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799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39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近20年长江中下游汛期旱涝趋势季度预报的检验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群 《大气科学》1990,14(1):93-101
本文就作者近20年(1968—1987)长江中下游汛期旱涝趋势季度预报作了检验,预报评分显著超过了气候期望。通过对预报因子的分析,作者认为季度长期预报能达到基本可行的程度,关键是预报方法应建立在对长期天气过程形成和发展的物理分析基础上。  相似文献   
92.
中国东部的降水区划及备区旱涝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我国旱涝发生的规律、成因和预测,事先掌握降水的气候型区和各区降水变化的气候特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利用1951—1986年中国东部14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下半年降水相对系数、月际和年际标准差等参量时空变化的特征,并综合应用逐级归并法和成批调整法,对中国东部地区进行了降水气候区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区旱涝的频数和长期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3.
从高斯光束经过光学系统的传输与变换规律出发,借助于高斯括号的性质,研究了激光束光学系统的变焦特性,导出了机械补偿式激光束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及补偿点位置方程,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94.
根据矩阵理论,推导了空间后交的一种新算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无需线性化,其计算结果、精度与传统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95.
中国东部的降水区划及各区旱涝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陈烈庭  吴仁广 《大气科学》1994,18(5):586-595
为了研究我国旱涝发生的规律、成因和预测,事先掌握降水的气候型区和各区降水变化的气候特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利用1951-1986年中国东部14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下半年降水相对系数、月际和年际标准差等参量时空变化的特征,并综合应用逐级归并法和成批调整法,对中国东部地区进行了降水气候区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区旱涝的频数和长期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
黄河流域旱涝年地面热量收支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北京、郑州3年热量平衡观测资料,建立波文(Bowen)比计算模式。并用此模式及辐射计算式等估计黄河流域8年5-8月地面月辐射收支、蒸发耗热、湍流热交换量和土壤热交换量,并比较分析旱涝年它们的差异以及随旱涝(用降水距平表示)的变化。   相似文献   
97.
我国旱涝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五百年旱涝等级图》资料,用W-K模糊沉底聚类法对我国进行旱涝区域划分,共得到8个旱涝区域。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旱涝周期和干、湿期划分以及一些总体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8.
长江中下游夏季(6—7月)旱涝的东亚环流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车贝雪夫多项式方法分析了东亚西风带(90—150°E,35—55°N)和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区(110—170°E,15—35°N)月平均500hPa高度场低阶车氏系数的若干特征,探讨了两区低阶车氏系数与长江中下游6、7月雨量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99.
由深源远震体波记录反演华北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重点研究的地区为河北省北部包括京津地区,以及山西、内蒙的部分地区,在此区选取了29个台站;在向东延伸的背景区,选取了6个台站。利用这些台站的深源远震体波记录资料,通过选取介质结构模型,计算理论地震图,与观测图进行拟合,以确定地震台下介质结构的可接受模型。在拟合时,对每个地震台站都选择若干次深源远震的体波记录作为观测图。对每个地震台站一般都算出60个不同模型的理论图。实际上做出的结果比地壳深,为大约80km(即大致相当于岩石层或称岩石圈)厚度内的地壳上地幔介质结构,它们大都由10层左右的介质组成。通过波形拟合共给出了上述35个台站下的壳幔介质分层结构。并由此给出了Moho面的轮廓。  相似文献   
100.
海城7.3级地震前地震波动力学特征量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对海城7.3级地震前地震波动力学特征量变化的一些最新研究结果。所研究的地震波包括体波(P,S波)、尾波和短周期地脉动三类。特征量有:体波与地脉动的波形时间线性度和空间线性度,平均半周期,频谱的峰值频率、拐角频率、相对频带宽度、相对频谱峰值、高频段的谱线斜率绝对值;尾波的时间熵、振幅比、持续时间、观测与计算持续时间差及其二阶差分、Q_c值、反映介质混浊度与震源特性的系数a_c等。所得结果表明,三类地震波的上述动力学特征量大都在震前一至半年左右出现、有的在6-10天乃至一天以内出现过不同形态的阶段性异常变化,因而可看作海城地震的中短期和临震的地震波前兆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