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6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65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外轮压舱水生物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机选取东南沿海港口的17艘外来船舶(含8条集装箱船和9条散货船)作为监测对象,进行压舱水浮游植物及动物的物种鉴定和丰度测定,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出分属于7个浮游植物门类和5个动物门类的309种外来压舱水生物(包括60种赤潮生物).外轮压舱水生物的分布及生存状态与水样的水龄和盐度相关.船舶压舱水排放是大家熟知...  相似文献   
72.
三道河水库浮游生物现状及其鱼产力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990年对三道河水库浮游生物现存量和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的凋查结果。经初步鉴定,该水库浮蝣植物有8门39属,其中以绿藻门种类最多,占总属数的49%,其次为蓝藻和硅藻;浮游动物为37属,其中原生动物12属,轮虫13属,枝角类7属,桡足类5属。经测算,三道河水库1990年4—10月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分别为1139ind./L和2.085mg/L,浮游动物数量和生物量则分别为1253ind./L和1.327mg/L。浮游植物初级毛生产量平均为3.950g O_2/m~2·d。根据估算,该水库鲢鳙鱼产力为15×10~4kg左右。  相似文献   
73.
不同养殖类型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谷孝鸿 《湖泊科学》1994,6(3):276-282
1988年在山东省禹城县渍涝洼地中选择四口鱼塘以不同放养类型进行试验,4—10月测定其浮游生物数量、生物量的变化。根据浮游生物各主要大类(如原生动物、轮虫以及蓝藻、绿藻、硅藻、隐藻和裸藻等)的变化,分析不同养殖类型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稳定性和同步性,同时分析了环境因子特别是生物营养物质的变化对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指出,肥水性鱼类在养殖池塘中因搭配比例的差异而导致池塘中浮游生物变化。  相似文献   
74.
2004~2010年夏季杭州湾鱼类浮游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2010年夏季(8月),在杭州湾设置12~15个采样点,采集鱼类浮游生物样本共93网次.经鉴定分析,共得鱼卵233粒,仔稚鱼29 825尾,仔稚鱼分别隶属8目17科26属34种,其中凤鲚(Coilia mystus)为优势种,数量占总量的91.5%,历年优势度在80.0%~99.1%之间.各年比例较高的种类还有弹涂鱼属一种(Periophthalmus sp.1)、鮻(Liza haematocheila)、鲻鱼(Mugil cephalus)、中颌棱鳀(Thrissa mystax)、康氏小公鱼(Anchoviella commersonii)、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等.滩浒山附近和杭州湾内湾南部海域鱼类浮游生物密度较高,是杭州湾内凤鲚仔稚鱼活动的主要区域.生态类型主要包括半咸水型种类、沿岸型种类和近岸型种类.对鱼类浮游生物密度与主要环境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鱼类浮游生物密度的自然对数与水体透明度、盐度和水温的相关性显著(p〈0.05),其中与水体透明度的相关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75.
许振祖 《海洋学报》2005,27(5):180-180
《中国海洋浮游管水母类》一书由我国知名的海洋浮游生物生态学家张金标教授撰写,在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和海洋科技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下,最近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3万字,共分三章.该书详细系统地记录了中国各海域管水母类的种类组成和特征.除逐种描述其形态特征外,并附形态图及记载各种的采集海区、生态习性及其在全世界的地理分布,对有争议的种类作了分类讨论,提出了著者的观点.此外,该书还编制了我国管水母类分目、分科、分属和分种的检索表.这是一部系统全面论述中国海洋浮游管水母类的专著.该书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材料丰富,样品采集海域广而全,能充分反映我国海洋浮游管水母区系.  相似文献   
76.
鲸鲨的警示     
吉红 《海洋世界》2005,(9):22-22
鲸鲨是世界上最大的鱼,体长最长可达到20米,常见的也有8米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海中巨无霸。它巨大的蓝灰色身体两侧有显著的皮嵴、黄色的斑点和横纹,尾鳍上半叶向上面翘着。鲸鲨个头虽大,嘴也大,但是脾气却是很温和的,吃东西时只是通过海绵状的鳃滤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  相似文献   
77.
生物发光现象在海洋中广泛存在,基于微光成像技术对深海发光浮游生物的发光现象进行视觉捕获是一种先进的原位观测手段,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方法对获取的生物发光影像资料进行自动分析。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匹配跟踪的发光浮游生物自动计数方法,基于同一目标在连续帧间的运动具有连续性的思想,首先采用帧间质心差小于一定阈值的原则进行初始粗匹配,然后针对目标过近造成的误匹配问题再进一步进行运动方向的匹配,提高帧间匹配精度,从而准确计数。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对深海发光浮游生物的真实视频数据进行了自动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该计数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对生物发光区域的尺度变化、发光目标间距过近等情况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达到较好的计数效果。  相似文献   
78.
粒径小于20 μm的微型浮游生物能迅速响应海洋环境变化,因而在海洋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应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了三门湾表层与底层海水中微型浮游生物(包括细菌、聚球藻、微型真核生物以及病毒)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微型浮游生物丰度与水体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门湾海域微型浮游生物丰度范围:细菌,6.98×105~9.84×106 cells/mL;聚球藻,1.10×103~3.71×104 cells/mL;微型真核生物,1.04×103~3.75×104 cells/mL;病毒,1.01×106~3.47×107 mL-1。夏、秋两季表层微型浮游生物丰度均高于底层;秋季细菌、聚球藻和病毒丰度低于夏季,但微型真核生物丰度高于夏季;温度是造成微型浮游生物丰度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微型浮游生物丰度的水平分布在夏季无显著规律,但秋季表底层均由内湾向外湾递减。秋季,除底层的细菌外,微型浮游生物丰度水平分布与pH和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同时与亚硝氮、硝氮、铵氮、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9.
文章结合模拟升温和营养盐加富, 于2016年8月和2017年1月研究了夏季和冬季大亚湾海域浮游生物群落代谢特征, 以期深入了解浮游生物对升温和富营养化作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 升温和营养盐输入均会影响浮游生物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群落呼吸率(CR), 且GPP对环境的响应更敏感。夏季GPP除在培养前期(24h)极高温条件下受到显著抑制外, 营养盐输入的影响比温度的影响作用更显著; 而冬季GPP和CR受升温效应的影响显著(p<0.05)。总体看来, 升温效应和营养盐输入均能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碳代谢平衡, 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进而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渔业资源产出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0.
《海洋世界》2012,(1):44-47
大洋深渊的严酷考验已经产生了拥有最不可思议的外形的离奇生物。 谁有能力发明一种像水母一样的生物?98%的水,一些带颜色的斑点,流动起来就变成了一团肉。这是生物吗?或者仅仅只是移动着的水?伞状体在抖动,有节奏的脉动变得更为强烈……这是像心脏一样跳动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