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7篇
  免费   1434篇
  国内免费   1630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758篇
地质学   5874篇
海洋学   69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56篇
自然地理   438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51年   3篇
  1948年   5篇
  1946年   3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61.
麦嘎盆地属典型的山间断陷盆地,其形成演化发展又受制于盆周的断层构造活动。麦嘎古湖的形成演化发展及消亡与麦嘎盆地的发展演化紧密相连。笔者从构造和湖积物特征人手,对麦嘎古湖的形成演化发展消亡作了深入探讨,认为其受到新构造活动、古气候、河流侵蚀等自然外力的综合作用,麦嘎盆地先后经历了河流→湖沼→河流→湖沼→湖泊→湖沼→湖泊→河流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62.
南盘江坳陷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盘江坳陷二叠系划分为12个三级层序,平均每个层序延续时限为3Ma。进而将三级层序划分为4个Ⅰ型层序和8个Ⅱ型层序。三级层序虽然在不同地区发育完整性有所不同,但总体可以进行对比。三级层序构成两个超层序。超层序SS1沉积期,南盘江坳陷主要为台、盆相间古地理格局,具有狭窄的台地边缘一台地斜坡沉积。钦防地区为半深海环境。超层序SS2沉积末期,右江地区从台、盆相间格局演化到盆包台格局。上扬子古陆主体为开阔台地一局限台地,而靠近川滇古陆则变为陆相环境。  相似文献   
963.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的二叠系包括船山统、阳新统和乐平统。船山统与阳新统之交的黔桂运动主幕不整合面、阳新统和乐平统之交的东吴运动主幕不整合面的不整合特征明显,同时因其代表了研究区沉积盆地性质发生较大变化的界面而成为较为典型的I型层序界面。滇黔桂盆地及邻区的二叠系以其明显的沉积相分异而引人注目:在连陆台地上发育含煤地层,而在连陆台地边缘及孤立台地上发育海绵生物礁,形成一个典型的“台-盆-丘-槽”的古地理格局。伴随着强烈的东吴运动第一幕,研究区西北部发生强烈的火山活动,形成分布范围较广的峨嵋山玄武岩;东南部的“钦防残留海槽”关闭,使研究区的古地理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二叠系与三叠系之交发生的较为典型的台地淹没事件形成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淹没不整合面。根据沉积物的时间演化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指示的规律,研究区的二叠系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级层序:船山统与下伏石炭系顶部的地层构成一个三级层序(SQ19),阳新统包含四个三级层序(SQ20到SQ23),乐平统包括两个三级层序(SQ24和SQ25)。在层序地层框架内,系列古地理图和系列层序地层格架栅状图较为系统地反映了研究区二叠纪复杂而有序的时间和空间相变特征。主要的时间相变面即形成层序界面,具有明显的“跳相”和地层间断现象,由于在不同地点间断的时限不一致而造成“间断面穿时”;沉积环境的空间变化,以及伴随着时间变化中的相带迁移所造成的空间相变,其相应的相变面总是斜交时间面而造成“相变面穿时”;不同沉积阶段的层序具有不同的相序组构,并在空间上形成有序的变化,从而代表了不同的古地理背景。因此,层序地层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沉积物的时间演变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代表的规律性”,结合生物地层特征,这种规律性本身也可以作为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志。  相似文献   
964.
Langbein-Schumm模型——一种第四纪古水文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介绍了Langbein-Schumm模型的建立、迄今为止对它的评价及其在第四纪古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Langbein 和Schumm 以现代气象和水文资料绘制了三组气象与水文关系的曲线。Schumm指出,当已知第四纪古气候状况时,可以这些曲线推测相应的第四纪古水文状况。这三组关系曲线及Schumm 的这一论断被称为Langbein-Schumm 模型。文中列举了将Langbein-Schumm 模型应用于第四纪古水文学研究的三个实例。  相似文献   
965.
