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633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143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针对新疆南疆大规模枣园的检测识别,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泛化迁移深度学习的枣园目标检测识别方法。以GF-6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制作了Jujube数据集,并将其泛化扩充增强;以Faster R-CNN体系为基础,利用多态协同模式实现数据集的有效关联和优化重构,进行检测识别模型的迁移深度学习以提高对目标对象检测识别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模型算法的验证识别精确率、召回率和调和平均值分别达0.979、0.952和0.965,在应用测试中,3个指标平均值均大于0.929,优于传统检测方法,且本文模型方法总体分类精度为0.97,Kappa系数为0.93,均高于面向对象最邻近法,能够有效地满足研究区规模化枣园目标检测识别的精度和效率的要求,为精细化枣园田间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为克服GRACE卫星数据空间分辨率粗糙的局限性,本文以高空间分辨率的PCR-GLOBWB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加权、乘权及误差分配降尺度方法,将GRACE卫星在河北省的水储量变化数据的空间分辨率由0.50°提高至0.05°。结果表明:加权降尺度方法不仅保留了GRACE数据的原始空间分布特征,还刻画了局部细节特征;误差分配降尺度方法结果较为理想,但在格网交界处的信号存在跳跃现象;乘权降尺度方法表现最差,与GRACE存在明显差异。经实测数据验证可知,加权降尺度方法与实测值拟合程度最好,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81。本文为获取河北省高空间分辨率地下水储量数据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993.
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在对地观测中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独特优势。近十几年来,多模式、多角度、多维度、大幅宽、高分辨率、多基协同等SAR技术的问世,代表着新型SAR观测时代的到来。为对这一SAR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能力进行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SAR系统观测能力的发展,包括如何获取大范围、多时相、多层次SAR综合对地观测数据及实现月基SAR等观测技术;然后,总结了杂交介质建模、时频分解、深度学习、压缩感知等新型信息提取方法在SAR领域发挥的作用;最后,介绍了新型SAR在城市管理、植被调查、极地与海洋测绘以及灾害监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推动SAR观测技术在测绘领域更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4.
李德仁  王密  杨芳 《测绘学报》2022,51(6):789-796
光学测绘遥感卫星的性能不断提升,种类日益丰富,已经成为获取全球精准测绘遥感信息的重要支撑。当前光学测绘遥感卫星已具备亚米级的空间分辨能力,但测绘遥感信息服务存在严重的滞后问题,亟须发展智能测绘遥感卫星,向实时智能服务转型升级。本文首先基于光学测绘遥感卫星3种成像体制及其实现方式和应用特点,分析智能测绘遥感卫星的适用体制,进一步面向实时化、智能化和大众化的应用需求,提出通导遥(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智能遥感卫星的设计构想,重点分析智能遥感卫星的服务方式及一体化功能组成;然后,阐述新一代智能测绘遥感科学试验卫星珞珈三号01星的性能与特点;最后,对智能测绘遥感卫星的发展和使命进行总结与展望。珞珈三号01星集遥感与通信功能于一体,探索了从数据获取到应用终端的测绘遥感信息高效智能服务模式,为遥感数据基于天地互联网的在轨处理与实时传输提供了真实的服务验证平台,对我国空间信息网络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5.
LEO卫星精密轨道预报是LEO导航增强系统中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本文使用多种算法来实现不同任务需求下的轨道预报。对于在地面处理系统实现的LEO轨道预报,算法1采用定轨预报同时处理的策略,算法2将离散轨道点进行动力学拟合再进行积分外推。GRACE-C卫星预报5、10、15 min的URE平均精度分别为5.25、5.67、6.25 cm;HY2A卫星为7.83、8.69、9.66 cm;SWARM-A卫星为8.88、9.22、9.63 cm;SWARM-B卫星为8.49、8.98、9.63 cm。对于计算条件受限的LEO星上轨道预报,本文利用单个轨道点及简单动力学模型进行轨道积分外推的算法。该算法主要考虑地球中心引力及非球形引力摄动,因此地球重力场阶次对轨道预报精度产生较大影响。平均高度为500 km的LEO卫星选取60阶重力场,高度为1000 km的LEO卫星选取30阶重力场,可实现预报10 min轨道优于10 cm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99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与国家安全、军事、政治、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网络空间地图作为人类认识复杂网络空间的工具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已有研究较为零碎和分散。针对网络空间自身特点,以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任务需求为牵引,系统综述了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的研究现状,辨析了网络空间地图需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从地图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空间的特点,引入隐喻理论探索了网络空间的组成及要素分类,探究了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的任务;对各类网络空间要素可视化方法进行了体系化分析,梳理了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认为,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基础理论、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映射以及虚拟形态要素的可视化研究等是网路空间地图的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97.
