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237篇
地质学   1048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川鄂湘边区褶皱构造样式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川鄂湘边区从西向东由隔槽式褶皱向隔档式褶皱的变化反映在深部构造样式上 ,其卷入的构造层次逐渐变深 ,至湘西带已由侏罗山式薄皮构造转为基底卷入式的厚皮构造 ,构造样式也更趋复杂 ;但由地表向下构造样式却普遍表现为由复杂向简单的变化。平衡剖面分析揭示了上述规律性。区域构造分析表明 ,上述构造是燕山期由南东向北西不断推进的挤压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2.
徐州铜山吴桥—睢宁张圩一带主要出露一套新元古代地层 ,包括贾园组、赵圩组、倪园组和九顶山组 ,贾园组未见底、九顶山组未见顶。贾园组主要为灰色薄—中厚层细砂质、粉砂质泥质微晶灰岩 ,赵圩组主要为中厚层微晶灰岩 ,倪园组主要为薄层—中厚层微晶白云岩和灰岩 ,九顶山组主要为中厚层微晶白云岩。岩层受推覆构造运动影响强烈变形 ,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 ,文中运用平衡地质剖面方法 ,对二朗山—宋湾剖面进行了平衡后得出该区造山运动缩短量为 3 .0 km ,缩短率为 15 %。  相似文献   
993.
溃屈型滑坡滑动面特征及滑带土强度参数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了溃屈型滑坡顺层滑带和切层滑带形成条件、物质组成、破坏方式的差异性以及强度参数的差异性,并用力学理论证明了这类滑坡滑动面顺层和切层滑带强度参数的关联性,其结论为工程实例应用证实。  相似文献   
994.
蒋良潍  黄润秋  许强 《岩土力学》2008,29(5):1188-1194
分析探讨了锚索桩设计计算的几个力学问题及有关概念。传统上对于桩身嵌入段的计算,须根据桩身与桩周岩土的相对刚度划分为刚性桩和弹性桩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型,并各自对应不同的算法及计算公式,通过对两种模型计算式的数学极限分析表明,刚性桩模型算式仅为弹性桩计算法中将嵌入段的桩身刚度取很大值下的特例,两种模型算法在力学本质上是统一的。由锚索桩嵌入段分别按弹、刚性桩模型算式的位移、转角的对比分析可知,基于弹性桩模型计算出的锚索受力大于按刚性桩模型,以弹性桩模型进行锚索设计偏于安全,而嵌入段的换算长度取1.3(“m法”)或0.8(“常数法”),从工程设计角度方可作为刚/弹性桩模型的划分判据,此时两种模型的最大位移或转角差别才小于5 %。桩上锚索倾角的力学效应除矢量分解作用影响水平锚拉力大小外,更重要的是将影响锚拉点处的水平约束刚度,进而改变锚索桩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担,因此锚索最优倾角的选取可使较好地控制桩身位移且降低锚索初拉力得以兼顾。力图令桩身正负弯矩峰值大致相等的所谓“平衡设计原则”实际上具有较强条件性,须依赖于锚索既要初拉力合适又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具备足够大的锚拉力。  相似文献   
995.
大断面浅埋黄土隧道锚杆作用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黄土隧道系统锚杆的作用效果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结合正在修建的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采用现场对比试验方法对系统锚杆作用效果进行研究。为了使试验结果有可比性,选取试验条件基本相同的贺家庄隧道洞身段作为试验段,分别设置有系统锚杆段40 m和无系统锚杆段40 m。对比试验的内容包括:拱顶下沉、拱脚下沉、水平收敛、围岩压力、初支钢架应力、锚杆轴力等。试验结果表明,有系统锚杆段比无系统锚杆段的拱顶沉降大40 %左右、水平收敛大25 %左右,两者的土压力和钢架应力相差不大;锚杆轴力较小,且拱部受压。经综合分析认为,拱部锚杆的支护效果不明显,取消拱部锚杆可减少施工工序,加快隧道初期支护断面及早封闭,能更好地控制支护沉降与变形,并节约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996.
报道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现代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浓度及分布特征,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正构烷烃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调查站位正构烷烃主要可归纳为3种类型:陆源输入优势型(单峰群)、陆源和海洋内生混合类型(双峰群)和石油类污染类型(单峰型,不具奇偶优势).长江口邻近站位正构烷烃色谱指标的突变,是长江河口区2种不同水团造成沉积物差异的客观反映.除P4外,研究站位总正构烷烃含量(∑n-Alk)与有机碳总量(TOC)相关性良好,且长江口东南-浙江沿岸软泥区正构烷烃的陆源高等植物组分(TER-Alk)、海洋内生组分(PL-1)、奇偶碳优势指数(CPI)等指标与运移距离呈线形关系.在因子分析显示不同来源的4种正购烷烃中,以陆源烷烃输入比重最大(51.5%),在陆源烷烃中又以东海河流物质贡献最大(49.1%);根据因子负荷差异,推测东海北部沉积有机质可能多数来源于苏北沿岸及老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冲绳海槽区则可能大部分来源于长江及东海内陆架物质,并探讨了其运移机理.  相似文献   
997.
1 IntroductionThe carbon cycle in the ocean, related to theglobal warming and human food, is of great scientificsignificance. Studies for the carbon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ocean, including the assimilative andmetabolic capacity, have become one of key researchfoci in global biogeochemical studies (Tsunogai et al.,1997; Hu and Yang, 2001; Hansell et al., 2003; Wei etal., 2003; Yang et al., 2004; Yuan et al., 2004).As is known, POC is composed of living fractionsand organic debr…  相似文献   
998.
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一种新结构的试验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保护多年冻土的原则,通过对一般地区过渡段设置方法的改进,得到了一种用于青藏铁路清水河地区的新型式路桥过渡段的设置方法.通过对过渡段的沉降和热状况的现场监测,分析了过渡段沉降变形和热状况的变化规律,并对采用的设置方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99.
柳树沟地区铜矿主要为裂隙式铜矿,铜矿体和铜矿化体严格限定于柳树沟-夏尔萨拉火山岩带内,受控于多级断裂构造.铜矿化地表分布范围广,矿化分散.通过火山岩、不同级别断裂构造及火山构造系统的研究,结合火山岩本身特征、矿石矿物特征以及铜矿石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特征,提出了柳树沟铜矿的矿床类型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挤压构造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造山带构造分析, 但伸展构造区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实例仍然很少.运用盆地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分层序或阶段将地质构造依次恢复、地层逐层回剥, 并通过在松辽盆地南部吉林两井油田扶余油层4条剖面的实践, 复原出不同时代盆地构造与地层发育的连续剖面, 揭示出松辽盆地南部主要构造样式是以浅表构造层次的负花状构造及深层剥离断层发育为特征; 断层生长指数、盆地的伸展史和伸展量等参数显示, 晚白垩世是构造转型的重要阶段, 此前主要为走滑构造样式形成阶段, 此后则主要为伸展滑脱构造发育阶段.在此基础上, 提出松辽盆地具有伸展-走滑双重力学构造性质, 可能是一个弧后构造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