也是一种重要的礁栖生物,研究其自然环境中的食物组成对于认识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缺少直接的食物组成信息,对其食性和生态功能定位尚不明确。本研究于2017年春季在南沙珊瑚礁区采集了塔形马蹄螺样品,以18S rDNA可变区(V4)序列为靶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其现场食物组成。共测得41个OTU,分属11个门类,包括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丝足虫门(Cercozoa)、刺胞动物门(Cnidaria)、Stramenopiles(不等鞭毛类)、网粘菌门(Labyrinthulomycota)、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多孔动物门(Porifera)、甲藻门(Pyrrophyta)、捕虫霉亚门(Zoopagomycota)。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发现塔形马蹄螺消化道中存在大量沉积物碎屑,其中有孔虫、真菌、后生动物是最重要的类群,占食物序列组成的99.76%,它们主要存在于海洋沉积物、有机碎屑和礁石表生藻类基质(Epilithic algal matrix, EAM)中。研究结果揭示了塔形马蹄螺的食物主要来源于EAM中的小型生物和碎屑以及珊瑚礁石上的有害生物,推测塔形马蹄螺属于沉积物碎屑食性生物,可能在清除珊瑚表面藻类基质、促进珊瑚幼体附着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对于维护珊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解大型附着生物对近海圆盘浮标污损的特点,对布设在珠江口东南海域和北部湾东北部海域的4个圆盘浮标的大型附着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浮标侧壁大型附着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00.00~78 296.00 ind./m2和659.42~62 276.00 g/m2,底部的丰度和生物量则为412.00~66 585.00 ind./m2和1 861.60~60 784.00 g/m2,多数情况下浮标底部大型附着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高于侧壁。浮标底部的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介于2.39~3.06之间,马格列夫(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4.02~6.98,皮洛(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88~0.91;而浮标侧壁的H′为0.64~2.79,d为1.10~4.89,J′为0.58~0.96,其中H′和d均表现出底部高于侧壁。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结果表明,在30%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将各站位浮标侧壁和底部的大型附着生物群落分为4个群组,其中浮标底部基本上可归成1个群组,但浮标侧壁之间差异较大。单因子相似性分析和相似性百分比结果则显示,浮标侧壁和底部的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蔓足类和刺胞动物应是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总体来看,浮标底部相对于浮标侧壁更易被大型附着生物污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