对于乳粉的汞形态分析,由于基质的复杂性,有机汞非常容易与样品中蛋白质上的巯基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在前处理过程中须保证各形态提取完全且各形态之间不会发生相互转化,因此样品前处理是汞形态分析的难点;同时乳粉中汞含量极低,对方法检出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过程,建立了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乳粉中三种汞形态(二价汞、甲基汞、乙基汞)的方法。实验采用多种复合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对乳粉基质中的蛋白、脂肪、淀粉进行解离,采用L-半胱氨酸-盐酸-甲醇的混合溶液作为提取剂进行超声提取,样品过RP固相萃取小柱去除杂质后用C18色谱柱(5μm,4.6 mm×150 mm)进行分离,流动相采用10 mmol/L乙酸铵-0.12%L-半胱氨酸-5%甲醇混合溶液进行淋洗,5 min内即可实现三种汞形态的基线分离。二价汞、甲基汞和乙基汞的加标回收率在79.9%~111.2%之间,检出限分别为0.5μg/kg、0.6μg/kg、0.9μg/kg。实际样品分析表明,汞总量很低的乳粉,汞各形态的提取率也能达到70%以上,能够满足检测要求。本方法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采用酶解的方式解离复杂基体中的汞形态,提高了提取率至80%以上;仪器分析方面采用甲醇作为增敏剂,提高了检测灵敏度,适用于乳粉样品中痕量汞形态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8.
地外天体采样任务特点及关键技术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外天体采样是研究地外天体起源、演变的重要手段。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地外天体采样技术的发展情况,从资源约束、对象特性、重力与温度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地外天体采样任务的特点,梳理了钻取采样、铲挖采样、地面验证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地外天体采样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岩石脆性临界破坏的波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媛  孙强  薛雷 《岩土力学》2014,299(2):529-535
根据岩石加载破坏过程中应力-应变和波速-应变曲线所反映的的波速变化特征,研究了岩石声波传播速度与其加载变形过程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岩石破裂前波速及特征参数随着变形破坏阶段变化会有显著改变,特别是应力水平到达70%80%之后,当加载破坏过程中岩石的裂隙大量增加后波速参数出现突变。这是由于在膨胀点附近岩石中微裂隙迅速丛集式增长,改变了岩石内部的微观结构,导致岩石波速降低。伴随着波速降低,波速走时急剧增大,离散度增大;S波和P波的振幅减小,但其振幅比急剧增大;S波、P的波Q值也会出现突变。通过对岩石加载过程中的波速变化与应力-应变曲线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利用波速信息变化可以实现对岩石脆性破裂前兆的识别。  相似文献   
1000.
The upper Qigeblaq Formation (Fm) dolostones and the Yurtus Fm phosphatic cherts, black shales, limestones, and doloston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transitional succession of the Aksu-Wushi area. Negative δ13C excursion above the Yurtus Fm/ Qigeblaq Fm boundary was determined in this study. The pronounced negative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 occurs in the phosphatic chert layers at the bottom of the Cambrian Yurtus Fm, below which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the Asteridium- Heh'osphaeridium-Comasphaeridium (AHC) acritarch assemblage zone. The δ13C curve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Yurtus Fm in the Aksu-Wushi area was found to be correlated with the early Cambrian δ13C curves of the Zhujiaqing Fm (Daibu Member), the lower part of the Yanjiahe Fm on the Yangtze Platform in China, the lower Tal Fm in India, the Sukharikha Fm in Siberia,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Tsagaan Oloom Fm in Mongolia through biostigraphy. The lower part of the Yurtus Fm in the Tarim Basin is at the Nemakit-Daldynian stage, and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y of the Aksu-Wushi area may be located in the phosphatic chert unit which just below the first appearance AHC acritarch assemblage zone. The negative δ13C excursion (N1) across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y in the studied section may have resulted from oceanic overturning and sea level ri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