李斌  朱筱敏  孟昊  阮壮 《地理空间信息》2012,(1):29-32,36,1,2
使用ArcGIS及Access软件设计了开放性地质空间数据库,高效地管理沉积盆地中的海量地质数据,将地质属性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地质图件等在空间位置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开放性空间数据库可以有效地管理、交流、分析、提取、更新地质信息,在古地理研究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随着地质数据的逐渐增加,其适用性、效率性、直观性愈加显著,古地理研究成果逐步接近准确。  相似文献   
966.
天津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环境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磊 《湿地科学》2012,10(2):181-187
七里海古泻湖湿地位于天津市宁河县西南部,是全新世以来海退过程在天津平原留下的众多古泻湖湿地之一。分析了七里海古泻湖湿地形成、演变的区域地质背景,指出七里海古泻湖至少经历了3次大规模萎缩,其西南部萎缩较快,东北部萎缩相对较慢。利用历史资料研究了近5000a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的形成、演变过程,并以1950年航空照片和1976年、1981年、1987年、2000年、2005年的MSS、TM和ETM+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近百年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距今5000a,七里海地区为海相沉积环境,海岸线穿越宁河的潘庄镇、大海北、小海北一带;距今3800~3000a,海岸线退至造甲城、七里海镇一带;到清朝乾隆年间,七里海湿地逐渐被分割成前海、后海、曲里海3部分,湖底不断淤积,水面不断萎缩,逐渐演变为湖泊、沼泽湿地;1926~2005年间,七里海湿地大致经历了3个变化阶段:1926~1950年为自然变化阶段,七里海湿地的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该阶段七里海湿地仍由前海、后海、曲里海3部分组成;1951~1981年为改造治理阶段,七里海被潮白河拦腰截断,分为东、西七里海,后海被改造为农田;1982~2005年为围垦和水产养殖阶段,东、西七里海的大面积水域以及湿地周围的大片农田都被改建为养殖池,自然湿地在减少,人工湿地在不断增加,导致七里海湿地景观类型日趋单一,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67.
莱州系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莱州历史悠久,名称更迭错综复杂。据记载,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莱州府志》记载:"莱之开辟以来,夷于唐虞三代。"相传,唐尧、禹舜时期,禹分天下为九州,胶东半岛属青州,称"东夷"或"莱夷"。《尚书.禹贡》:"隅夷既略,莱夷作牧"。注云:  相似文献   
968.
《中国地名》2012,(2):67
泉州有多少年历史,其古巷就有多少年沧桑。泉州民间流传着从"一"字至"十"字的古地名,这是在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一峰书——在北门街东北侧,因这里有"一峰书院",是明代泉州人为纪念谪官来泉在此讲学的江西人罗伦(号一峰)而建的书院,后人因简称书院附近地区为"一峰书"。  相似文献   
969.
皖南有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古民居星罗棋布于深山之中,如美丽的“画里乡村”——宏村、西递、呈坎……中国水墨山水画般的景致,令人乐此不疲来此旅游或采风、今年桃红杏白时节,笔者没有在粉墙黛瓦的农舍前后、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盛开的地方采风,而是独辟蹊径,走进了安徽省古徽州歙县深山里一座发现不久、据今有400多年历史、红泥土筑、青石砌磅的“土楼村”——阳产。  相似文献   
970.
为了寻找连续完整且有研究价值的南华系剖面、推进南华系建系工作。本文依据对湘黔桂交界地区南华系主要剖面观察研究所获资料,以沉积岩相类型分析、分布特点为线索,划分出了12种沉积岩相类型,在此基础上反演南华纪各主要阶段古地理环境。得出:南华纪湘黔桂交界地区北西侧为古陆、南东侧为南华裂谷盆地,南华纪早晚两个冰期仅在古陆与盆地过渡的浅海地带,也就是现今的湘黔桂交界地区存在连续完整的沉积,连续完整的具研究价值的南华系剖面应在该区域寻找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