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于2011年2~12月,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设置6个采样站位,每逢双月份调查1次,研究该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及优势种的时空变化.调查共获得浮游植物87种,以硅藻种类最多.浮游植物密度呈周年双峰变化,分别在4月和8月成峰,4月峰值最大,水样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59×104cells/dm3,网样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71×106cells/m3,8月峰次之,水样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1.28×104cells/dm3,网样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7.38×105cells/m3;浮游植物密度在2月和4月,北高南低,6月和8月中部高,外围较低,10月和12月南部高北部低.2月和4月,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第一优势种,6月和12月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为第一优势种,8~10月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为第一优势种,枯水期(2月)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在局部海域形成优势.  相似文献   
2.
三种再分析气温数据在浙江周边岛屿的适用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海岛资料相对匮乏,对其气象条件的分析工作较为零散,对海岛气候分布特征尚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利用浙江及周边岛屿26个站点的观测资料,通过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统计方法定量评估了NCEP/NCAR-Reanalysis 1(NCEP-1),ERA-Interim和JRA-55三种再分析气温数据在浙江周边海岛的可信度。结果表明:3种再分析数据均能够重现近地面气温的年循环特征,但再分析数据得到的冬季气温偏高,而在夏季,NCEP-1相对于其他2种再分析数据重构的气温显著偏低。从相关系数、标准偏差等多个统计指标来看,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对浙江周边岛屿气温的再现能力较好。积温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ERA-Interim计算的26个测站的平均积温和标准差分别为5 818和498℃,与实测5 728和324℃最为接近,JRA-55的平均积温偏差最大,NCEP-1标准差偏差最大。从26个测站积温的空间分布来看,基于ERA-Interim得到的积温空间分布基本上重现了浙江周边岛屿积温带受纬度和海陆分布影响的特征;JRA-55再分析数据次之,因三门健跳至岱山的部分海岛上积温比实测资料偏高,从而导致积温南北分布与实测不一致;而NCEP-1存在明显的偏差,在27°~28°N区积温偏低,在29°~30°N区积温却偏高,甚至超过了6 000℃,这使得根据NCEP-1得到的积温带南北分布与实测差别较大。整体而言,针对气温的分析研究,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对浙江周边岛屿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作为地表温度的替代数据。  相似文献   
3.
方斑东风螺早期发育过程中几种消化酶的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的早期发育从早期面盘幼体到变态后15d的稚贝分成6个阶段,分别测定各阶段蛋白酶(P)、脂肪酶(L)、淀粉酶(A)和纤维素酶(C)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幼体发育的推进,蛋白酶比活力逐渐减小,脂肪酶比活力逐渐增加,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比活力则在变态前逐渐增加,而变态后逐渐减小。比较A/P和(A C)/(P L)两种指标指示方斑东风螺幼体发育过程中的食性变化,提出(A C)/(P L)用于指示方斑东风螺食性变化更合理、准确。综合比较幼体发育各阶段4种消化酶活性,发现在面盘幼体向稚贝变态期间,幼体消化能力最弱,原因与幼体的变态过程有关。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贝类具有分泌纤维素酶的能力,该酶在东风螺对纤维素分解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2004~2010年夏季杭州湾鱼类浮游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2010年夏季(8月),在杭州湾设置12~15个采样点,采集鱼类浮游生物样本共93网次.经鉴定分析,共得鱼卵233粒,仔稚鱼29 825尾,仔稚鱼分别隶属8目17科26属34种,其中凤鲚(Coilia mystus)为优势种,数量占总量的91.5%,历年优势度在80.0%~99.1%之间.各年比例较高的种类还有弹涂鱼属一种(Periophthalmus sp.1)、鮻(Liza haematocheila)、鲻鱼(Mugil cephalus)、中颌棱鳀(Thrissa mystax)、康氏小公鱼(Anchoviella commersonii)、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等.滩浒山附近和杭州湾内湾南部海域鱼类浮游生物密度较高,是杭州湾内凤鲚仔稚鱼活动的主要区域.生态类型主要包括半咸水型种类、沿岸型种类和近岸型种类.对鱼类浮游生物密度与主要环境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鱼类浮游生物密度的自然对数与水体透明度、盐度和水温的相关性显著(p〈0.05),其中与水体透明度的相关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在饥饿120d过程中体内生化组成、能值及消化系统主要消化酶活力的连续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饥饿时间延长, 螺体的水分与灰分含量逐渐上升, 而蛋白质、脂肪及糖原含量和能值均呈下降趋势.