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酸性陷爆角砾岩,次火山(超浅成)岩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隐爆角砾岩与断层角砾岩、火山爆破砾岩的区别,隐爆岩筒上、中、下部隐爆角砾岩的区别,含矿隐爆角砾岩筒特征,以及与隐爆、成矿作用有关的次火山岩特征。  相似文献   
92.
长江上游紫色母质养分溶出及环境效应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侏罗系沙溪庙组(J2s)、蓬莱镇组(J3p)、遂宁组(J3s)、三叠系飞仙关组(T1f)母质小于0.25mm、0.25~0.50mm、0.50~1.00mm、1.00~2.00mm、2.00~5.00mm、>5.00mm6个不同粒级,振荡时间为0.5h、1h、3h、6h不同振荡时间养分(全氮、全磷)溶出试验,模拟侵蚀颗粒在水流扰动中养分释放,分析母质颗粒养分溶出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结果表明:振荡时间与母质颗粒溶出的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粒级的大小对母质溶出的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存在影响,随着粒级的增大,养分溶出量先增加后减小;以振荡6h氮、磷最大释放量与水体富营养化临界值比较分析,以氮释放量计,紫色母岩区泥沙含量临界值在8.30~11.94kg/m^3;以磷释放量计,紫色母岩区泥沙含量临界值在24.10~37.04kg/m^3;长江上游紫色岩区泥沙含量已接近临界泥沙含量。侵蚀母质颗粒由于受到水流的扰动,溶出的全氮和全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
中国含油气盆地中花状构造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我国含油气盆地中作为扭断裂典型剖面特征的花状构造的鉴别标志、力学机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作者认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发育正花状构造,而东部诸盆地中则以负花状构造为主.它们分别代表中、新生代盆地中压扭和张扭两种不同的构造背景.这种扭动构造背景控制了盆地的结构、沉积相带的发育、油气圈闭的类型和空间分布,直接影响着油气远景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94.
本文在讨论了影响数字测震系统动态范围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在期望的台网监测能力的情况下,实现数字测震系统中地震计的适配的方法。并指出其具有同时监测微震及中强地震的能力。此外,本文还给出了数字测震系统标定结果的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95.
丁仁山  谢德寿 《气象》1992,18(7):42-45
用一维时变微物理模式,模拟了1990年盛夏季节大冶县高炮人工降雨作业点作业日的积云及其催化效果。结果表明,高炮人工降雨作业技术难度大,作业效果与云顶温度、云体大小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6.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全局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克服了传统优化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缺陷。将新兴的交叉学科遗传算法引入到桩箱筏优化设计中,以桩箱筏的总造价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全部约束条件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给出,编制了桩筏优化设计计算程序,通过计算实例证明了遗传算法用于桩箱筏优化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
矿物中的气液包裹体虽然大量存在,但单个包裹体的重量和体积甚微.在气液包裹体成分分析中,目前国内多数单位均采用原子吸收的常规方法来进行.因此,需要挑选纯度为98%以上的单矿物几十克,才能达到对样品重量的最低要求.要挑选几十克单矿物,用一般采样方法是困难的,对某些矿物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在选矿设备不太完善的单位更是如此.这就大大限制了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的推广和应用.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即:①  相似文献   
98.
根据物体围绕原点转圈产生离心力及离心力的合成与抵消原理,采用2台伺服电机同时驱动2个偏心块转动,通过北斗授时的控制系统线性改变伺服电机转动频率,研制出一种精密可控震源,并向地面发出线性调频信号。线性调频信号能量具有良好的聚集性特征,采用Wigner-Hough方法计算其初始频率和调频速率。精密可控震源是一种可长期运行并具有高度重复性的绿色环保震源,可用于探测断层活动性,接收不同深度分界面反射到地面的线性调频信号,定量分析相同路径上波速的时间变化规律,研究断层活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探索数值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99.
汶川地震后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建立了精密可控震源发射台,结合布设的28套流动地震仪的信号记录,尝试监测地下介质的动态应力变化。为了提取记录中的主动源发射的信号,本文采用了匹配滤波方法来实现弱信噪比条件下的信号检测并进行了波形变换。在提取出每个周期的主动源信号后,利用信号叠加,分别获得了1、5、10天时间的波形,有效地提高了记录波形的信噪比。然后通过互相关检测精确得出地震波的走时变化,并分析了计算误差。最后,针对实验期间发生的绵竹M_S5.6地震进行分析,获得了地震前后的走时剖面和信号变化,结果表明,距离较远的龙门山断裂北段地震未能对南段实验区域的地下介质波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0.
用能量累积法检测地震波雷达信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具有高度重复性的地震波雷达长时间向地壳内发射线性调频信号,经过地下介质的传播后到达地面,用地震仪器在监测点和检测点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数据来了解地壳速度结构及波速变化.线性调频信号是一种非平稳信号,它的频率随时间线性变化,有很好的能量聚集性,非常适合做时间-频率分析.本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监测点的信号进行时间-频率分析,以检验地震波雷达发射信号的时间和频率是否和控制系统一致.通过WignerVille分布将地震波雷达发射的信号能量聚集在线性调频直线上,再用Hough变换累积聚集的能量形成波峰,按照线性调频直线的倾角提取波峰所在行,计算到时后构成地震波走时曲线图.用靠近本次实验地点的H-21剖面得到的地壳速度结构正演该测线的Pg、Sg、PmP和SmS的折合走时曲线,并与用能量累积法提取出的地震波走时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波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信号的时间和频率都符合控制要求,重复性高达99.9%以上,可以清晰地分辨出Pg、Sg震相,并且PmP和SmS震相可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