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0篇
  免费   1912篇
  国内免费   1337篇
测绘学   3433篇
大气科学   1663篇
地球物理   1177篇
地质学   5709篇
海洋学   1508篇
天文学   310篇
综合类   1476篇
自然地理   943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945篇
  2013年   665篇
  2012年   1013篇
  2011年   910篇
  2010年   842篇
  2009年   930篇
  2008年   930篇
  2007年   794篇
  2006年   776篇
  2005年   835篇
  2004年   625篇
  2003年   671篇
  2002年   553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335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SuperMap IS Java是超图公司在国家863计划课题连续多年滚动支持下最新推出的面向网络海量跨平台webGIS平台。它基于J2EE技术和SuperMapu GC组件开发,采用面向Internet的分布式计算技术,支持跨区域、跨网络的复杂大型网络应用系统集成,为企业应用和门户网站提供强大的、健壮的、高性能的、跨平台的地理信息服务,是SuperMap为J2EE提供的全面的Internet GIS解决方案,同时也为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GIS平台的全国产化提供了解决方案,并且是超图公司推出的第一款基于共相式地理信息系统思想的WebGIS软件。  相似文献   
992.
管理地球的工具--未来的地理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脑走进教室,必将引起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革命。可以预言,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三位一体,将在未来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993.
GIS Web Services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IS Web Services是Web GIS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引起了Web GIS实现体系的变革,解决了以往Web GIS技术的种种问题的限制,推动了GIS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阐述了Web Services的模型,并对GIS Web Senrices应用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分析了GIS Web Services目前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94.
以2003年架设的NOAA/FY极轨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为基础,针对NOAA系列卫星.采用分布式处理方案,设计并建立了地震热红外卫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归档、查询、发布;自动生成全国夜晚地表亮温图像、全国白天彩色合成图像、全国每旬无云地表亮温图像等专题数据库产品;对任意选定的监测区进行热红外亮温动态跟踪和异常警示;实现了直观的无人值守的准实时自动化处理以及远程管理和数据检索。通过对地震热红外卫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数据标定、辐射校正、图像预处理、专题产品的生成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为我国地震卫星地面数据接收、处理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为实现对江西省气象业务软、硬件运行情况的自动监视,同时搜集、分析它们的属性和状态,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适合本地化的WMI技术,根据实际业务环境和实际需要,设计开发了江西省气象业务服务器实时远程监视管理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实际业务环境下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WMI技术制作具备定时自动读取远程服务器设备列表,并根据列表依次检查各服务器的可用内存容量、CPU负载率等各种参数的软件系统,可满足实时检查监视软、硬件运行状态的要求。服务器实时远程监视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检查速度快、无漏报错报,可代替人工检查应用于日常业务。  相似文献   
996.
一、技术类型该技术属非金属矿综合利用技术。二、适用范围该技术适用于以天然石膏、工业副石膏、脱硫石膏等为原料,生产工业硫酸并联产水泥。三、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以石膏为原料生产硫酸和水泥的基本原理:以焦炭为还原剂,使CaSO4高温分解成CaO和SO2气体。CaO与掺入生料中的SiO2、Al2O3和Fe2O3反应生成水泥熟料,SO2气体随同废气由窑尾排出,经净化、洗涤、干燥、转化。  相似文献   
997.
陶波  李锋  马威  刘建雄  易守勇 《热带地理》2022,42(10):1761-1770
采用工程地质钻探、物探、地质测绘及室内试验等技术方法探讨飞鹅山Ⅲ号滑坡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结果表明:1)滑坡体主要岩性为泥质粉砂岩,飞鹅山滑坡属于新形成的深层中型牵引式滑坡,在平面上呈圈椅状。2)滑坡属于双层滑面滑坡,主滑面以中型深层滑坡为主,主滑体上部发育中型中厚层滑坡。3)滑坡产生的原因为:①泥质粉砂岩倾向与坡向基本一致,且岩层倾角为中等倾角;②人工开挖使坡脚形成高陡临空面,抗滑力大为降低;③雨水沿层面及节理裂隙入渗至坡体深部,大大增加岩土体容重,同时泥质粉砂岩遇水软化,抗剪强度显著降低。4)结合该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采用坡面削坡+锚杆(索)+格构梁+双排预应力锚拉抗滑桩+三维网植草绿化+截排水+毛石挡墙的综合治理方法进行防治,监测结果显示该滑坡变形及位移已得到有效控制,整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8.
随着5G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的兴起,探索更具包容性和创新潜力的参与式治理,引导高效的技术研发与运用,实现城市“以地方现实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智慧化转型,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地理学的重要与前沿议题。人本主义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研究,为地理学者介入这一领域提供了理论工具。不同于技术中心主义将智慧城市视作由数字技术构成的物理空间集合,人本主义强调特定情境下的技术、社会(人文治理)与空间的互动。该视角呼吁对多方行动者参与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与治理决策的合作互动开展微观研究,以揭示智慧城市的共建过程与地方性驱动机制。论文梳理了国内外人本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认为该视角下的研究仍然沿袭“技术中心”或采用与之对立的“知识中心”立场,而缺少技术—社会互动的视角来理解城市智慧化转型。论文提出未来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即技术与社会(治理)的共生性、围绕技术研发的社会关系互动复杂性、技术研发与关系互动的语境化分析。探讨以上议题有助于理解智慧城市如何作为一个复杂地域系统,在人与技术的持续互动中发生转型,也可为未来中国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99.
信息和通信技术(ICTs)对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时间地理学及时应对了日常生活的数字化转向。论文梳理了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基本特征,包括破碎化、多任务与时空替代等方面。相关实证研究试图回答ICTs是否以及如何改变日常生活,但是忽略了对其内在机制的阐释。时间地理学应对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最新研究包括理论扩展与可视化及分析工具发展等方面,这为理解与刻画日常生活的数字化转向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与有效工具。研究发现,首先,经典时间地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可扩展应用于虚拟空间中的行为。时空间去耦合是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内在机制。其次,基于GIS开发了物质—虚拟混合空间行为的可视化和测度方法。最后,新时间地理学对日常活动复杂情境的分析直观揭示了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时空去耦合机制与破碎化、多任务、时空替代等基本特征,并提出前后台活动、ICT介导的活动束、ICT介导的秩序口袋等理解移动ICTs影响下日常活动转型的创新概念。最后,以时间地理学为基础,提出以实虚活动系统为核心的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研究框架,并从数字生活、智慧社会和安全城市等方面讨论未来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000.
辛宇  林耿  林元城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7):1300-1311
随着数字技术逐渐深入到乡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乡村社会关系及空间意义发生重构。信息化冲击下的乡村空间转变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其社会文化空间意义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构在内生逻辑上重塑乡村话语权力和主体身份。论文通过探讨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的多维关系及其对乡村产生的多重效应,关注数字技术带来的自由与异化、数字经济引发的话语与权力流变及乡村女性主体地位和身份的重构,解释了数字技术作为非人类行动者的主体性及其建构下的乡村日常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拟为乡村性的分析框架提供有益的补充,为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新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