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6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687篇
测绘学   20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755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俯冲边界成矿作用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块俯冲作用是板块运动的重要形式,其在板块边缘产生以弧盆体系为特征的地质构造单元及相关的成矿作用,如火山弧及相关的斑岩型铜矿床、弧后盆地及相关的火山岩赋存块状硫化物矿床等。板块俯冲边界形成的矿床多具有规模大、带状聚集分布,金属种类多样和易开采等特点,对全球铜、金、铁等资源储量贡献巨大。近些年来俯冲边界成矿作用取得了很多进展,如:基本建立了斑岩及浅成低温成矿模式和勘查模型;确认了古今VMS型成矿系统并建立相应的成矿模式;重新确立了一些与俯冲作用相关的新矿床类型等。但是,俯冲边界成矿作用仍然存在较多的科学问题,如:斑岩铜矿的成矿机制,特别是成矿背景、成矿岩浆作用的特点、金属来源和萃取机理等方面争议较大;不同俯冲边界(如环太平洋安第斯、西南太平洋、北美西部、中国东部等成矿带)成矿差异性机制以及古弧盆体系后期改造的过程与影响等。这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正引领着俯冲边界成矿作用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92.
对宁镇地区3个典型燕山期岩体(安基山-伏牛山岩体、下蜀-高资岩体和石马岩体)的中酸性侵入岩进行LA-ICP MS锆石U-Pb定年,给出(109.1±1.9)~(101.6±1.1)Ma的年龄值,代表了这些侵入岩体的形成年代,为该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形成时代提供了精确的约束。宁镇地区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与100~110Ma左右的中酸性钙碱性岩浆活动相关联,区内成岩成矿作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宁镇地区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而长江中下游九瑞等地区的同类型侵入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二者相差约25~35Ma;结合白垩纪以来太平洋板块活动特征对中国东部陆区成岩成矿的制约,这些年代学数据揭示出宁镇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及其成矿响应是中生代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大规模岩浆-成矿活动的新一期成岩成矿事件,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对应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拆沉-减薄事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岩石圈减薄从135Ma左右开始,可能持续到100Ma左右。  相似文献   
93.
刘品德 《西北地质》2014,(4):227-236
老并石膏磁铁矿位于塔阿西大断裂西侧,为一种新的矿床类型。笔者依据最新大调查、详查及勘探成果,通过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老并石膏磁铁矿成矿过程为海底火山活动带来了大量的炽热含盐和金属溶液,形成含矿溶液;含矿溶液在Eh、pH值差异的驱动下运移,并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导致铁质的卸载沉淀,形成磁铁矿;同时由于炽热的含矿溶液与海水相互作用,为硬石膏的形成提供了S的物质来源,从而出现石膏、磁铁共生的现象。对于深化西昆仑地区磁铁矿成矿带成矿认识,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4.
从宏观基础地质入手,按矿床学的一些基本概念,针对东川-易门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一些存在争议的重要问题。研究认为:狮山段是绿汁江组下部独立存在的地层层位;东川-易门式铜矿床属沉积-改造成因,其中的层状铜矿属沉积成岩成因,不是"热液成矿";所谓东川-易门式矿床(稀矿山除外)为"喷流沉积成矿"或"岩浆叠加",尚依据不足;刺穿体是构造作用产物,对成矿有利,是良好的找矿标志,其中的角砾岩主要是沉积角砾岩与构造角砾岩,或沉积-构造角砾岩,不足以冠名"隐爆角砾岩(筒)"。  相似文献   
95.
通过大量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北喜马拉雅东段金锑多金属矿带发育3期成矿作用(同沉积、同碰撞、陆内造山期)和5种矿床类型(喷流沉积-改造型、卡林型-类卡林型、热泉型、次火山岩浆热液型、造山型)。提出控矿"四要素"分布或叠加的地区,是北喜马拉雅地区最重要的找矿标志。指出羊卓雍错-哲古错被动大陆边缘裂谷(陷)盆地周缘的盆山转换部位是成矿有利部位,金矿床主要受近EW向拆离构造及其次级构造控制;锑、金锑多金属矿床主要受近SN向走滑正断系统及其次级构造控制,特别是EW向拆离系统与SN向走滑正断系统的交汇部位更是寻找锑、金锑多金属矿床的最有利部位。据此划分出3个受近SN向走滑正断层系统控制和2个受EW向拆离构造或韧-脆性剪切构造控制的矿化集中区,为该带进一步的找矿工作部署与突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6.
上庄金矿位于焦家断裂带北段,赋矿围岩中发育黄铁绢英岩化、钾化、碳酸盐化和粘土化蚀变。通过岩石化学分析显示,钾化、黄铁绢英岩化及粘土化蚀变岩之间有明显的物质交换。上庄金矿成矿作用和水岩反应可以概括为动态成矿与相应的水岩反应机制,热液对流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动态变化是制约水岩反应和成矿物质活化-迁移-聚集的关键,水的电离反应是蚀变矿化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97.
福建南平花岗伟晶岩型钽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建 《地质通报》2014,33(10):1550-1561
福建南平钽铌矿是亚洲最大的花岗伟晶岩型钽铌矿床,也是中国钽铌金属矿的重要产地。南平钽铌矿在构造上位于闽西北隆起带东南缘,矿区内广泛发育有中—新元古界变质岩系。钽铌矿多呈脉体,沿变质岩系的片理或层理侵入,矿脉与围岩的关系清晰。这些脉体是在与加里东期花岗岩有成因联系的4类花岗伟晶岩分异—演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矿化伟晶岩中分带和交代蚀变作用均十分发育,稀土元素的矿化与伟晶熔体的结晶分异及后期热液蚀变作用有较密切的关系。稀土元素和磷酸盐矿物含量很多,这在国内外同类型伟晶岩中不常见。同时该地区也是新矿物——南平石的唯一产地。钽铌矿物是矿化伟晶岩中Ta和Nb元素的最主要载体,Ta含量大于Nb,还有其他可综合利用的稀土元素。闽西北地区具有进一步寻找此类型矿化伟晶岩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8.
中国及邻区印支运动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概要论述印支运动在中国及邻区的表现特征,探讨了印支运动的主要成矿作用,指出印支运动首次使长期以来游离于全球主要大陆外的扬子、中朝、塔里木等小陆块拼合在一起,为新生代大型聚煤盆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燕山期和喜马拉雅山期二次大规模的对流地幔输入大陆事件奠定了重要基础,使之成为中国及邻区大陆上最重要的成矿时期。  相似文献   
99.
黔中断裂带形成于早古生代之前,是黔中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复合带.本文通过对该断裂带特征及铀成矿关系分析研究,运用现代热液成矿理论,打破以往沉积-表生成矿思维束缚,认为断裂带内铀成矿的核心是构造和热液作用的叠合,成矿机制是幔源含U流体活动的参与和深部热液流体多次叠加改造,铀源主要为富铀的黑色岩系和晚中生代玄武岩;铀矿体主...  相似文献   
100.
右江沉积盆地演化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右江沉积盆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被称为右江印支褶皱带,其沉积-构造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大陆边缘裂谷、弧后裂谷和坳陷盆地.桂西北地区是右江盆地的主体部分,该区典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牙、高龙)的含矿硅质岩特征、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组构学特征一致表明矿床在沉积成岩期已形成,矿床属同生沉积成因.矿床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演化密切相关.裂谷环境、盆地的岩相古地理、同沉积断裂等因素对矿床的形成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