胃、肠道与肝胰脏中脂肪酶总活力在饥饿10d时较对照组略有上升, 随后呈下降趋势;淀粉酶总活力和蛋白酶总活力均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降低.饥饿70d时, 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分别降为对照的70.12%、63.66%、42.79%, 脂肪酶与淀粉酶总活力在70-90d时迅速下降;各酶活力在90-120d均降至较低的水平.结果进一步显示, 幼螺在饥饿前期主要消耗脂肪与糖原供能, 70d后加大对贮备蛋白质的动用量, 而后期 (90-120d)则以利用蛋白质为主;各消化酶活性在饥饿90d前快速下降, 之后呈恒定状态.饥饿时螺体含水量可作为预测其营养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陆地与海岛植被分类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海岛植被进行分类,确定海岛植被型,本文首先较为全面地回顾了中国陆地植被分类和区划的研究历程,在分析植被分类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东海浙闽海岛(平潭岛以北)所在海域为例,提出探索海岛植被分类与气候控制因子关系、进而研究海岛植被型及其空间分布的思路与方法;其次,依据陆地植被分类的理论方法和研究结果,探讨了东海浙闽海岛的可能植被型,认为海岛植被型n应在陆地植被型范畴内,其数量是陆地植被型m中的若干(n/m);最后,由于海岛所处海域的气候与毗邻陆地不同,因此对海洋气候的控制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出尝试通过控制因子的特征和演变规律分析,进而推演海岛植被型及分布,同时结合植被调查经验和方法进行验证的海岛植被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浙江海岛植被乔木层种-多度的格局进行研究,并将参数估计法和遗传算法应用于Preston对数正态模型在浙江海岛植被乔木层种-多度格局拟合中,并分析浙江海岛植被(乔木)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浙江海岛植被乔木层种-多度格局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特征,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在浙江海岛植被乔木层种-多度分布中的适用性与在热带雨林等非海岛群落种-多度格局的适用性一致;(2)浙江海岛植被与毗邻区域的植被同处于相似相近的气候因子下,具有亚热带气候的主要特征,包含了从温带至亚热带地区的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的众多属、种,可作为亚热带气候下植被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系统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2007年3月1日至2008年2月29日在上海芦潮港附近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调查了该海域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附着季节和生物量分布特征,分析了主要污损生物的生态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域共鉴定出污损生物52种,隶属于9个生物门类,其中藻类5种,腔肠动物11种,苔藓虫6种,多毛类2种,软体动物5种,甲壳类1...  相似文献   
9.
大型底上动物参与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浙江三门湾是天然的半封闭海湾,也是海洋生物重要的栖息、觅食和育幼的场所。为探究三门湾海域物种间的资源利用情况及生态关系,在该海域进行了底拖网生物调查。根据2017年和2018年夏季在三门湾海域进行的大型底上生物研究结果,运用优势度(Y)、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对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2017~2018年间三门湾海域共捕获大型底上动物53种,包括两年共有种,即主要底上动物22种。其中优势种3种,包括哈氏仿对虾(Mierspenaeopsis hardwickii)、中华栉孔虾虎鱼(Ctenotrypauchen chinensis)和棒锥螺(Turritella terebra),这三个物种属中生态位种;三门湾主要底上动物依据生态位宽度值划分为3组,即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窄生态位种;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总体差异性较大,其与种对的食性、栖息环境密切相关;根据总体联结性分析得主要底上动物总体呈显著正关联,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χ2检验、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表明种对间联结性较弱,趋近于相互独立。三门湾大型底上动物的群落结构比较稳定,但种对间的关联性在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两种东风螺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方斑东风螺和波部东风螺自身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其中的含肉率和腹足肌含有的基本营养成分,分析氨基酸种类及组成和脂肪酸种类及组成,对方斑东风螺和波部东风螺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以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和波部东风螺含肉率分别为48.94%±2.01%和45.12%±2.29%,腹足肌中都含有高达70%左右的蛋白含量和5%左右低含量的脂肪,糖类含量接近10%,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高,必需氨基酸指数在43以上,肉味鲜美,方斑东风螺的EPA和DHA相对含量总和为7.1%,波部东风螺为10.5%,方斑东风螺和波部东风螺的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高达6.4%和7.5%,n-6系列分别为13.4%和15.0%,属名贵滋补的海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