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6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65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深圳湾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深圳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淡水种类占绝对优势 ,藻类5门32属45种 ,其中硅藻12属18种 ,绿藻1属15种 ,蓝藻7属10种 ,裸藻、金藻各1属1种 ;浮游动物共计37种 ,其中原生动物9种,轮虫14种 ,枝角类2种 ,桡足类8种 ,浮游幼虫及其它4种 ;底栖动物20种 ,分别为环节动物的多毛类7种 ,寡毛类2种 ,软体动物8种 ,甲壳动物2种 ,鱼类1种。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数量和分布的特征是 :藻类细胞密度为2.4×106~1.4×107个/L ,平均6.43×106 个/L。浮游动物为514.0~8049.2个/L,平均1690.8个/L。底栖动物个体数为180~8860个/m2,平均为2364个/m2。这三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分布与距深圳河河口的距离有密切关系。因此 ,三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湾内段与湾口段差异明显,且平均值偏低 ,说明深圳湾水体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92.
胶州湾北部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的动力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基于胶州湾1995年5航次的生态动力学综合实验观测,建立了一个水层-底栖生态系耦合的动力学箱式模型,其中水层亚模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机氮、无机磷以及DOC、POC和溶解氧7变量,底栖部分包括大型、小型底栖生物、细胞、碎屑及无机氮和磷6变量。模型考虑了海面太阳辐照度变化、海水及底泥温度变化,以及营养盐与DOC陆源流入的影响,利用该模型成功地模拟了胶州湾北部各生态变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同吴增茂等(1999)水层模型模拟结果相比可以看出,耦合模型的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3.
九龙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的生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江素菲  陈枫 《台湾海峡》1993,12(4):351-358
1987年3月到1988年2月在九龙江口的5个固定站位上,逐月进行鱼卵和仔,稚鱼调查的资料。结合1983年至1984年的鉴定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的鱼类生态结构系由淡水,半咸水,沿岸和海水鱼类等4种生态类型组成。鱼类主要产卵期为3-9月,盛期为5-8月。鱼卵数量以河口上游最多。种数则以河口下游较多。仔,稚鱼相对集中于河口中游,其数量和种数均为最多。在九龙江口放流,增殖或引进鱼类新种成功的机  相似文献   
94.
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在海洋浮游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铌  于新生  唐颖  刘西锋 《海洋科学》2007,31(10):61-66
介绍了一种利用数学形态学特征和Gabor纹理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与支持向量机对胶州湾沿岸7种浮游生物的活体图像进行自动识别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降维识别模式可以提高系统识别性能,其平均识别正确率达78.5%,通过对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特征的选取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基于计算机数字图像的海洋浮游生物自动识别方法将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提供新的实时、快速、高效检测平台。  相似文献   
95.
象山港赤潮期浮游生物生态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
黄海温跃层声散射与浮游生物垂直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详细分析了夏季黄海温跃层中浮游生物垂直分布对声散射信号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了浅海浮游生物空间随机不均匀分布引起的声散射,仅是来自分层不均匀界面-温跃层上散射的背景干扰.  相似文献   
97.
大口鲇幼鱼摄食、生长及驯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根据1991年1~12月的调查,陆水水库的浮游植物共8门118属,以绿藻、硅藻、蓝藻门的种类为主,占总属数的86.44%;浮游动物198种,其中原生动物38种、轮虫68种、枝角类61种、桡足类31种。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和生物量分别为3.1449×10~6cell/L和1.937mg/L,数量以蓝藻、隐藻、硅藻最多,占总数量的91.33%,生物量以隐藻、硅藻、绿藻最大,占总生物量的85.03%,浮游植物初级毛产量为3.4gO_2/m~2·d。浮游动物年平均数量和生物量分别为2323.8ind/L和1.4837mg/L,数量以原生动物和轮虫最多,占96.89%,生物量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占79.94%.陆水水库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现存量在不同的水域差异较大,季节变化明显。按水化学分析结果及浮游生物特征判定,陆水水库的营养类型为中营养型。还讨论了环境因子对水库浮游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An Upper Cretaceous black-gray-red bed sequence was deposited in the Tethys-Himalayan Sea where abundant foraminifera, especially planktons, were yielded. In the shallow shelf to the upper slope on the north margin of Indian plate was recorded an extinction-recovery-radiation cycle of foraminiferal fauna highly sensitive to paleoceanographical changes. The black unit, consisting of the Late Cenomanian-earliest Turonian beds, displays a major extinction, with keeled planktonic and many benthic species as the principal victims at the end of the Cenomanian when existed only low diversity, sin-face water-dwelling foraminifera. The gray unit spans a long-term recovery interval from the Turonian to the early Santonian with keele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returning stepwise to the water colunm. The planktonic biota in the red unit, extremely abundant, indicate a biotic radiation during the Late Santonian and the Early Campanian, implying that the high oxygen levels had returned to all the oceanic depth levels,and that the water stratification disappeared, followed by the radiation of all depth-dwellers. The variation on foraminiferal faunas from the whole sequence refers to the extreme warm climate that appeared in the Middle Cretaceous and to the declined temperature toward the late epoch. Substantial deposits for this warming and cooling zones represent the black shales in the Middle Cretaceous and the red beds in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southern Tibet. The change in the foraminiferal composition corresponded to the formation of dysaerobic facies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oxidized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99.
王成源 《中国地质》2000,(12):35-38
自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一直卓有成效的进行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解决地层的时代,在这方面同样取得了很多的突破性的进展.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半个世纪以来,地层古生物工作已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从7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00.
中国对虾池浮游生物与对虾养殖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探讨繁殖浮游生物对改善养虾池水质和提高生产效益和作用,我们于1990~1992年在山东省牟平县宁海镇养虾场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和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